時間:2023-09-01 09:19:22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房屋設計種類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一、變形縫的特點
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由于受氣溫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響,建筑結構內(nèi)部將產(chǎn)生附加應力和變形,如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建筑物的破壞,產(chǎn)生裂縫甚至倒塌,影響使用與安全。其解決辦法有:加強建筑物的整體性,使之具有足夠的強度與剛度來克服這些破壞應力,而不產(chǎn)生破壞;預先在這些變形敏感部位將結構斷開,留出一定的縫隙,以保證各部分建筑物在這些縫隙中有足夠的變形寬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損。這種將建筑物垂直分割開來的預留縫隙被稱為變形縫。
變形縫的材料及構造應根據(jù)其部位和需要分別采取防水、防火、保溫、防蟲害等安全防護措施,并使其在產(chǎn)生位移或變形時不受阻、不被破壞(包括面層)。
二、建筑物變形縫的種類
1、伸縮縫
伸縮縫亦稱溫度縫,是指為防止建筑構件因溫度變化而熱脹冷縮使建筑物出現(xiàn)裂縫或破壞的變形縫。伸縮縫可以將過長的建筑物分成幾個長度較短的獨立的部分來減少由于溫度的變化而對建筑物產(chǎn)生的破壞。在建筑施工中設置伸縮縫時,一般是每隔一定的距離設置一條伸縮縫,或者是在建筑變化較大的地方預留縫隙,將基礎以上建筑構件全部斷開,分為各自獨立的能在水平方自由伸縮的部分,通過這些做法來使伸縮縫兩側的建筑物能自由伸縮。在具體的建筑施工中,伸縮縫設置的間距一般為60m,伸縮縫寬度在20~30mm之間。
2、沉降縫
沉降縫是指當建筑物的建筑基層土質差別較大或者是與建筑物相鄰的其他部分的高度、荷載和結構形式差別較大時設置的變形縫,因為如果建筑物地基土質差別較大或者是與周圍的建筑環(huán)境不統(tǒng)一,就會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勻的沉降,甚至會導致建筑物中一些部位出現(xiàn)位移。為了預防上述不良情況的出現(xiàn),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一般會在適當?shù)奈恢迷O置垂直縫隙,把一個建筑物按剛度不同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部分,從而使建筑物中剛度不同的各個部分可以自由的沉降,沉降縫與伸縮縫不同,沉降縫可以從建筑物基礎到屋頂在構造上完全斷開,而伸縮縫則不能這樣,同時沉降縫的寬度也可以隨著建筑物地基狀況和建設高度的不同而不同。
3、防震縫
防震縫是指將形體復雜和結構不規(guī)則的建筑物劃分成為體型簡單、結構規(guī)則的若干個獨立單元的變形縫,變形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防震縫的高側一般采用雙墻、雙柱的模式建造,縫隙一般是從建筑物的基礎面以上沿建筑物的全高設置的。防震縫從建筑物的基礎頂面斷開并貫穿建筑物的全高。防震縫的最小縫隙尺寸一般為50―100mm??p的兩側應有墻體將建筑物分為若干體型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三、建筑物變形縫的設置方法
1、設置沉降縫
在具體設計工作中,對建筑物變形縫設置的難點就在于如何設置沉降縫。
(1)雙墻做法。即縫兩側均為承重墻,其基礎做法又分為二種情況:首先,采用偏心式基礎。這種方式多用于一般荷載較輕、層數(shù)不高的磚混結構中,它要求地基土承載力比較高,這樣基礎斷面尺寸不很大,基礎適度的偏心不致影響整個結構。在保證縫寬尺寸的情況下,低層部分基礎偏心層可能大一些,因為它的基礎斷面尺寸相對要小一些,使兩側基礎偏心都較合理可行。
(2)墩式基礎。這種做法必須設置基礎梁,采用這種方法實施起來比較復雜。首先要把基礎粱的位置、跨數(shù)、跨度確定下來,然后根據(jù)墻體能下來的荷載把梁的彎矩、剪力計算出來,再根據(jù)剪力的大小(支座處)與地基土承載力來確定各個墩的尺寸,墩與墩之間應完全分開,如果有必要各墩還應配筋。這種方法多用于偏心基礎不能滿足的磚混結構和一邊磚混,一邊為框架的混合結構形式。
2、懸挑做法
要求沉降縫一側縱墻端部為懸挑基礎,縱墻端部沒有承重橫墻,這種方式靈活性大、結構布置比較簡單,適用于各種地基情況,但建筑構造處理比較復雜,它需在懸挑端設置輕質隔墻來減輕自重。實際上我們也可把懸挑基礎做成懸挑梁,與墩式基礎結合起來用,這樣縱墻端部也可以是承重墻,它能更好地滿足建筑物構造要求。
3、簡支做法
即將兩個獨立單元建筑拉開一段距離,利用簡支構件聯(lián)結兩邊,來滿足沉降要求。這種方式適用于在兩個建筑物間做連廊 設計、施工均比較簡單易行。
4、鋼筋混凝土后澆帶
這是近年在本地區(qū)應用于多層或高層框架結構的建筑中,后澆帶就是在主樓(高層)與附房(低層)間在低層部位人為地留出一道800~1000mm寬的縫,待主樓的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主樓處沉降已基本完成,方可將后澆帶用高一級標號的混凝土澆筑。主樓越高,沉降完成的越好,越宜采用后澆帶。
做后澆帶的前提必須是項目所在地地基土的承載力比較高,壓縮率比較小。后澆帶應設置在粱或板的跨中彎矩和支座彎矩都較小的部位,尤其是梁,必須以梁為主要因素來考慮。后繞帶的具置還應結合具體工程來定。
四、變形縫設置中應注意的防水問題
變形縫是屋面變形集中的部位,隨著建筑物的使用,變形縫的寬度不斷變化,所以不管屋面采用哪種防水材料,變形縫的構造和設防是一致的,即需要多道設防.并在縫的寬度變化時,不會造成防水層的破壞。根據(jù)變形縫的位置不同,變形縫分為高低變形縫和等高變形縫兩種,等高變形縫又分為高出屋面等高變形縫、與屋面平齊變形縫和雙天溝變形縫等。
高低變形縫的一邊為立墻(高層),另一側為屋面。這時屋面防水層如為卷材時,卷材應釘壓在高層立墻上,并向縫中下凹,上部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一邊釘壓在高層立墻上,一邊直接粘到屋面防水層上,同時在表面用金屬板單邊固定予以保護。如屋面為涂膜防水層時,也應采用與卷材防水層相同的處理方法,并做好涂膜防水層與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
等高變形縫的高出屋面變形縫或雙天溝變形縫,防水層均應做到高出屋面矮墻或天溝側壁的頂面,然后在上部用合成高分子卷材覆蓋,卷材中間下凹到變形縫內(nèi)20~30mm,在凹槽內(nèi)墊聚乙烯泡沫條,兩邊與屋面上翻的防水層搭按,寬度不少于100mm,然后再在頂部鋪一層合成高分子卷材,兩邊應覆蓋住前一層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縫;上部再用細石混凝土或不銹鋼蓋板蓋壓。
五、結束語
每個建筑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是否需要變形縫,如何設置變形縫,應根據(jù)每個工程不同的建筑要求,結構形式及地理環(huán)境來考慮,盡可能采用合理、簡單的做法,并能達到更為理想的結果。變形縫中的重點就是沉降縫,以上是筆者這些年來在處理建筑物沉降縫中的一點體會,希望通過總結以前的經(jīng)驗,能夠在以后的結構設計工作中把變形縫處理得更完美。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0)33-0050-02
1 變形縫的產(chǎn)生
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由于受氣溫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響,建筑結構內(nèi)部將產(chǎn)生附加應力和變形,如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建筑物的破壞,產(chǎn)生裂縫甚至倒塌,影響使用與安全。其解決辦法有:加強建筑物的整體性,使之具有足夠的強度與剛度來克服這些破壞應力,而不產(chǎn)生破壞;預先在這些變形敏感部位將結構斷開,留出一定的縫隙,以保證各部分建筑物在這些縫隙中有足夠的變形寬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損。這種將建筑物垂直分割開來的預留縫隙被稱為變形縫。
2 建筑物變形縫的種類
2.1 伸縮縫
伸縮縫亦稱溫度縫,是指為防止建筑構件因溫度變化而熱脹冷縮使建筑物出現(xiàn)裂縫或破壞的變形縫。在建筑施工中設置伸縮縫時,一般是每隔一定的距離設置一條伸縮縫,或者是在建筑變化較大的地方預留縫隙,將基礎以上建筑構件全部斷開,分為各自獨立的能在水平方自由伸縮的部分,通過這些做法來使伸縮縫兩側的建筑物能自由伸縮。在具體的建筑施工中,伸縮縫設置的間距一般為60m,伸縮縫寬度在2Omm~30L之間。
2.2 沉降縫
沉降縫是指當建筑物的建筑基層土質差別較大或者是與建筑物相鄰的其他部分的高度、荷載和結構形式差別較大時設置的變形縫,因為如果建筑物地基土質差別較大或者是與周圍的建筑環(huán)境不統(tǒng)一,就會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勻的沉降,甚至會導致建筑物中一些部位出現(xiàn)位移。為了預防上述不良情況的出現(xiàn),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一般會在適當?shù)奈恢迷O置垂直縫隙,把一個建筑物按剛度不同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部分,從而使建筑物中剛度不同的各個部分可以自由的沉降。
2.3 防震縫
防震縫是指將形體復雜和結構不規(guī)則的建筑物劃分成為體型簡單、結構規(guī)則的若干個獨立單元的變形縫,變形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防震縫的高側一般采用雙墻、雙柱的模式建造,縫隙一般是從建筑物的基礎面以上沿建筑物的全高設置的。防震縫從建筑物的基礎頂面斷開并貫穿建筑物的全高。防震縫的最小縫隙尺寸一般為5Omm~100mm??p的兩側應有墻體將建筑物分為若干體型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3 建筑物變形縫的設置方法
3.1 設置沉降縫
在具體設計工作中,對建筑物變形縫設置的難點就在于如何設置沉降縫。
1)雙墻做法。即縫兩側均為承重墻,其基礎做法又分為2種情況:首先,采用偏心式基礎。這種方式多用于一般荷載較輕、層數(shù)不高的磚混結構中,它要求地基土承載力比較高,這樣基礎斷面尺寸不很大,基礎適度的偏心不致影響整個結構。在保證縫寬尺寸的情況下,低層部分基礎偏心層可能大一些,因為它的基礎斷面尺寸相對要小一些,使兩側基礎偏心都較合理可行。
2)墩式基礎。這種做法必須設置基礎梁,采用這種方法實施起來比較復雜。首先要把基礎梁的位置、跨數(shù)、跨度確定下來,然后根據(jù)墻體能下來的荷載把梁的彎矩、剪力計算出來,再根據(jù)剪力的大小(支座處)與地基土承載力來確定各個墩的尺寸,墩與墩之間應完全分開,如果有必要各墩還應配筋。這種方法多用于偏心基礎不能滿足的磚混結構和一邊磚混,一邊為框架的混合結構形式。
3.2 懸挑做法
要求沉降縫一側縱墻端部為懸挑基礎,縱墻端部沒有承重橫墻,這種方式靈活性大、結構布置比較簡單,適用于各種地基情況,但建筑構造處理比較復雜,它需在懸挑端設置輕質隔墻來減輕自重。實際上我們也可把懸挑基礎做成懸挑梁,與墩式基礎結合起來用,這樣縱墻端部也可以是承重墻,它能更好地滿足建筑物構造要求。
3.3 簡支做法
即將兩個獨立單元建筑拉開一段距離,利用簡支構件聯(lián)結兩邊,來滿足沉降要求。這種方式適用于在兩個建筑物間做連廊 設計、施工均比較簡單易行。
3.4 鋼筋混凝土后澆帶
這是近年在本地區(qū)應用于多層或高層框架結構的建筑中,后澆帶就是在主樓(高層)與附房(低層)間在低層部位人為地留出一道800mm~1000mm寬的縫,待主樓的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主樓處沉降已基本完成,方可將后澆帶用高一級標號的混凝土澆筑。主樓越高,沉降完成的越好,越宜采用后澆帶。
做后澆帶的前提必須是項目所在地地基土的最載力比較高,壓縮率比較小。后澆帶應設置在梁或板的跨中彎矩和支座彎矩都較小的部位,尤其是梁,必須以梁為主要因素來考慮。后繞帶的具置還應結合具體工程來定。
4 變形縫設置中應注意的防水問題
根據(jù)變形縫的位置不同,變形縫分為高低變形縫和等高變形縫兩種,等高變形縫又分為高出屋面等高變形縫、與屋面平齊變形縫和雙天溝變形縫等。
高低變形縫的一邊為立墻(高層),另一側為屋面。這時屋面防水層如為卷材時,卷材應釘壓在高層立墻上,并向縫中下凹,上部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一邊釘壓在高層立墻上,一邊直接粘到屋面防水層上,同時在表面用金屬板單邊固定予以保護。如屋面為涂膜防水層時,也應采用與卷材防水層相同的處理方法,并做好涂膜防水層與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
等高變形縫的高出屋面變形縫或雙天溝變形縫,防水層均應做到高出屋面矮墻或天溝側壁的頂面,然后在上部用合成高分子卷材覆蓋,卷材中間下凹到變形縫內(nèi)20mm~30mm.在凹槽內(nèi)墊聚乙泡沫條,兩邊與屋面上翻的防水層搭按,寬度不少于100mm,然后再在頂部鋪一層合成高分子卷材,兩邊應覆蓋住前一層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縫;上部再用細石混凝土或不銹鋼蓋板蓋壓。
5 結論
每個建筑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是否需要變形縫,如何設置變形縫,應根據(jù)每個工程不同的建筑要求,結構形式及地理環(huán)境來考慮,盡可能采用合理、簡單的做法,并能達到更為理想的結果。變形縫中的重點就是沉降縫,以上是筆者這些年來在處理建筑物沉降縫中的一點體會,希望通過總結以前的經(jīng)驗,能夠在以后的結構設計工作中把變形縫處理得更完美。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O一2OO2.
中圖分類號:[TM865]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鹽城市位于江蘇沿海中部,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屬于北亞熱帶氣候向南暖溫帶氣候過渡的地帶,常年雷暴日數(shù)在31.9天,雷電災害是較為嚴重的。有時,因甲方對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改變或供電、通訊、信息等附屬工程設計的特殊要求而和原設計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對于防雷工程公司的“設計方案”的審核即“專項審核”很有必要,這也是防雷工程最終進行竣工驗收的主要依據(jù)。
一、設計審核中常見的問題分析
(一)原設計存在的問題
對于建筑設計部門在建筑物報建早期階段給出的防雷設計,由于現(xiàn)場具體施工地塊位置不明,防雷設計審核時,很少到現(xiàn)場進行實地考察。當我們接到工程公司的“設計方案”時,按規(guī)定應先到工地進行現(xiàn)場考察,發(fā)現(xiàn)不少施工設計都是因原設計圖審時防雷設計存在問題,而這些問題大都是因為建筑設計部門未進行現(xiàn)場實地考察所致。
(二)建筑物環(huán)境不明導致防雷類別有誤
建筑設計部門一般按照《GB5007-94的防雷設計規(guī)范》,依據(jù)建筑物年雷擊次數(shù)及建筑物的長、寬、高計算來確定防雷類別,但是對建筑物的其他實際情況往往考慮不周。
(三)建筑物地質資料有誤
某建筑物經(jīng)現(xiàn)場檢測,共用地網(wǎng)的接地電阻為13歐姆,遠大于4歐姆的要求。經(jīng)了解,原設計是參考了附近某樓棟的地質資料;實際上該建筑物地下為較深厚的沙石層或巖層,并非泥土層,單根引下線接地電阻都大于30歐姆。而工程公司提供的“設計方案”仍沿用原圖審時的資料;據(jù)GB50057-1994和JGJ/T16-92的有關條款規(guī)定,我們在“專項審核”意見中明確提出了“防雷工程的接地網(wǎng)適當延長有效接地長度,并加降阻材料,必須把共用地網(wǎng)的接地電阻降到4歐姆以下”。
(四)防雷設計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一般來說,在建筑設計部門提供的防雷設計方案中對防雷工程設計的細節(jié)問題欠考慮,而防雷工程公司提供的“設計方案”又常被忽視;但由于這些問題被忽視,在建筑物受雷擊時往往會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我們在“專項審核”中經(jīng)常遇到的上述問題有:
1、高層建筑防側擊雷
當建筑物高度超過滾球半徑時,建筑物的側面易遭受雷電側擊。按GB50057-1994第3.2.4條、第3.3.10條、3.4.10條要求,二類、三類建筑物滾球半徑高度以上的室外較大金屬物應實施等電位連接。
2、室外照明設備和航空障礙燈的SPD安裝
在“專項審核”工作中發(fā)現(xiàn),室外照明設備和航空障礙燈配電箱的防雷保護經(jīng)常被忽視。從防雷區(qū)劃分的角度,這些配電箱屬于LPZOB區(qū),完全暴露在沒有衰減的空間電磁場中,雷電感應產(chǎn)生的過電壓、過電流會沿著線路侵入到建筑物的供電系統(tǒng)中。
3、屋頂金屬構件和電氣設備的防雷措施
屋頂安裝的廣告牌、衛(wèi)星接收天線、太陽能熱水器、小型水塔等金屬設施,由于初步設計時難以確定位置,經(jīng)常在安裝位置上沒有預留接地端子,有的防雷工程公司在“設計方案”中也沒有說明。
4、屋面直擊雷防護裝置
審核中發(fā)現(xiàn)有的“設計方案”中對屋面避雷帶設計不符合GB50057-1994有關規(guī)定。主要是兩種情況:
一是當屋面是斜屋面或層高不等的屋面時,沒有將避雷帶設計成閉合;二是避雷帶網(wǎng)格尺寸偏大,不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
二、建筑物設計功能變更
由于地產(chǎn)開發(fā)商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建筑物的原設計功能的改變時有發(fā)生。因此,我們對防雷工程公司的“設計方案”進行審核時,必須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最新情況。一般來說,防雷工程公司不會對此引起重視。根據(jù)G50057-1994 第2.0.3條第8款的規(guī)定,對賓館、飯店、商場等特殊行業(yè),只要N值達到0.06次//年以上,則應按二類防雷建筑設計。
三、通訊、信息、計算機網(wǎng)絡等附屬工程設計的特殊要求
隨著IT技術的普及,新建的智能性大樓中,普遍采用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傳輸網(wǎng)絡安防監(jiān)控網(wǎng)絡系統(tǒng)(以下統(tǒng)稱信息網(wǎng)絡系統(tǒng))。這些網(wǎng)絡和設備對雷電過電壓、雷電感應非常敏感,極易遭受雷擊造成整個系統(tǒng)的癱瘓。
考慮到雷電侵入信息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主要途徑為電力線入侵計算機通信線路或監(jiān)控信號線路入侵地電位反擊電壓經(jīng)接地體入侵雷電感應等;據(jù)有關統(tǒng)計,雷電感應造成信息網(wǎng)絡系統(tǒng)損壞的事故率占80%以上。據(jù)近近幾年的智能性建筑信息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專項審核”實踐證明,應對此類工程的審核給予特別重視,盡量在審核前,先進行防雷風險評估,并對設計方案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把關。
四、設計工程公司不規(guī)范運作
在“專項審核”工作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一些工程公司為了追求本公司經(jīng)濟利益在“設計方案”上存在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對此,務必引起重視。
(一)為承包工程,故意降低建筑物的防雷類別
某資質為丙級的防雷工程公司,按照《中國氣象局第10號令》只能從事3類防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該公司為了承包某幼兒園的防雷工程,在“設計方案”中將該原防雷審核審定的防雷二類擅自改為三類,防雷中心經(jīng)審核后予以退回。
(二)為了追求工程利潤,故意增設SPD (浪涌保護器)
例如,某防雷工程公司對一個普通民用住宅樓的防雷“設計方案”中,將地下室和每個樓層的配電箱、室內(nèi)監(jiān)控攝像頭都安裝了SPD,屬于不必要的增設。
(三)沒有提供建筑物供電線路的詳細布局圖,方案審核缺乏依據(jù)
SPD具有限壓、泄放雷電流和瞬間等電位連接作用,按照有關規(guī)范的技術要求,供電線路和電氣設備應安裝SPD; 但是,設計方案必須提供選用的SPD技術參數(shù)、SPD安裝的具置和供電線路的布局圖(說明供電線路是埋地進入還是架空進入或是通過地下室供電槽架進入),這些數(shù)據(jù)是審核SPD安裝是否規(guī)范的依據(jù)。但是不少工程公司沒有提供上述資料數(shù)據(jù),使得“專項審核”時不得不退回“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 林念萍, 鐘萬強,楊春 建筑物防雷設計審核中一些困惑性的問題探討,.中國防雷. . 2009(1). :27~30.
近年來,一門新的邊坡防護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那就是邊坡生態(tài)修復。目前,不同類型的邊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邊坡生態(tài)修復,常見的方法有液壓噴播、厚層基材噴射植被護坡、植被混凝土護坡綠化、邊坡TBS植被護坡綠化、三維植被網(wǎng)噴播植草等。在生態(tài)修復的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這些方法可以促進植物旺盛生長,能夠很好的保持水土不流失,但是一段時間過后,植物生長就會逐漸衰退,很難保持植物群落的穩(wěn)定性。主要是因為在邊坡生態(tài)修復的過程中缺乏植物群落的多樣性,使用的草本植物比較多,使用的灌木、藤本植物比較少;另一方面還因為基質材料沒有較好的適應性,不具備持久性。
恢復邊坡原來就有的生態(tài)功能、構建穩(wěn)定性良好、持續(xù)長久的植物群路是邊坡生態(tài)修復核心目的。所以,在邊坡生態(tài)修復過程中,既要考慮邊坡在短時期內(nèi)的水土流失控制要求和一些自然災害的影響,還要考慮植物群落未來的演替類型,依據(jù)邊坡的實際情況、采用的生態(tài)修復方法及植物群落未來的演替類型,科學設計目標植物群落。當前,草本植物是邊坡生態(tài)修復過程中采用的主要建群種,植物群落類型非常單一,沒有足夠的群落穩(wěn)定性。本文依據(jù)邊坡生態(tài)修復施工實踐和植物群落演替規(guī)律,在目標植物群落分類的基礎上,提出了邊坡生態(tài)修復的設計原則,總結了近幾年工作實踐中幾類邊坡生態(tài)修復植物群落類型設計方法。
一、邊坡生態(tài)修復中植物群落類型設計原則
邊坡生態(tài)修復中植物群落類型設計必須符合一個總的原則,就是構建與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相吻合的植物群落,而且要與周邊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具體來講要符合以下5個設計原則:
(一)與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的原則。在邊坡生態(tài)修復過程中,設計的植物群落類型要與所處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相符合,做到所修復的植被協(xié)調于原有的植被。所以,確定植物群落類型之前,要詳細調查當?shù)氐臍夂蛏鷳B(tài)條件及植被情況,依據(jù)調查的實際情況選擇生物特性適合的植物群落物種,合理的進行組合搭配。
(二)注重植物物種的安全性。選擇的植物群落類型要與邊坡的類型互相吻合,同時要保證植物物種不破壞邊坡的穩(wěn)定性,不危害邊坡周邊的環(huán)境。要盡量多的選用當?shù)氐闹参镂锓N,少用或杜絕使用外來植物物種,避免物種侵入造成的危害。
(三)堅持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由草本植物、喬木、灌木多物種組合的植物群落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如果物種相對單一,就難以保持植物群落的穩(wěn)定性。所以,設計植物群落類型時要在水平結構、垂直結構和時間結構上合理搭配草本、喬木、灌木等多種物種,保證植物群落中物種的多樣性,保持植物群落的穩(wěn)定性。
(四)提高植物群落的實際功能。采用工程手段,對邊坡原有的植物群落類型進行恢復是邊坡生態(tài)修復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防治邊坡的水土流失,保護邊坡進一步穩(wěn)定。依據(jù)不同邊坡的特點,設計時要考慮植物群落類型的特性和功能,多選擇保持水土效果較好、固坡能力強、耐旱的植物物種。
(五)保證植物群落的景觀特色。設計植物群落類型還要考慮植物群落所帶來的景觀效果。在滿足邊坡保護的功能基礎之上,要設計景觀價值較高的植物物種,以保證植物群落所帶來的觀賞價值。
二、邊坡生態(tài)修復中植物群落類型的設計方法
依據(jù)邊坡生態(tài)修復中目標植物群落類型設計原則,本文結合工作實踐的實際,淺談幾種邊坡生態(tài)修復中植物群落類型的設計方法。
(一)公路(鐵路)邊坡生態(tài)修復中植物群落類型設計方法。對于市區(qū)周邊的公路(鐵路)邊坡而言,要求必須有良好的景觀效果,所以,選擇的植物群落類型就必須與周邊的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選擇具有觀賞價值的花草和灌木,設計外觀,合理搭配物種的外觀形狀和顏彩,體現(xiàn)群落的自身特點。
對于離市區(qū)較遠的公路(鐵路)邊坡而言,最好是設計成灌草型植物群落,盡量避免使用喬木。由于喬木具有較大的重量,使用喬木會造成邊坡不穩(wěn)的問題,由于高度較高,對司乘人員的視野造成影響,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要選擇水土保持能力強、根系發(fā)達、耐干旱的植物物種,合理搭配垂直結構,滿足多物種、景觀效果良好的植物群落。
(二)濱水岸坡生態(tài)修復中植物群落類型設計方法。陸地與水體連接的紐帶是濱水岸坡,能夠防止地面污染物流進水體。良好的岸坡植物群落能夠對污染物的含量進行有效過濾,減少污染物,吸收徑流中的大量有機物,改善河流的水質,減少藻類和浮游植物的繁殖數(shù)量。在設計選擇濱水岸坡的植物群落類型時,不但要考慮美化環(huán)境、保護河岸的功能,還要考慮減少對河水的污染作用。
對于水上的坡面而言,減少污染物流進河水、保護邊坡穩(wěn)定是植物群落的主要作用。所以,要選擇設計灌草型的植物群落類型,選擇使用根系發(fā)達的物種,多使用能夠吸附污染物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保證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合理搭配花卉,構建成一個休閑娛樂景觀區(qū)域。
對于水下坡面而言,由于浸泡在水中的時間很長,沒有較好的光通量,所以要選擇設計根系發(fā)達、耐水淹的植物群落類型,最好選擇還具有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沉水植物,不但能夠護岸固坡,還能夠對庫岸進行凈化,過濾流進江中的地表徑流,對有機物進行吸收和轉化,凈化水體,防止過多的有機物流進水體而導致富營養(yǎng)化,從而抑制浮游藻類在水體中的大量繁殖生長,提高水體透明度。
(三)廢棄地邊坡生態(tài)修復中植物群落類型設計方法。因為石壁非常的陡峭,而且表面十分光滑,晝夜溫差比較大,沒有松散的基質和土壤,不能對邊坡實施有效的保水保肥措施。所以,選擇設計植物群落類型時,是否合理的選擇了植物物種對能否成功進行生態(tài)修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石壁的坡度大小、巖石性質和巖石表面粗糙程度是此類邊坡生態(tài)修復設計植物群落類型的依據(jù)。一般情況下,主要是選擇草本型植物群落,在石壁的空穴處和平臺處選擇小灌木和藤本植物物種,對周圍環(huán)境進行簡單點綴。
開挖坡頂?shù)倪吰律鷳B(tài)修復,主要是在山頂上修建種植槽,將種植土回填,在修建好的種植槽內(nèi)設計灌木和垂吊藤本植物物種,下垂的藤本植物可以覆蓋一些的巖石,防止水土流逝,具有鮮活生動的景觀效果。在坡腳位置的種植槽內(nèi),可以選擇帶花的、具有攀緣能力的植物物種,構建美觀的植物群落景觀。
三、結束語
當前的邊坡生態(tài)修復與傳統(tǒng)的邊坡綠化已截然不同,主要涵蓋了修復邊坡生態(tài)的功能,植物群落的類型也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主要以物種的多樣性為主,豐富了群落類型。在邊坡生態(tài)修復過程中,設計適合實際的植物群落類型,將發(fā)揮群落的生態(tài)功能,改善邊坡區(qū)域環(huán)境的生態(tài)結構,提高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杜芳,盧廣霞.大同市生態(tài)修復存在問題與對策[J].山西水利.2006(05)
[2]何建華.對生態(tài)修復有關問題的思考和探討[J].山西水利.2005(06)
[3]張健全.生態(tài)修復技術在水庫水土保持中的應用[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1(06)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c)-0091-01
當前蓄能電廠應用的防誤閉鎖系統(tǒng)均采用通用的電氣五防閉鎖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設計思路和主要應用方向均是針對開關站、變電站等設計的,與抽水蓄能電廠生產(chǎn)實際有較大的差距。
對于電廠來說,廠內(nèi)的高低壓電氣設備操作管理工作同樣適用該規(guī)定要求。但不同于變電站、開關站的是,電廠除了電氣設備操作之外,還有大量的機械類設備操作工作。對于機械類設備操作來說,其閉鎖邏輯關系雖沒有電氣設備那樣嚴格和復雜,但涉及到了很多高壓油、水、氣系統(tǒng),其操作的危險性很大,如出現(xiàn)誤操作則可能釀成嚴重后果。而對于北京十三陵蓄能電廠這類全地下式廠房的蓄能電廠來說,如對機械類設備操作把關不嚴,誤操作而導致產(chǎn)生水錘、閥門崩損、管路跑水等情況則很可能產(chǎn)生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水淹廠房等惡性重大事故。因此,防范機械類設備的誤操作對于電廠安全生產(chǎn)來說非常重要。
1 實際應用中的安全隱患
在電廠綜合性檢修過程中存在大量機械設備。機械設備本身沒有實現(xiàn)邏輯閉鎖,只能靠人為判斷進行操作,設備開啟和關閉順序也存在危險點,檢修時做到可控、能控難度較大。造成誤入間隔、誤開關機械設備等安全隱患。
2 解決方法
在充分吸收近幾年以來的防誤管理工作經(jīng)驗基礎上,分析和研究了現(xiàn)有電氣五防系統(tǒng)的工作機制和流程控制方法,認為完全可以以此為基礎來研制一套更為完善的、能夠涵蓋機械與電氣設備的綜合防誤系統(tǒng)。
結合蓄能電廠生產(chǎn)實際,對電氣、機械等各類設備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完整的閉鎖邏輯方案。并針對性的分析主要設備情況,研究和設計符合現(xiàn)場應用實際的閉鎖裝置和閉鎖方法,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閉鎖管理方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現(xiàn)有的防誤管理和相關的生產(chǎn)管理流程,將各類主要設備納入防誤管理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全廠設備防誤功能的集中管理、整體控制、規(guī)范流程、標準統(tǒng)一。主要內(nèi)容如以下幾點。
(1)結合抽水蓄能電廠生產(chǎn)實際,建立和完善防誤閉鎖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機械電氣綜合防誤閉鎖系統(tǒng)解決方案,實現(xiàn)對電廠的機械設備和電氣設備操作過程的綜合防誤閉鎖功能。
(2)擴展現(xiàn)有電氣防誤閉鎖系統(tǒng)應用范圍,研究機械電氣綜合防誤閉鎖系統(tǒng)的應用方法,從技術角度和管理方法兩方面,解決抽水蓄能電廠安全生產(chǎn)過程中,機械和電氣操作環(huán)節(jié)存在的閉鎖邏輯不完整,防誤管理不能覆蓋全部生產(chǎn)設備的問題,并充分考慮事故應急響應過程中的特殊操作需求。
(3)主要由防誤系統(tǒng)、防誤主機(含模擬屏)、電腦鑰匙、機械編碼鎖、機械鎖具等功能元件組成,防誤閉鎖裝置閉鎖的設備安裝有閥門、事故閘門、檢修閘門、涉及的油、水、氣系統(tǒng)的管路,上述設備是通過微機鎖具(電編碼鎖和機械編碼鎖)實現(xiàn)閉鎖的,對上述設備須由軟件編寫操作閉鎖規(guī)則。
(4)在防誤閉鎖系統(tǒng)的閉鎖中加入機械作業(yè)邏輯閉鎖,首先對電廠內(nèi)所有閥門、事故閘門、檢修閘門、球閥系統(tǒng)、以及涉及的油、水、氣系統(tǒng)等逐一增加定義。定義中包括以上設備的實際位置,現(xiàn)場加裝唯一編碼電編碼鎖。當模擬操作位置與實際位置不一致時通過防誤閉鎖裝置強制閉鎖,禁止操作。以此解決機械措施操作中,誤入操作間隔問題。其次對機械措施中設備間存在的操作順序、操作條件加以干預,由軟件編寫操作閉鎖規(guī)則,每項操作必須符合閉鎖規(guī)則才能操作。以此解決誤開關閥門、誤解除或投入與其它設備的閉鎖的安全問題。
所述機械作業(yè)同一對象現(xiàn)場同時懸掛一個警示牌。
所述機械作業(yè)同一對象現(xiàn)場同時加掛一把編碼鎖。
所述機械作業(yè)包括所有閥門、事故閘門、檢修閘門、球閥系統(tǒng)、以及涉及的油、水、氣系統(tǒng)等電廠正常運行的一切機械設備。
在原有防誤閉鎖系統(tǒng)的邏輯閉鎖中加入機械作業(yè)邏輯閉鎖,同時采取對同一對象現(xiàn)場存在唯一位置標識,從軟件模擬到現(xiàn)場都能防止誤入間隔和誤開關閥門、誤解除或投入與其它設備的閉鎖,非常直觀的對機械措施操作加以控制,有效使檢修作業(yè)的安全風險控制關口前移。
3 具體實施
實施方案如以下幾點。
(1)閉鎖用具要求:采用防銹材料,防水、防凍、防腐,經(jīng)久耐用,體積小巧,安裝牢固。閉鎖器件應提供一定比例的備件。
(2)閉鎖范圍:在原有電氣設備基礎上增加機械設備的油、水、氣系統(tǒng)。
新防誤閉鎖系統(tǒng)的組成:由防誤主機(含觸摸模擬屏)、電腦鑰匙、機械編碼鎖、電氣編碼鎖等功能元件組成。
(3)廠內(nèi)機械設備,現(xiàn)地采用編碼鎖具和鎖鏈,具備防銹、防凍、防腐功能,且安裝牢固。能實現(xiàn)強制閉鎖。應能在操作屏上反映出設備實際狀態(tài)。
4 系統(tǒng)運行使用情況
自2011年9月本項目中的機械電氣綜合防誤閉鎖應用系統(tǒng)投入應用以來,已實現(xiàn)了全廠主要的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的防誤閉鎖功能,并在綜合性檢修項目中能夠有效的對交叉措施進行控制,防止因交叉措施管理隱患產(chǎn)生誤操作。
投入應用以來在10kV廠用電方式切換、220kV廠高變停送電、變頻器定檢措施等操作工作中,以及屬于綜合性檢修工作的4#機組C級檢修、3#機組D級檢修系列操作中,均使用了該系統(tǒng)作為防誤保障,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該系統(tǒng)的各功能和設備性能能夠達設計要求。
從其設計功能和現(xiàn)場應用情況來看,在現(xiàn)場能夠有效地形成電氣、機械設備的綜合防誤體系,并能有效的對交叉措施進行控制。
1 實驗題目的擬定
一個實驗題目中應該體現(xiàn)出該實驗的性質是驗證性實驗還是探究性實驗。所以驗證性實驗的題目應寫成“驗證……”;探究性實驗應寫成“探究……”。
探究性實驗的題目中的格式一般為“探究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
【例1】在用生長素促進某植物枝條生根的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枝條生根情況不一,分析其原因,認為可能與生長素的濃度有關。請據(jù)此擬定一個相關研究的課題,要求寫出課題名稱及相關研究中的觀察指標和影響這一指標的因素。
解析:顯然可以確定生長素的濃度為自變量,枝條生根情況為因變量。
答案:探究生長素濃度對該植物枝條生根的影響觀察指標:生根數(shù)量(或長度)影響這一指標的因素:生長素濃度。
2 實驗結論
實驗結論是由實驗結果推出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例2】為了驗證“植物主莖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能夠抑制側芽生長”,某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選取健壯、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幼小植株,分為甲、乙、丙、丁4組,甲組植株不做任何處理,其他三組植株均切除頂芽。然后乙組植株切口不做處理;丙組植株切口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丁組植株切口處放置含有適宜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
②將上述4組植株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
回答下列問題:
(1)各組植株側芽的預期生長情況分別為:甲組_____;乙組_____;丙組_____;丁組_____。
(2)比較甲組與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__________。
(3)比較乙組和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__________。
(4)比較丙組和丁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__________。
(5)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抑制側芽生長的原因是__________。
解析:如甲組和乙組之間的自變量是頂芽是否存在,因變量是側芽是否受抑制,所以結論應該為頂芽可以抑制側芽的生長。同理可以分析出乙組和丙組及丙組和丁組的結論。
答案:(1)生長受抑制 生長 生長 生長受抑制 (2)頂芽生長抑制側芽的生長 (3)瓊脂塊對側芽生長沒有影響 (4)對側芽生長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長素 (5)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處積累較多,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使側芽生長受到抑制
3 實驗設計思路
實驗設計思路是指實驗設計的大致過程,通常包括如何控制自變量,怎樣控制無關變量,怎樣檢測因變量等。在寫實驗設計思路時要“上看實驗器具,下看實驗步驟”。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實驗思路中僅寫3種變量的控制是不完善的,還要具體考慮題目的信息。總之,實驗設計思路可以看成是實驗步驟的濃縮。
4 實驗假設
實驗假設是指在探究性實驗中對所要研究的問題提出的一種解釋
例題:探究生長素是否具有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
實驗假設就是:生長素具有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或生長素不具有延緩葉片衰老作用)。
5 實驗原理
是整個實驗的設計的依據(jù),支持自己設計的實驗結果出現(xiàn)的科學依據(jù)。也就是正因為該科學依據(jù)的存在才能導致設計的實驗出現(xiàn)結果。
【例3】為了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動狀況為觀察指標設計實驗。
某同學的實驗方案如下:
①將正常小鼠隨機分成a、b兩組,觀察并記錄其活動狀況。
②a組小鼠注射適量胰島素溶液,b組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一段時間后,a組小鼠會出現(xiàn)四肢無力,活動減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癥狀,b組活動狀況無變化。
③a組小鼠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后,分別給a、b兩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時間后,a組小鼠低血糖癥狀緩解,b組活動狀況無變化。
該實驗方案可以說明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請回答:
(1)該實驗原理是什么?
(2)分析小鼠注射胰島素溶液后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的原因。
(3)胰島素在血糖平衡調節(jié)中的作用是什么?
6 結果分析
6.1 驗證性實驗的結果分析是指解釋該實驗結果出現(xiàn)的原因
【例4】為了驗證葉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有氣體的產(chǎn)生和消耗,請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與用具,在給出的實驗步驟和預測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繼續(xù)完成實驗步驟的設計和預測實驗結果,并對你的預測結果進行分析。
實驗材料與用具:煙草幼苗、試管兩支、nahco3稀溶液(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養(yǎng)箱、日光燈(實驗過程中光照和溫度等條件適宜,空氣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無氧呼吸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和預測實驗結果:
(1)剪取兩小塊相同的煙草葉片,分別放入盛有等量蒸餾水和nahco3稀溶液的兩支試管中。此時,葉片均浮在水面。
(2)用真空泵抽去兩支試管內(nèi)液體中和葉肉細胞間隙中的氣體后,敞開試管口,可觀察到葉片均下沉到試管底部。
(3)______________。
分析預測結果:__________。
分析預測的結果:__________。
(1)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來的氧氣多于消耗的氧氣,葉肉細胞間隙的氧氣增加,葉片上浮。而蒸餾水中缺乏二氧化碳和氧氣,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葉肉細胞間隙缺乏氣體,因此葉片仍位于試管底部。
(2)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葉片呼吸作用,消耗了葉肉細胞間隙中的氧氣,放出二氧化碳溶于nahco3稀溶液中,葉肉細胞間隙缺乏氣體,葉片下沉。蒸餾水中缺乏氧氣,葉片不能進行呼吸作用,葉肉細胞間隙仍缺乏氣體,因此葉片仍位于試管底部。
6.2 探究性實驗的結果分析是指若……則……進行多種情況的的討論
那么作為一個探究性實驗的多種結果的討論究竟討論幾種情況才最合適,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驗的假設情況進行討論。有幾種假設就可以預測出幾種相應的結果和結論。
【例5】探究性實驗的結果分析
下圖是一種可以測定呼吸速率的密閉系統(tǒng)裝置
(1)關閉活塞,在適宜溫度下,30 min后讀取有 色液滴向______(左佑)移動的距離
(2)為了使測得的數(shù)據(jù)更準確,必須進行矯正。矯正裝置的容器和小瓶中應分別放入
(3)生活中發(fā)現(xiàn),受到機械損傷的櫻桃易爛。有人推測易爛與機械損傷引起櫻桃呼吸速率升高有關。請結合測定呼吸速率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探究機械損傷對櫻桃呼吸速率的影響。
①實驗假設
②實驗步驟_______。
第一步:按裝置圖中所示進行操作,30分鐘后,記錄有色液滴移動距離a。
第二步: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
④結果分析:__________。
解析:該實驗的可能會出現(xiàn)的假設
①一定程度的機械損傷對櫻桃的呼吸速率無影響
②一定程度的機械損傷對櫻桃的呼吸速率有促進性影響
③一定程度的機械損傷對櫻桃的呼吸速率有抑制性影響。
因為可以出現(xiàn)三種實驗假設所以就會預測出三種相應的實驗結果和結論,所以該實驗的結果分析應該分析三種情況。
答案:
(i)左 (2)等量的消毒死的櫻桃:等量的20%naoh 5 ml
(3)②機械損傷會引起櫻桃的呼吸速率升高/機械損傷和櫻桃的呼吸速率無關/機械損會使櫻桃的呼吸速率降低。(書寫任意一種情況)
③第二步:將裝置中的櫻桃進行機械損傷,放入該裝置,30min后記錄有色液滴的移動距離為b。
第三步:比較a,b的大小。
④結果及結論:如果a=b;則無影響。
如果a>b;則抑制。
如果a
8 寫操作步驟
實驗操作的表述從形式上看,應分步、分組。分組時要標號,同時注意單因子變量原則。分步原則上是三步:第一步實驗準備(選材料分組編號),第二步實驗進行(交代自變量是怎樣控制的),第三步實驗現(xiàn)象觀察及記錄(交代因變量是怎樣測定的)。三步中要時刻交代清無關變量時怎樣控制均衡的。
例:以下是驗證某大豆品種的矮化特性與赤霉素的含量有關的實驗步驟。
[Abstract]Anaphylactoid reaction (AR) is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 of injection formulations,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rawbacks in available methods for AR detection A novel in vitro detection method for A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fluorescent labeling and high content screen (HCS) system in present study With the use of RBL2H3 cells degranulation model, positive cell count was determined with specific cellular membrane fluorescent dye FM464 labeling vesicle recycle, and total cells count was determined with specific nucleus fluorescent dye Hochest 3334, and then the ratio of cells degranulation after drug stimulation was calculat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HCS method, positive drug Compound 48/80 was first used to confirm the consistence of HCS method with the traditional βhexosaminidase release test and the Evans blue staining ears test in mice The results showed high consistence between HCS method and traditional testing methods, and the HCS method showed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the other two tests Then 30 samples of Danhong injection (DHI) with clinical allergy symptoms further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HCS method The HCS results showed high consistence with the clinical report, and the HCS method had the advantage in reducing the interference by drug color Therefore, this HCS method is reliable, sensitive, simple and highthroughput method in detection of AR, applicable for the AR evaluation of injection formulations, and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safet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anaphylactoid reaction; injection; high content system; cell degranulation
doi:10.4268/cjcmm20161024
類過敏反應是藥物注射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藥物注射劑因絕對生物利用度高導致不良反應的風險性增高[1],據(jù)報道臨床類過敏反應占超敏反應的77%[2],反映了類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廣泛性;中藥注射劑引發(fā)的過敏性休克中有3/4屬于類過敏反應[3],反映了類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嚴重性;因此,預測藥物注射劑類過敏反應對指導臨床安全用藥非常必要。
類過敏反應是機體首次接觸類過敏原就會誘發(fā)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過敏介質引起過敏癥狀,有別于過敏反應需經(jīng)致敏階段和IgE抗體介導,但兩者在細胞脫顆粒引起過敏癥狀方面相同,在臨床藥物不良反應報道中常將兩者混淆[46]。目前由于類過敏反應發(fā)生機制尚不清楚,缺乏特異性檢測方法[45],現(xiàn)有檢測方法借鑒了過敏反應檢測,包括在體和體外檢測2類。在體檢測方法采用動物直接給藥,通過觀測過敏癥狀、測定血清生化指標、評價血管通透性等方式判斷類過敏反應發(fā)生[1,45,7],優(yōu)點在于接近臨床反應狀況,是目前預測藥物類過敏反應的常用方法,不足之處在于動物用量大、癥狀評價主觀性強、不同種屬動物對同一藥物反應差別大、費用高昂等。體外檢測方法采用藥物直接刺激細胞,通過檢測釋放的過敏介質、觀測細胞脫顆粒形態(tài)改變、監(jiān)測細胞脫顆粒過程等方式判斷細胞脫顆粒的發(fā)生[78]。過敏介質測定多采用比色法,藥物顏色對比色法測定干擾大,由于中藥注射液多數(shù)具有顏色,因而限制了其應用;采用中性紅、甲苯胺藍和阿利新藍等染料染色計算細胞脫顆粒率,由于染料特異性低導致檢測結果準確率低;采用透射電鏡觀察脫顆粒細胞形態(tài)改變雖然準確率高,但實驗成本高、操作復雜且不能動態(tài)觀察,適用于研究機制但不適用于高通量篩選;采用標記囊泡特異蛋白方法,如Annexin V[9]或CD63[10],特異性高但實驗程序操作復雜,不適用于高通量篩選,因此,有必要發(fā)展簡單、快速、靈敏且特異的類過敏反應高通量監(jiān)測方法來預測藥物安全性。
高內(nèi)涵篩選(high content screen, HCS)系統(tǒng)是基于熒光顯微成像技術進行圖像定量分析的自動化平臺,能夠在細胞結構和功能完整條件下檢測藥物對細胞多種功能活動的影響,本研究基于高內(nèi)涵平臺建立類過敏反應檢測方法;細胞脫顆粒是類過敏反應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包括囊泡轉運、定向、錨定、融合和回收等步驟[11],本研究采用RBL2H3細胞脫顆粒模型,應用膜特異熒光染料FM464標記細胞脫顆粒囊泡回收,在HCS系統(tǒng)檢測藥物注射劑所導致細胞內(nèi)熒光強度增加來反映細胞脫顆粒狀況,通過細胞核熒光染料Hochest 33342標記細胞核進行細胞計數(shù),計算細胞脫顆粒率來預測類過敏反應發(fā)生,從而建立一種預測注射劑類過敏發(fā)生的HCS檢測方法。
1材料與方法
11試劑與儀器
大鼠嗜堿粒性白血病細胞(RBL2H3)(中國科學院典型培養(yǎng)物保藏委員會細胞庫,Cat No TCR 7);MEM酚紅(Lot No1645771)/無酚紅 (Lot No 1663883)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Lot No1205330)(Gibco公司);熒光染料FM 464(Lot No 1614994, Invitrogen公司);熒光染料Hoechst 33342 (Lot No #4082,Cell Singaling Technology公司);Compound 48/80(Lot No 014M4062V),β氨基己糖(Lot No SLBL1919V) (Sigma公司);伊文思藍(Lot No 619C047,北京索萊寶公司);丹紅注射液(國藥準字Z20026866,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高內(nèi)涵Operetta及Harmony分析軟件(PerkinElmer公司);Flex Station 3 多功能酶標儀器(Molecular Devices 公司);48/96孔透明微孔板及96孔黑色微孔板(Corning公司)。
12細胞培養(yǎng)及實驗動物
RBL2H3細胞,在37 ℃,5% CO2條件下用MEM完全培養(yǎng)基(89%MEM培養(yǎng)基,10%胎牛血清,1%雙抗)培養(yǎng),當細胞生長匯合度達到80%時按照1∶5進行傳代,約3 d傳代一次。
ICR小鼠,SPF級,,體重20~22 g,購自軍事醫(yī)學科學院,許可證號SCXK(軍)20120004,飼養(yǎng)溫度(25±2)℃,相對濕度40%~60%。本實驗操作經(jīng)由天津國際生物醫(yī)藥聯(lián)合研究院動物福利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TJABJY2012001)。
13建立類過敏反應HCS檢測
為了建立類過敏反應的HCS檢測方法,采用Compound 48/80作為工具藥優(yōu)化高內(nèi)涵檢測條件。
131優(yōu)化熒光染料FM464染色濃度和染色時間RBL2H3細胞接種于96孔黑色微孔板中培養(yǎng)24 h,為了優(yōu)化染色濃度,考察FM464在10,20,40,50 mg?L-1染色效果;為了優(yōu)化染色時間,F(xiàn)M464與細胞共孵育時間在15,30,45,60 min時進行HCS檢測。FM464激發(fā)波長520~550 nm,發(fā)射波長650~760 nm,在高內(nèi)涵Operetta系統(tǒng)獲得圖像信息,采用Harmony分析軟件進行圖像分析。實驗每次3個復孔,通過3次重復實驗(n=9)確定,細胞實驗設計除特殊強調外均與此相同。
132優(yōu)化Compound 48/80的 HCS檢測濃度為了優(yōu)化Compound 48/80刺激細胞脫顆粒濃度,設立對照組、Compound 48/80終濃度100,150,200,500 mg?L-1組,在37 ℃與細胞共孵育30 min進行HCS檢測。采用FM464特異染色囊泡膜回收來確定陽性細胞數(shù),采用 Hoechst 33342特異染色細胞核確定細胞總數(shù),Hoechst 33342 激發(fā)波長360~400 nm, 發(fā)射波長410~480 nm,經(jīng)HCS系統(tǒng)檢測后計算細胞脫顆粒率。
為了計算細胞脫顆粒率,首先根據(jù)文獻結果[13]確定了對照組RBL2H3細胞基礎細胞脫顆粒率
14類過敏反應HCS檢測方法與傳統(tǒng)檢測方法的一致性考察
為了考察類過敏反應HCS檢測方法的可靠性,以Compound 48/80為工具藥,與傳統(tǒng)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測定方法和整體動物耳廓藍染方法進行比較。
141采用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測定方法考察HCS檢測方法的可靠性RBL2H3細胞5×104個/孔接種于48孔透明微孔板中培養(yǎng)24 h,為了測定Compound 48/80刺激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實驗設置空白對照組、Compound 48/80 100,200,300,500 mg?L-1組及01% Ttition X100全酶組,與細胞共孵育30 min后收集細胞培育液,放入預冷Eppendorf管,在4 ℃,2 000 r?min-1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貯存在-20 ℃?zhèn)溆谩?/p>
為了檢測β氨基己糖苷酶含量,取96孔透明微孔板,每孔加入上清液50 μL,1 mmol?L-1 β氨基己糖苷50 μL,在37 ℃孵育15 h,最后加入01 mol?L-1 Na2CO3/NaHCO3緩沖液終止酶促反應,采用多功能酶標儀Flex Station 3 測定波長405 nm處吸光度(A),計算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釋放率[12]。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A實驗組-A調零孔)/(A總酶組-A調零孔)× 100%。
142采用整體動物耳廓藍染方法考察HCS檢測方法可靠性ICR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5只動物(n=5),對照組為5%葡萄糖溶液、Compound 48/80 包括100,200,300,400 mg?kg-1組,尾靜脈注射給藥,注射體積按20 mL?kg-1計算,受試藥物用5%葡萄糖溶液稀釋以保證給藥體積相同,所有動物均給予04%伊文思藍(EB),給藥30 min后觀察小鼠耳廓藍染情況,藍斑面積/耳廓面積≥1/8 視為出現(xiàn)藍染現(xiàn)象,計算以下指標:反應率=耳廓藍染動物數(shù)/組內(nèi)動物總數(shù)×100%,耳藍染率=藍染耳數(shù)/總耳數(shù)×100%。
為了進一步量化EB滲出量,采用光吸收法測定鼠耳EB含量。ICR小鼠給藥30 min后脫頸椎處死,沿耳根剪下雙耳,剪碎用1 mL丙酮生理鹽水(7∶3)混合液浸泡過夜,超聲萃取1 h后,3 000 r?min-1離心15 min,取上清液于610 nm處測定光吸收度(A),根據(jù)制定的EB標準曲線計算小鼠雙耳EB滲出量。
15采用臨床報告過敏癥狀DHI樣品考察HCS方法的可靠性
為了考察HCS方法在中藥注射液類過敏反應檢測方面的應用,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提供了臨床報告過敏癥狀的丹紅注射液(Danhong injiection,DHI)樣品30批次進行HCS檢測,實驗設空白組、陽性藥Compound 40/80 150 mg?L-1、DHI原液稀釋10×,50×,100×,500×,750×,1 000×組,在37 ℃孵育30 min進行HCS檢測。
16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實驗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事后比較采用Dunnett′s 檢驗,各組均與空白對照組進行比較,實驗結果均采用±s表示。
2結果
21建立類過敏反應HCS檢測方法
為了優(yōu)化FM464染色濃度,在FM464激發(fā)和發(fā)射波長條件下,空白對照組不顯示熒光,不同濃度FM464染色效果顯示,10 mg?L-1染料對膜染色較淺,20~40 mg?L-1染料染色細胞輪廓清晰,50 mg?L-1染料導致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且胞內(nèi)有染料累積,影響藥物評價效果(圖1),因此選擇20 mg?L-1作為染色最佳濃度。為了優(yōu)化HCS檢測時間,在FM464與細胞共孵育15,30,45,60 min分別進行掃描,發(fā)現(xiàn)在60 min內(nèi)熒光不淬滅,細胞膜輪廓清晰(圖2),本實驗選擇30 min作為HCS檢測時間。
采用Compound 48/80誘發(fā)細胞脫顆粒證實,在100~500 mg?L-1胞內(nèi)熒光強度呈劑量依賴性增強(圖3),選擇150~200 mg?L-1作為應用HCS進行類過敏反應檢測時的陽性藥濃度。
22類過敏反應HCS檢測方法與傳統(tǒng)檢測方法一致性考察
221采用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測定方法驗證了HCS檢測方法的可靠性采用Compound 48/80誘導RBL2H3細胞脫顆粒,通過測定細胞外液中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量計算其釋放率,結果顯示Compound 48/80在100~500 mg?L-1呈現(xiàn)劑量依賴增加(圖4),在200 mg?L-1開始與空白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在500 mg?L-1時,釋放率達到17%,因此,從過敏介質釋放角度驗證了HCS方法的可靠性。
222采用整體動物耳廓藍染方法驗證了HCS檢測方法的可靠性小鼠尾靜脈注射Compound 48/80后觀察鼠耳廓藍染現(xiàn)象,結果表明5%葡萄糖組未發(fā)現(xiàn)鼠耳藍染現(xiàn)象,反應率在100 mg?kg-1高于耳藍染率,在200 mg?kg-1及以上劑量情況下兩者一致,給藥劑量達到300 mg?kg-1后反應率和耳藍染率均達到100%(表1)。
為了量化小鼠耳廓EB滲出量,光吸收法測定結果顯示,隨Compound 48/80劑量增高,EB滲出量相應增高(圖5),在300,400 mg?kg-1時,與葡萄糖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相比較而言,觀察反應率/耳藍染率較EB滲出量敏感??傮w而言,從整體動物耳廓藍染模型角度驗證了HCS方法的可靠性。
23采用臨床報告過敏癥狀DHI樣品驗證了HCS方法的可靠性
231考察DHI自身顏色對HCS檢測方法的影響由于DHI為紅棕色透明液體,首先考察了DHI在熒光染料FM464和Hoechst 33342檢測條件下對熒光檢測信號影響,發(fā)現(xiàn)DHI稀釋10~1 000倍能夠降低FM464熒光強度(圖6),但不影響Hoechst 33342識別細胞核進行細胞計數(shù),因此在定量計算DHI引起的細胞脫顆粒率時,DHI自身顏色對FM464熒光強度影響必須加以考慮。
232DHI誘發(fā)RBL2H3細胞脫顆粒計算方法的確定由于DHI能夠降低FM464熒光強度,本研究基于4批正常DHI樣品在不同濃度下與FM464相互作用數(shù)據(jù),初步確定了DHI在不同稀釋倍數(shù)下對FM464熒光強度降低系數(shù)(表2),根據(jù)下述公式計算DHI在不同稀釋倍數(shù)下確定脫顆粒陽性細胞熒光強度標準,用于分析相應濃度下DHI類過敏樣品細胞脫顆粒率。Flu標準=Flu對照組×A丹紅降低FM464熒光強度系數(shù)。
23330批次臨床報告過敏癥狀DHI樣品HCS檢測30批次臨床報告過敏癥狀DHI樣品在10~1 000倍稀釋范圍進行檢測(n=9),其中典型樣本(15號樣品)HCS檢測細胞脫顆粒圖(圖7)和細胞脫顆粒率結果(圖8)。根據(jù)細胞脫顆粒率判定30批次DHI樣品陽性率(表3),此結果提示臨床報告過敏癥狀的DHI樣品,通過HCS檢測方法檢出了高于86%的陽性率。
方法與類過敏反應發(fā)生情況更接近,因此,本研究建立的HCS檢測方法首先適用于特定類過敏反應檢測;如果用于過敏反應檢測,需先采用過敏原致敏動物,收集相同致敏動物血清用于培養(yǎng)RBL2H3細胞,當再次給與過敏原刺激細胞時血清抗體會介導細胞脫顆粒反應。
方法學驗證結果提示HCS檢測方法與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測定方法結論一致,驗證了HCS方法的可靠性,鑒于兩者均屬于體外檢測方法,在靈敏度方面HCS方法更靈敏,如Compound 48/80 100 mg?L-1 HCS方法檢測細胞脫顆粒率>40%,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圖4),在500 mg?L-1時,HCS方法檢測結果細胞脫顆粒率可達到>90%;但在Compound 48/80 100 mg?L-1 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只有5%,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圖5),在500 mg?L-1時只達到17%。這種現(xiàn)象可以從理論上得到解釋,細胞脫顆??赏瑫r釋放多種過敏介質,包括組胺、β氨基己糖苷酶、類胰蛋白酶等,因各種過敏介質本身釋放量不同,加之測定方法靈敏度不同,導致檢測單一過敏介質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有其局限性;與之相對應,所有細胞脫顆粒過程均存在囊泡回收現(xiàn)象,采用膜特異熒光染料標記囊泡回收現(xiàn)象,從理論上較檢測單一過敏介質釋放率靈敏度要高。在實際工作中,采用過敏介質釋放評價類過敏反應常需要同時測定數(shù)種過敏介質,增加了工作量和試驗成本;相比而言,囊泡回收是囊泡釋放之后的關鍵步驟,采用特異細胞膜染色法較之中性紅和甲苯胺藍等染料的特異性強,因而可靠性和準確性更高。HCS檢測方法與動物耳廓藍染方法結論一致,證實了HCS方法的可靠性,由于兩者劑量單位不同,無法比較兩者間靈敏度高低,但顯然基于細胞水平的HCS檢測方法比動物耳廓藍染方法在動物使用、操作便捷和高通量篩選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30批次臨床報告過敏癥狀DHI 樣品HCS檢測結果與臨床觀察結果符合率在866%,考慮到臨床報告過敏癥狀樣品的實際情況較復雜,其中可能包括了類過敏、過敏反應或藥物毒性反應等情況,本實驗結果屬于與臨床觀察符合度較高水平。
測試樣品自身顏色是比色法測定的重要干擾因素,實驗結果提示HCS方法抗干擾能力強于比色法。過敏介質測定多用比色法,包括組胺Elisa檢測法、β氨基己糖苷酶和類胰蛋白酶檢測法等,由于中藥注射液多數(shù)具有顏色,會對試驗結果存在嚴重干擾,本研究在測定臨床報道過敏癥狀DHI樣品對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影響時,確證了DHI自身顏色,尤其在稀釋倍數(shù)低時對測試結果存在嚴重干擾,因此比色法在這種情況下的應用受到限制。HCS檢測方法同樣受到測試樣品自身顏色干擾,在DHI樣品測試中,本研究采用考察正常DHI樣品對FM464熒光強度影響,計算出不同稀釋倍數(shù)DHI降低FM464熒光強度轉換系數(shù),用于確定同等條件下脫顆粒細胞計數(shù)標準,從而獲得類過敏反應樣本在同樣稀釋倍數(shù)下的脫顆粒陽性細胞數(shù),基于DHI初步實驗結果提示熒光檢測法比光譜吸收比色法在對抗測試樣品自身顏色干擾能力強,提示HCS檢測方法適用范圍可能較比色法更廣泛,同時考慮到中藥注射液化學成分復雜,需要結合具體研究對象進行系統(tǒng)考察。
總之,Compound 48/80結果顯示HCS方法結論與傳統(tǒng)過敏介質檢測方法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率、整體動物耳廓藍染反應結論高度一致,證明高內(nèi)涵檢測方法可靠;基于30批次臨床報告過敏癥狀DHI樣品檢測結果證實HCS方法與臨床觀察結果高度一致,表明HCS方法能夠用于預測藥物臨床類過敏反應。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種簡單、靈敏、高通量檢測藥物注射劑的類過敏反應高內(nèi)涵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1]李佳,黃芝瑛. 注射用輔料類過敏反應的非臨床評價方法[J]. 藥物評價研究, 2010, 33(1):9.
[2]Szeheni J. Complement activationrelated pseudoallergy: a new class of druginduced acute immune toxicity [J]. Toxicology, 2005, 216:106.
[3]張美玉, 李貽奎, 張嘉, 等. 魚腥草注射液過敏及類過敏實驗研究 [J].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雜志, 2009, 29(8): 610.
[4]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中藥學、天然藥物免疫毒性(過敏、光變態(tài)反應)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S]. GPT51. 2005.
[5]梁愛華,李春英,易艷,等. 藥物類過敏反應的臨床前評價方法研究(I)――小鼠類過敏反應評價方法的建立和驗證[J]. 中國中藥雜志,2012,7(13):1865.
[6]梁愛華,趙雍,李春英,等. 藥物類過敏反應的臨床前評價方法研究(Ⅱ)――大鼠皮膚類過敏試驗[J]. 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3):1871.
[7]李黎明,金若敏,李小月. 中藥注射劑類過敏反應實驗研究進展[J]. 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1):187.
[8]鄭曉亮,李欽,趙吟,等. 清開靈注射液誘導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致類過敏反應作用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2010,35(21):2904.
[9]郭薇,陳玉川,劉水平,等. 一種定量檢測肥大細胞脫顆粒的新方法[J]. 上海免疫學雜志,2002,22(1):39.
雷電是自然界中一種強大的電脈沖波,主要包括為直擊雷、云閃、電磁脈
沖以及球形雷,云閃對人類幾乎沒有影響而電磁脈沖則是對電子設備影響較大,
直擊雷和球形雷對人類、電子設備以及物體等等都是會造成嚴重損害,所以一般在雷電天氣中,電子設備、電力設備都是需要做好防雷措施。
1 高層建筑物防雷的特點
高層建筑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一般是針對建筑物屋頂部分,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過30~60米部分和建筑物30~60米以上的部分還應考慮側擊雷,以加強高層建筑在雷雨天氣中的安全性,保障建筑物內(nèi)部的通信設備、電力設備的安全性,雷電波入侵建筑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擊雷;另一種是感應雷,雷云破壞性很強, 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蘊藏的能量在極短的時間釋放出來,瞬間電壓峰值通??蛇_幾萬伏甚至幾百萬伏, 電流峰值可達幾十KA 乃至幾百KA ,并伴隨產(chǎn)生電效應、熱效應或機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壞作用。
圖 1 建筑物防雷區(qū)域劃分示意圖
根據(jù)GB50057―2010和IEC6131221,如圖1應將建筑物需要進行保護的空間劃分為不同的防雷區(qū),以區(qū)分各部分LEMP的嚴重程度和相應的防護對策。從電磁兼容(EMC)的觀點來看,由外到內(nèi)可分為LPZ0A區(qū)、LPZ0B區(qū)、LPZ1區(qū)、LPZn+1區(qū)(n=1,2,3…)幾級保護區(qū)。IEC61312定義了防雷的保護分區(qū),根據(jù)保護分區(qū)的要求需要在每個分區(qū)的交界處,安裝相對應的防雷器,在LPZ0B區(qū)與LPZ1區(qū)的交界處安裝B級(即第一級)防雷器,在LPZ1區(qū)與LPZ2區(qū)的交界處安裝C級(即第二級)防雷器,在LPZ2區(qū)內(nèi)的備前端安裝D級(即第三級)防雷器,其工作原理為利用分級的防雷器,層層泄放雷電感應的能量,遂級減低浪涌電壓。
2 高層建筑防雷與接地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 高層建筑物雷擊風險評估不全面
針對高層建筑物的雷擊風險評估一定要做全面,一般的雷擊風險評估包括設備情況、建筑物使用情況、建筑物所處的氣象、土壤、地理等等方面的情況,不可以簡單的通過建筑物使用性質以及建筑物的高度來確定高層建筑的防雷類別。針對高層建筑物的雷擊風險評估報告則是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確定的,以保障高層建筑物安全為第一位。
2.2 接閃器選取問題
高層建筑的接閃器類型,位置以及數(shù)量選取對于整個建筑物的接地網(wǎng)設計至關重要,一般選取接閃器的保護半徑方式為滾球法,選擇的滾球支撐點是避雷針尖,滾球支撐面是地面,根據(jù)電場中距離越近、放電越容易的工作原理來實現(xiàn)對接地網(wǎng)的設計,同時又根據(jù)整個建筑的尺寸、樓面情況,設置好建筑避雷帶(連接地網(wǎng))但是這樣導致實際的高度和計算出來的高度存在著很大誤差。
2.3 電磁脈沖造成內(nèi)部過電壓的問題
在高層建筑中的弱電設備,在雷雨天氣中容易受到閃電電磁脈沖的影響,導致高靈敏的電子系統(tǒng)在運行時常常會出現(xiàn)程序運行錯誤、數(shù)據(jù)錯誤、無故重新啟動等問題,嚴重的還將造成用電設備的永久性損壞,閃電電磁脈沖入侵弱電設備,導致電子設備內(nèi)部瞬間電壓,直接導致內(nèi)部的元件損壞,導致設備運行故障。
2.4 錯誤的對建筑物防雷的等級與類別的定性
高層建筑物的防雷級別與類別是根據(jù)現(xiàn)有國標《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來確定的,但是在一些高層智能建筑防雷設計中,設計人員對于建筑實際真正的防雷級別與類別未能正確的判斷,在建筑物等效面積計算,年平均雷擊密度誤差,建筑物在地理情況取修正系數(shù)選擇不合理,導致實際的采取的相應的防雷措施存在不少的問題。
3 加強高層建筑防雷工程設計措施
3.1 加強建筑物雷擊風險評估
建筑物雷電防護等級是根據(jù)建筑物雷擊風險評估報告來確定,所以對于高層建筑物的雷擊風險評估是極為重要的,首先需要根據(jù)雷電防護等級來確定電源線路的過電壓保護,常見的電源過電壓保護器的參數(shù)設置安裝與使用應該符合2~4級的SPD電源保護器的安裝標準,電源過電壓保護器應安裝在低壓供電線路上,這種電源保護器的設置能夠有效的保護高層智能建筑內(nèi)部的通訊設備和計算機網(wǎng)絡設備,而且能夠有效的預防電壓襲擊時出現(xiàn)“盲點”,對于高層建筑物外的電子設備,例如照明燈等,同樣需要安裝SPD電源保護器,防止因雷擊導致過載電流從外部線路流入建筑物內(nèi)部的設備,加強對高層建筑物內(nèi)部電子設備的保護。
3.2 加強高層建筑物的防雷裝置
傳統(tǒng)的避雷針在引雷后通常會引發(fā)二次雷擊效應和地電位反擊現(xiàn)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取選用提前放電式避雷針或者阻抗型接閃器、避雷針來解決,通過提前放電式的避雷針的,有效的解決了二次雷擊與地電位反擊為題,加強了整個建筑物的防雷效果,同時還可以在高層建筑物中增加引下線數(shù)量、建立可靠經(jīng)濟的籠式避雷網(wǎng),降低接地電位,減少接地電阻值和磁場集中程度等等方式,提高高層建筑物自然屏蔽能力,除此之外,針對高層建筑中的不同電子、電力設備,通過設置接地網(wǎng)來降低雷擊對設備的損壞,提高電力、電子設備的安全性。
3.3 分級保護信息系統(tǒng)和電源系統(tǒng)
在高層建筑防雷工程設計中,除了需要設置綜合地網(wǎng)之外,還需要防止暫態(tài)過電壓對設備的損壞,所以在一般的電子設備中,通常采取低壓電氣裝置內(nèi)部的絕緣配合標準IEC664-1合理設置好電源系統(tǒng),對精密電子設備和計算機設備(包括UPS電源)采取電源過壓保護器的快速響應模塊解決這個問題已,實現(xiàn)對抑制暫態(tài)過電壓的。
3.4 解決建筑物防雷的等級與類別的定性錯誤的問題
對建筑物防雷等級與類別定性問題,這首先需要加強對建筑物防雷評估人員的鑒定能力,之后獲取建筑物當?shù)販蚀_的雷暴日,同時還需要考慮建筑物的地理因素,綜合上述幾種情況全面分析,確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級和采取的防雷措施,保障建筑的安全。
4 結束語
綜合上述,通過對高層建筑物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這對在加強高層建筑物安全性中起著直接性作用,而設計單位也應該重視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匯總出防雷與接地工程存在的問題,提高對建筑物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能力,使得居民放心居住、促進我國建筑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建筑的結構和形式也開始朝多樣化發(fā)展,無論是審美還是使用功能都有了很大的飛躍。而多門式剛架輕型鋼結構作為輕型鋼架結構中的一種,在現(xiàn)代建筑行業(yè)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在門式剛架輕型鋼結構房屋設計方面,也有了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設計人員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充分掌握門式剛架輕型鋼結構房屋設計的特點、適用范圍、結構形式等,同時,還需要對門式剛架的塑性設計與計算、節(jié)點設計和支撐布置等方面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
1.剛架特點
剛架結構是梁柱單元構件的組合體,形式種類多樣。根據(jù)不同的建筑,又有不同的使用范疇。一般而言,單跨、雙跨或多跨的單、雙坡門式剛架,在單層工業(yè)與民用房屋的鋼結構中,應用較多。
單跨、雙跨門式剛架的斜梁和柱常為剛接,而柱的底部多數(shù)為鉸接。在工程需要的情況下,在多跨剛架中間柱與斜梁的連接部,可以考慮采用鉸接。而多跨剛架,通常需要采用雙坡或單坡屋蓋,如果工程有需要,也可采用由多個雙坡單跨相連的多跨剛架形式。
與屋架結構相比,門式剛架的整個構件的截面尺寸較小,這樣就方便我們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間,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房屋的高度,也可以有效的減小建筑體積,同時也對建筑造型起到美觀作用。
一般的門式剛架用于跨度為9~36m、柱距為6m、柱高為4.5~9m,而且設有起重量較小的懸掛吊車的單層工業(yè)房屋,或者公共建筑。需要架設橋式吊車時,其起重量控制在20t以內(nèi),屬于A1~A5中、輕級工作制吊車;而在設置懸掛吊車時,起重量控制在3t以內(nèi)。
2.結構形式
從類型上看,門式剛架的結構形式有很多種。按構件體系分,有實腹式與格構式;按橫截面形式分,有等截面與變截面;按結構選材分,有普通型鋼、薄壁型鋼、鋼管或鋼板焊成。一般來說,實腹式剛架的橫截面是工字形,當然,也有少數(shù)是z形;而一般而言,格構式剛架的橫截面是矩形或者三角形。
2.1建筑尺寸
通常情況下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的尺寸應該滿足下列規(guī)定:1)門式剛架的跨度取值標準為,橫向剛架柱軸線間的距離。2)門式剛架的高度的取值標準,應該是地坪至柱軸線與斜梁軸線交點的高度。當然,具體的高度需要安裝使用要求的內(nèi)凈高確定。3)在柱的軸線選擇上,一般可以通過柱下端中心的豎向軸線。如果是工業(yè)建筑邊柱的定位軸線,則應該考慮取柱外皮。斜梁的軸線可取通過變截面梁段最小端中心與斜梁上表面平行的軸線。4)門式剛架輕型房屋的檐口高度,應該按照地坪至房屋外側檁條上緣的高度來取定。其最大高度,一般由地坪至屋蓋頂部檁條上緣的高度決定,而房屋側墻墻梁外皮之間的距離,則為寬度應取的距離,長度則按照兩端山墻墻梁外皮之間的距離作為標準取值。
通常來說,門式剛架的跨度應該為9~36m,如果邊柱的寬度不等,那就需要把外側對齊。而一般的高度應該在4.5~9.0m之間,如果有橋式吊車時,就不能超過12m。間距,也就是柱網(wǎng)軸線在縱向的距離一般要采用6~9m。挑檐長度可根據(jù)使用要求確定,但是通常是在為0.5~1.2m之間取值,其上翼緣坡度宜與斜梁坡度相同。
2.2結構平面布置
(1)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的溫度區(qū)段長度必須要滿足這兩個規(guī)定:1)縱向溫度區(qū)段不大于300m;2)橫向溫度區(qū)段不大于150m。當然,這只是參照值,如果有計算依據(jù)和需要時,溫度區(qū)段長度可根據(jù)工程的實際需要適當加大。
(2)在多跨剛架局部抽掉中間柱,或者邊柱處需要考慮布置托架梁。
(3)屋面檁條的布置應考慮天窗、屋面材料、采光帶、通風屋脊、檁條供貨規(guī)格等因素的影響,屋面壓型鋼板厚度和檁條間距應按計算確定。
(4)山墻可設置由抗風柱、斜梁、墻梁及其支撐組成的山墻墻架,或采用門式剛架。
3.門式剛架的塑性設計與計算
3.1門式剛架荷載
門式剛架的荷載一般有三類:一是屋面結構等的自重,即永久荷載;二是屋面活荷載和雪荷載中的較大者;三是風荷載。在一般的彈性設計中,可以根據(jù)各類荷載單獨計算剛架中的內(nèi)力,最后再有目的的對各個構件進行內(nèi)力組合,求出最不利的內(nèi)力設計值。而在塑性設
計中,找到結構中形成機構的塑性鉸位置,進而求得構件截面的塑性彎矩M,是機構分析的目的。當然,在實際的計算中,避免對分析結果進行疊加,而是要首先進行荷載組合,然后才能進一步對每種組合進行內(nèi)力分析。
因為屋面部分風荷載的體型系數(shù)是負值,風力為吸力,其方向是與屋面活荷載或雪荷載相反的,所以,在進行無吊車荷載的門式剛架設計時,需要考慮的荷載基本組合為兩個:1)永久荷載+屋面活荷載(或雪荷載);2)永久荷載+屋面活荷載(或雪荷載)+風荷載。要特別強調的是,對于“永久荷載+風荷載”,通常情況下不需要進行控制組合,只有當風荷載特別大,而且可能產(chǎn)生內(nèi)力變號的情況下,才有必要進行考慮。
3.2門式剛架的機構分析
利用簡單塑性理論進行剛架內(nèi)力分析的方法很多,本文只介紹較為常用的靜力法。所謂的靜力法,指的是通過求解靜力平衡方程,來確定塑性鉸位置和塑性彎矩的方法。具體的步驟是:1)為了形成靜定結構,應該去除構件中的超靜定贅余反力,然后繪制荷載作用下此靜定結構的彎矩圖。2)把贅余反力作用在靜定剛架上,然后在根據(jù)具體要求畫出由贅余反力產(chǎn)生的彎矩圖。3)把前面的兩彎矩圖疊加,求得成機構的塑性鉸位置,求得截面的最大全塑性彎矩MP。按照唯一性原理,塑性分析的唯一結果,也就是在破壞情況下的彎矩分配
必須要同時符合平衡、機構、屈服這3個條件。
根據(jù)上述靜力法的分析,一定可以使得平衡條件和機構條件得到滿足,當然,如果找錯了塑性鉸位置,那就很有可能在所確定的塑性鉸位置以外的其他截面上產(chǎn)生大于MP的彎矩,此時,也就完成背離了屈服條件。所以,求得MP后,還需要進行檢查,確保構件的任何一個截面的彎矩的絕對值不超過MP。
3.3門式剛架的截面設計
一般來說,在完成通過內(nèi)力分析確定截面的塑性彎矩MP后,就可以接著進行截面的初選。盡管門式剛架的柱子和斜梁都是壓彎構件,但是,根據(jù)相關的原理,我們在進行截面的初選時,仍然可以將它們各看做受彎構件,也就是要忽略軸力的影響。而對于純彎構件,在荷載使梁處于全塑性工作階段的背景下,截面上的應力圖形為兩塊矩形,形成塑性鉸,截面上的彎矩為全塑性彎矩,簡稱塑性彎矩,記為 (式中: 為塑性截面模量, 為截面形狀系數(shù),Wp為彈性截面模量,對工字形截面 =1.10~1.17,隨截面尺寸不同而變化)。引入荷載分項系數(shù)和抗力分項系數(shù)后,得 。由此可求得所需構件截面的彈性截面模量: ,由 即可初選構件的截面。
參考文獻:
[1]朱勇軍.門式剛架輕型鋼結構設計初探[J].建筑知識.2001(02)
[2]張遙.淺談門式剛架輕型鋼結構工業(yè)建筑設計的入門之道[J].武漢勘察設計.2012(10)
一、房屋建筑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1、地方性原則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huán)境的質量問題己引起人 們的普遍關注。而住宅建筑外觀的色彩作為塑造建筑形象和美化居住環(huán)境的重 要手段,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雖然呈現(xiàn)出以米黃、淺 紅、深棕、淺綠、天藍等為色彩基調的豐富多彩的建筑外觀格局,多彩的顏色豐 富著人們的視線,豐富著城市的美觀。但是,在大部分住宅建筑外觀顏色的選擇 上,卻沒有考慮當?shù)爻鞘械牡胤教厣?,缺乏整體感、無規(guī)則,色彩的選擇上也無 推敲、生冷、火爆,缺少文化品位。色彩是一個都市的文化象征,是一個城市建筑語言和形體的表現(xiàn),能直接反映這個城市的整體風貌和歷史文脈,生活居住建筑又是城市色彩的主要組成部分。住宅建筑的外立面好比人的臉面,或清新,或 淡雅,或穩(wěn)重,或溫馨,或熱烈……對于樓盤而言,好的色彩除可為城市風景增添色彩外,更能吸眼球,增加賣點,提升樓盤的附加值。
2、低碳環(huán)保原則
如今不少國家房屋建筑均開始利用太陽能來進行能量的供給,這不僅實現(xiàn)了資源的節(jié)約,還做到了無污染。因此,進行房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也應當遵循低碳環(huán)保的原則,設計時應考慮所設計區(qū)域的生態(tài)情況,以保護及恢復原始生態(tài)為原則,借助于植被來進行環(huán)保設計。
3、多層建筑設計原則
由于多層建筑結構體系多層設防,因此,實際應用的結構中多數(shù)均采用的是超靜定結構體系。此結構體系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所有抵抗外力結構都協(xié)同進行工作,如果此時局部構件的設計存在一點點缺陷將會直接影響到局部構件的載荷能力,甚至造成局部構件發(fā)生損壞。進行高層建筑設計過程較為復雜,因此,設計師應當對局部破壞對于整體垮塌的影響進行考慮,并及時發(fā)現(xiàn)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同種類的構件之間相互連接,同一種構件截面發(fā)生改變的地方都可能形成所需設計的節(jié)點。節(jié)點時刻都存在,這也反映了結構體系的不斷變化。一旦荷載突然來襲,對于較為復雜的體系而言,節(jié)點復雜性無法預測,但是,各節(jié)點普遍存在,負載傳遞不順暢而導致載荷集中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直接造成其無法傳遞,這樣將會導致建筑整體結構體系遭到破壞,而對于單一性的構件而言,其力量的傳遞過程既合理又可控。
二、房屋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房屋設計的空間適應性
比如房屋套型在功能空間不相互借用的情況下最小使用面積不應小于30,若相互借用時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2。雙人臥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9,單人臥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5,兼起居室的臥室不應小于12,無直接采光的餐廳、過廳其使用面積不應大于10,臥室、起居室的室內(nèi)凈高不應低于2.4m等等。設計空間在最大限度考慮居住舒適性的同時,還要考慮設計的規(guī)范要求。房屋的根本要求就是適用,房屋性能要能夠適合居住者的生理需求以及形體功能的需求??沙掷m(xù)發(fā)展是全球性的命題, 房屋建筑設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的變化。比如說高科技的智能化電視技術的廣泛使用,家庭不僅僅只是我們的生活空間,同時也是我們的工作場所,在裝有電子裝置的房屋空間里,人們可以隨意的使用網(wǎng)絡、電話以及電視等。房屋建筑的適用性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于平面布局的要求,又能夠隨著生命周期發(fā)生變化或是家庭居住模式的改變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因此就需要采用更加靈活可變的大空間結構體系來完成。一般大城市里常常會采用大柱網(wǎng)的框架結構體系或是板柱結構體系。
2、房屋設計的安全性
房屋的安全性表現(xiàn)在結構的安全、防火、防盜、防滑、防墜等。結構的安全性應主要保證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抗地震力破壞的可靠性。防火疏散是高層房屋設計的重點,按不同等級安全要求保證底層疏散出口的數(shù)量、消防電梯的設置、防煙前室的設置、通風排煙措施等。關于防盜問題,建設部曾發(fā)文,要求分戶門為防盜門,防止從房屋建筑的附件如落水管、陽臺、樓梯入口上部的雨蓬等處攀越入戶。目前不少房屋為了防盜竊,開始將底層外窗設置防護欄桿,繼而上升到二、三層,甚至到頂層,造成不安全因素。如火災發(fā)生,室內(nèi)人員無法從窗口外逃,消防人員也難以從窗口進入室內(nèi)滅火救人,因此,需要綜合解決這類問題。防墜有二種可能:一是防護不周,發(fā)生人體墜落;二是沒有遮欄,物品下墜傷人。在設計時,要注意欄桿和上人屋面或平臺圍欄的設計,在樓梯梯段空隙之間也要采取措施,比如樓梯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于110,以防止小孩子鉆出發(fā)生意外。為防止物品下墜,如花盆從陽臺上掉下,設計時應考慮擱置花盆臺板寬度、欄桿高度以及單元出入口處的安全措施??傊?,近年來我國城鎮(zhèn)化步伐正在加快,房屋建設空間巨大,任重而道遠。為了滿足人們居住需求,房屋建設要與時俱進,在考慮到居住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材料的節(jié)能性和環(huán)保性,以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綠色”房屋要求,從而最終建設出更多更好的現(xiàn)代化房屋。
三、現(xiàn)階段房屋設計的思考
在房屋大環(huán)境設計時確定的市場定位,決定了房屋戶型面積指標,由此也同時確定每戶的起居室、臥室、衛(wèi)生間、廚房面積大小及設備的配備檔次。隨著面積的合理分配,各房屋之間的合理安排,設計人員應該更深入細致地研究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研究門的位置、開啟方向、門洞邊的尺寸,以利家具布置;研究空調室內(nèi)機、室外機位置、高度、預留孔洞的大小,以利安裝;研究室內(nèi)各種電源、電視、電話插孔的數(shù)量和位置,以利作用。
房屋小環(huán)境的發(fā)展性,也就是考慮不同住戶不同時期的要求,不僅僅是把室內(nèi)隔墻全部做成輕質隔墻,裝修時可能打掉就能解決的,還應考慮暖氣、各種管線的位置能適應靈活分隔的需要,不能改動的立管應盡量靠近結構墻布置。另外,努力將人體工程學應用到房屋設計中,這點是房屋產(chǎn)業(yè)人性化的一個表現(xiàn)。人體工程學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安全和舒適的要求,而系統(tǒng)地研究人的行為、習慣等人體因素的科學。人體工程學可以應用到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應用得越廣泛,設計就會使人覺得越安全越舒適。在考慮經(jīng)濟條件及美化室內(nèi)設計的前提下,建議推廣管道井的做法使衛(wèi)生間、廚房內(nèi)的“蜘蛛網(wǎng)”不復存在。
隨著人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很多地區(qū)在房屋建筑總體規(guī)劃和單體設計中,對建筑物的空間及朝向都做了系統(tǒng)的設計,以滿足冬季室內(nèi)光的要求,這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還能改善房屋住宅建筑室內(nèi)熱環(huán)境,是一種最基本的節(jié)能措施。在住宅建筑設計中主要空間朝向南、南偏東、南偏西是比較合理的設計,這是基本節(jié)能設計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結束語
現(xiàn)代社會是科技發(fā)展社會,智能化應用到了很多方面,建筑行業(yè)也不例外,現(xiàn)代建筑和計算機網(wǎng)絡、監(jiān)控還有通信方面都有聯(lián)系,智能化建筑中具有信息管理科學、設備高度控制和使用安全方便等優(yōu)點,這些都是信息化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化房屋和家居等會是未來發(fā)展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一、房屋建筑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1、地方性原則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huán)境的質量問題己引起人 們的普遍關注。而住宅建筑外觀的色彩作為塑造建筑形象和美化居住環(huán)境的重 要手段,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雖然呈現(xiàn)出以米黃、淺 紅、深棕、淺綠、天藍等為色彩基調的豐富多彩的建筑外觀格局,多彩的顏色豐 富著人們的視線,豐富著城市的美觀。但是,在大部分住宅建筑外觀顏色的選擇 上,卻沒有考慮當?shù)爻鞘械牡胤教厣?,缺乏整體感、無規(guī)則,色彩的選擇上也無 推敲、生冷、火爆,缺少文化品位。色彩是一個都市的文化象征,是一個城市建筑語言和形體的表現(xiàn),能直接反映這個城市的整體風貌和歷史文脈,生活居住建筑又是城市色彩的主要組成部分。住宅建筑的外立面好比人的臉面,或清新,或 淡雅,或穩(wěn)重,或溫馨,或熱烈……對于樓盤而言,好的色彩除可為城市風景增添色彩外,更能吸眼球,增加賣點,提升樓盤的附加值。
2、低碳環(huán)保原則
如今不少國家房屋建筑均開始利用太陽能來進行能量的供給,這不僅實現(xiàn)了資源的節(jié)約,還做到了無污染。因此,進行房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也應當遵循低碳環(huán)保的原則,設計時應考慮所設計區(qū)域的生態(tài)情況,以保護及恢復原始生態(tài)為原則,借助于植被來進行環(huán)保設計。
3、多層建筑設計原則
由于多層建筑結構體系多層設防,因此,實際應用的結構中多數(shù)均采用的是超靜定結構體系。此結構體系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所有抵抗外力結構都協(xié)同進行工作,如果此時局部構件的設計存在一點點缺陷將會直接影響到局部構件的載荷能力,甚至造成局部構件發(fā)生損壞。進行高層建筑設計過程較為復雜,因此,設計師應當對局部破壞對于整體垮塌的影響進行考慮,并及時發(fā)現(xiàn)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同種類的構件之間相互連接,同一種構件截面發(fā)生改變的地方都可能形成所需設計的節(jié)點。節(jié)點時刻都存在,這也反映了結構體系的不斷變化。一旦荷載突然來襲,對于較為復雜的體系而言,節(jié)點復雜性無法預測,但是,各節(jié)點普遍存在,負載傳遞不順暢而導致載荷集中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直接造成其無法傳遞,這樣將會導致建筑整體結構體系遭到破壞,而對于單一性的構件而言,其力量的傳遞過程既合理又可控。
二、房屋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房屋設計的空間適應性
比如房屋套型在功能空間不相互借用的情況下最小使用面積不應小于30O,若相互借用時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2O。雙人臥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9O,單人臥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5O,兼起居室的臥室不應小于12O,無直接采光的餐廳、過廳其使用面積不應大于10O,臥室、起居室的室內(nèi)凈高不應低于2.4m等等。設計空間在最大限度考慮居住舒適性的同時,還要考慮設計的規(guī)范要求。房屋的根本要求就是適用,房屋性能要能夠適合居住者的生理需求以及形體功能的需求??沙掷m(xù)發(fā)展是全球性的命題, 房屋建筑設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的變化。比如說高科技的智能化電視技術的廣泛使用,家庭不僅僅只是我們的生活空間,同時也是我們的工作場所,在裝有電子裝置的房屋空間里,人們可以隨意的使用網(wǎng)絡、電話以及電視等。房屋建筑的適用性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于平面布局的要求,又能夠隨著生命周期發(fā)生變化或是家庭居住模式的改變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因此就需要采用更加靈活可變的大空間結構體系來完成。一般大城市里常常會采用大柱網(wǎng)的框架結構體系或是板柱結構體系。房屋內(nèi)部的各個房間的布置和聯(lián)系要合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營造一個舒適方便的家庭生活。
2、房屋設計的安全性
房屋的安全性表現(xiàn)在結構的安全、防火、防盜、防滑、防墜等。結構的安全性應主要保證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抗地震力破壞的可靠性。防火疏散是高層房屋設計的重點,按不同等級安全要求保證底層疏散出口的數(shù)量、消防電梯的設置、防煙前室的設置、通風排煙措施等。關于防盜問題,建設部曾發(fā)文,要求分戶門為防盜門,防止從房屋建筑的附件如落水管、陽臺、樓梯入口上部的雨蓬等處攀越入戶。目前不少房屋為了防盜竊,開始將底層外窗設置防護欄桿,繼而上升到二、三層,甚至到頂層,造成不安全因素。如火災發(fā)生,室內(nèi)人員無法從窗口外逃,消防人員也難以從窗口進入室內(nèi)滅火救人,因此,需要綜合解決這類問題。防墜有二種可能:一是防護不周,發(fā)生人體墜落;二是沒有遮欄,物品下墜傷人。在設計時,要注意欄桿和上人屋面或平臺圍欄的設計,在樓梯梯段空隙之間也要采取措施,比如樓梯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于110L,以防止小孩子鉆出發(fā)生意外。為防止物品下墜,如花盆從陽臺上掉下,設計時應考慮擱置花盆臺板寬度、欄桿高度以及單元出入口處的安全措施??傊?,近年來我國城鎮(zhèn)化步伐正在加快,房屋建設空間巨大,任重而道遠。為了滿足人們居住需求,房屋建設要與時俱進,在考慮到居住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材料的節(jié)能性和環(huán)保性,以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綠色”房屋要求,從而最終建設出更多更好的現(xiàn)代化房屋。
三、現(xiàn)階段房屋設計的思考
在房屋大環(huán)境設計時確定的市場定位,決定了房屋戶型面積指標,由此也同時確定每戶的起居室、臥室、衛(wèi)生間、廚房面積大小及設備的配備檔次。隨著面積的合理分配,各房屋之間的合理安排,設計人員應該更深入細致地研究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研究門的位置、開啟方向、門洞邊的尺寸,以利家具布置;研究空調室內(nèi)機、室外機位置、高度、預留孔洞的大小,以利安裝;研究室內(nèi)各種電源、電視、電話插孔的數(shù)量和位置,以利作用。
房屋小環(huán)境的發(fā)展性,也就是考慮不同住戶不同時期的要求,不僅僅是把室內(nèi)隔墻全部做成輕質隔墻,裝修時可能打掉就能解決的,還應考慮暖氣、各種管線的位置能適應靈活分隔的需要,不能改動的立管應盡量靠近結構墻布置。另外,努力將人體工程學應用到房屋設計中,這點是房屋產(chǎn)業(yè)人性化的一個表現(xiàn)。人體工程學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安全和舒適的要求,而系統(tǒng)地研究人的行為、習慣等人體因素的科學。人體工程學可以應用到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應用得越廣泛,設計就會使人覺得越安全越舒適。在考慮經(jīng)濟條件及美化室內(nèi)設計的前提下,建議推廣管道井的做法使衛(wèi)生間、廚房內(nèi)的“蜘蛛網(wǎng)”不復存在。
隨著人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很多地區(qū)在房屋建筑總體規(guī)劃和單體設計中,對建筑物的空間及朝向都做了系統(tǒng)的設計,以滿足冬季室內(nèi)光的要求,這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還能改善房屋住宅建筑室內(nèi)熱環(huán)境,是一種最基本的節(jié)能措施。在住宅建筑設計中主要空間朝向南、南偏東、南偏西是比較合理的設計,這是基本節(jié)能設計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