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激情一区二区高清在线,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九色在线精品视频,久久深夜福利亚洲网站

    <object id="jtoc7"><button id="jtoc7"></button></object>

      <object id="jtoc7"></object>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家庭作業(yè)論文

      家庭作業(yè)論文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3-16 17:18:10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家庭作業(yè)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家庭作業(yè)論文

      篇1

      2.促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家長們都忙于事業(yè),孩子的課業(yè)負擔也越來越重,屬于孩子自己的空間更是少之又少。而體育家庭作業(yè)可以促使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加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3.促使學生積極鍛煉,增強體質

      在現在的中學體育課中,把課堂作業(yè)和學校的小型體育比賽、運動會的比賽、體育課上的體育活動等項目有效結合,讓課堂作業(yè)和體育活動同時進行,能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精神、團隊精神。例如:在去年的學生體育質量抽測和模擬測驗中顯示,學生的爆發(fā)能力、柔韌素質、肺活量指數等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所以,體育家庭作業(yè)是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4.課堂教學在課外的有效延伸

      體育教學中學生剛學到的知識、動作技術如果不及時復習鞏固就會逐漸忘記,所以,布置體育家庭作業(yè)必不可少。它不僅是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的延伸,更有利于學生體育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和運動能力的提升。

      篇2

      家庭作業(yè)是學好英語知識的一個自我檢測和復習,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可以更加深刻的記住并且掌握所學習的知識要點,教師也可以在作業(yè)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這樣可以讓教師更加清晰學生的真實的學習情況。高效率的作業(yè)的布置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知識的技能,也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初中英語作業(yè)的涵義

      對于初中英語學科來說,單純在課堂上很好的學習英語知識并不是學習的唯一方法與要求,在課堂之后要進行適當的作業(yè)進行鞏固與完善,家庭作業(yè)的布置是教師教學中的任務之一,學生在教師統一布置的作業(yè)下可以更加深刻的記住所學的知識要點,也能讓學生在作業(yè)的完成中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實際操作,這也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yè)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不能盲目的布置,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yè)時充分的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作業(yè)中的問題。同時學生也能在作業(yè)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增加對英語學習的樂趣。

      二、初中英語作業(yè)存在的不足

      目前的英語教學更多的是為了考試而教學,學生在學習時也更多的是為了應試而學習,所以教師在英語作業(yè)的布置上通常考慮的就是所選的題型是符合考試的題型,將所學的英語知識加入到英語作業(yè)中,教師完全側重于英語基礎知識,忽視了英語學習的方法與技能,學生只能在作業(yè)中對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進行一個復習與加深理解,根本學不到學習英語的方法,在能力上就得不到鍛煉。在作業(yè)布置時,通常采用的是具體題型的布置,給學生找出題型讓學生進行解答,這種題型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根本在完成作業(yè)時沒有將所學知識進行實地操作的機會。

      三、初中英語作業(yè)的優(yōu)化

      1.首先關注教學目標最優(yōu)化

      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教材課本有選擇的進行課程教授,也要注重側重點,對重點知識進行著重的講解和強調,將每節(jié)課都引起高度的重視,在課堂模式上需要教師進行細心詳細的安排,設置合理的教學的大綱,由此引出教學的主要內容,在完成課堂教授后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進行課后作業(yè)的布置,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個鞏固和實踐操作的機會。另外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意考慮到每個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吸收能力包括掌握學習知識的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學時必然存在著差異,但是教師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的掌握英語專業(yè)知識。

      2.作業(yè)形式設計的優(yōu)化

      傳統的課后作業(yè)布置通常就是比較常見的課后習題練習,或者讓學生對所學的英語單詞包括詞句的記憶,這種作業(yè)的方式和模板都比較死板和簡單,學生對這些課后作業(yè)自然也提不起興趣,而且這種傳統的課后作業(yè)的方式對于學生英語能力也起不到鍛煉的作用,教師需要在此現狀下設計更加合理的作業(yè)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的時間里多聽一些專業(yè)知識的廣博或者小片段,甚至可以讓學生試著觀看比較簡單的英文小電影,這是對學生聽力的一種鍛煉和磨礪。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的時間里多去閱讀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也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小故事來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教師也可以適當的給學生增加一些寫作的題材讓學生根據題材適當的發(fā)揮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寫作。這些都是利于學生實際操作所學英語知識的小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并且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

      3.英語作業(yè)的優(yōu)化設計要實現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作為學習英語的主體,他們應當被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入手,希望借此作業(yè)能讓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技能,并且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運用與溫故,對于家庭作業(yè)的布置應當讓學生自己選擇,這樣學生才有更多的空間去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技能,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自己的思維模式去學習,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根本上愛上英語學習。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實際的情況設置作業(y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學生他們對自我的控制能力約束力較低,所以教師應當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讓學生被動的接受英語知識,要讓學生在學習時帶入問題的思考這樣學習的效率才會提高。

      4.作業(yè)評價設計的優(yōu)化

      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yè)之后很渴望能得到教師的認可,所以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作業(yè)情況給學生提供一些意見評價等,教師在提出一些評價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有熱情的投入到學習中。這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也能起到很好的維護作用。英語作業(yè)一方面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能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對知識的吸收能力等,在作業(yè)的布置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給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yè)才是合理的分配。同時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應當做到趣味性教學,讓學生對學習產生熱情是學習的根本動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所學的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一些常用單詞時,教師可以將這些單詞運用到生活中,給生活用品進行相應的標簽分配,例如在學習傳統節(jié)日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傳統的節(jié)日讓學生分別找出這些節(jié)日的分布,這樣的方法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作者:周?,?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qū)光明學校

      篇3

      二、小學德育教育方法的探討

      2010年開始,我校就開始探究小學生道德養(yǎng)成教育的方法,堅持以人為本,德育教育優(yōu)先,全面發(fā)展的基本原則,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采取布置“家庭生活作業(yè)”為基本內容的探求方法。家庭生活作業(yè)不同于家庭作業(yè),重在生活與實踐。在不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同時,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教育。它的基本特征具有導向性、針對性、教育性、長期性、實踐性和可操控性。各年齡段身體發(fā)展、心理發(fā)展、認知水平不同,所以我們要求“家庭生活作業(yè)”一定要適合每個學齡段分層布置。我們?yōu)閷W生設置了《課外生活作業(yè)記錄卡》,卡中內容體現在六個方面:1.生活作業(yè)的內容;2.完成時段;3.生活作業(yè)完成的過程;4.我的收獲;5.家長評價;6.教師評價。一、二年級教師布置,學生完成,通過定期召開班級生活會,邀請家長參加的方式讓學生匯報自己在實踐中收獲的快樂。三至六年級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生活作業(yè)內容自己填寫記錄卡。另外,學校給教師配發(fā)《家庭生活作業(yè)記錄本》,讓教師記錄填寫每次布置作業(yè)的時間、內容、目標、學生完成的時限,教師檢查跟蹤記錄,階段性總結。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課外生活作業(yè)記錄卡》,歸檔整理,載入學生成長記錄袋,再在總結反思過程撰寫德育教育論文。學校對“家庭生活作業(yè)”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期中、期末進行總結,并對教師學生事跡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學生獎設金卡、銀卡、銅卡三個獎項。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讓我們的學生收獲了很多。在完成“家庭生活作業(yè)”的過程中,通過給爸爸媽媽洗腳,給爺爺奶奶端飯、倒水,學生學會了感恩;通過洗手絹、疊被子、洗碗活動,學會了生活自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動手完成;通過撿紙屑、清理街頭小廣告活動,樹立了保護環(huán)境意識;通過洗臉、刷牙,學生知道了講究衛(wèi)生的重要性;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幼、病、殘、孕乘客讓座,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喚起了人與人的友善;學種花、學種菜、飼養(yǎng)一種小動物活動,學生學到了種植和養(yǎng)殖的知識;通過開展公益實踐活動,學生主動為災區(qū)的小朋友捐出紙和筆,禮物雖小可彰顯了學生的愛心;讀一本好書、看一部電影,給同學講一個故事和童話,培養(yǎng)學生渴求知識,明辨是非的能力;參觀革命圣地、祭掃革命烈士陵墓,點燃了學生愛國的激情,諸多事例證明了我們布置“家庭生活作業(yè)”的有效性。

      篇4

      2.目錄:目錄應單占一頁,分行排列。包括“內容摘要”、“關鍵詞”字樣和正文二至三級標題,后接頁碼號?!澳夸洝倍种虚g要有一定間距,使用小2號宋體字?!澳夸洝毕路娇煽?行,下面的內容為3號宋體字。頁面行距及頁邊距可根據文面美觀程度進行調整,不可全居上方而下方空余太大。

      3.正文:此為論文第1頁,內容包括“內容摘要”、“關鍵詞”和“正文”。(1)大標題(題目)。位居此頁上方正中,字號為小2或3號,字體可以為黑體、隸書或楷體。(2)內容摘要。位于論文大標題下空一行處,前空2格,“內容摘要”四字用方括號括起來,為小4號黑體字,例[內容摘要]。方括號完了不用“:”,方括號外的摘要內容為論文的核心內容的概括,小4號楷體字,字數為300字左右。(3)關鍵詞。位于內容摘要下一行,前要空2格,并用方括號括起來,為小4號黑體字,例[關鍵詞]。方括號完了不用“:”,后面承接的關鍵詞不應超過7個詞(或短語),詞與詞(或詞與短語、短語與短語)之間要用分號,此處為小4號楷體字。關鍵詞要能夠揭示論文的中心主題。(4)正文內容。關鍵詞下面空2行為正文(此處不可再有大標題)。正文內容皆為4號宋體字。二級標題為4號黑體字,上空一行,居中或前空2格皆可。文中注釋采用腳注或尾注,全文連續(xù)注碼,注碼放標點之前。注碼號為[]。

      4.注釋和參考資料目錄注釋與參考資料不得與正文結尾相接,二者共為一頁。(1)注釋。注釋后加“:”(小4黑),另起一行分條列項寫出注釋內容(小4宋)。注釋前的序號及樣式要與正文中的腳注或尾注相同。著作類:[1]××(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年版,第××頁。論文類:[1]××(作者姓名):《×××××》(文章名稱),《××》(雜志名稱)××××年第×期。報紙類:[1]××:《××××》,《××日報》××××年×月×日。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引用資料來自原始出處者,注明“轉引自”。數個注釋引自同一資料者,注釋例:前引[1],××書,第×頁。引文出自同一資料相鄰數頁者,注釋例:第×頁以下。(2)參考文獻。上空一行,參考文獻后加“:”(小4黑),另起一行分條列項寫出所參考的文獻資料。內容為:××:《×××××》,××出版社××××年版。

      小學二年級數學論文范例:淺談數學作業(yè)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并且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小學數學中必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這一要求揭示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與生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作為教師,我們大多想著利用生活素材來進行課堂教學,卻忽視了去利用生活這片廣闊的天地作為我們課堂教學的延伸。

      數學學習的天地很廣闊,只有把數學教學的觸角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學生才能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吸取營養(yǎng);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出它的價值和魅力;學生只有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示出學習數學的水平。因此,把數學作業(yè)與社會生活相聯系,能讓學生在社會實踐、家庭生活中鞏固數學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利用社會生活這片廣闊的空間來布置家庭作業(yè)呢?現將生活化數學家庭作業(yè)按以下三種類型談談我的做法:

      一、游戲型家庭作業(yè)

      游戲是激發(fā)興趣的最好載體。游戲作業(yè)帶有“玩”的色彩,但是,在設計游戲型作業(yè)要考慮與所學的數學內容有聯系。如學習了《認位置》一課后,布置學生回家和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的游戲??梢砸粋€人說,另一個指;又如學習了《認識物體》一課后,讓學生做一個認識物體的游戲:回家請家長把學生的眼睛蒙起來,讓他們用手摸桌上的東西,說出是什么東西,并說出是根據什么性質辨認出來的。這樣的作業(yè)學生非常樂意去完成,真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使課后游戲成為課堂教學的后續(xù)延伸活動。

      游戲型作業(yè)還適合一些計算練習。計算練習的內容機械重復,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態(tài)度也十分消極。把數學作業(yè)設計成游戲形式,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如學了20以內加減法后,可以設計“拿卡片”游戲,在卡片上分別寫上1—9各數。小朋友一次去拿兩張卡片。,進行相應的加減計算,比比誰算得快,贏者加一分,并累計得分定輸贏。這樣讓學生在“玩”、“樂”中獲取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又如:在學習了混合運算后,可設計這樣的家庭作業(yè),用撲克牌與家長一起算二十四點。使學生在玩中熟練地運算加減乘除法,鞏固口算基礎。

      二、實踐型家庭作業(y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增長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如學習了長度單位,可以回家測測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量自己腳步的長度,算算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程;認識了人民幣,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去買買學習或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又如,學了面積計算后,可以讓學生測量并計算自己房間的面積,再設計一下,如果你房間里鋪30cmx30cm的地磚,需要多少張。給父母提一個裝修計劃。這樣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學得輕松,學得有意義,能學到課堂上得不到的實踐經驗。

      三、社會調查型作業(yè)

      篇5

      在布置英語家庭作業(yè)時,教師不能將作業(yè)內容只局限在書本上,不可拘泥于練習冊等教輔資料上,還需適當延伸至課外,以拓寬內容范圍,豐富學生知識。如報刊雜志、電視新聞、網絡信息、生活知識等,都是很好的作業(yè)選材,可以適當參考選用。

      如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訓練學生速讀文章,了解篇章大意。這時,在設計英語家庭作業(yè)時,教師可選一些與閱讀方面有關的內容,如從《21世紀報》、《英語周報》、《英語輔導報》等英語報刊中選取一些文章來做英語家庭作業(yè)素材,指導學生如何快速閱讀與概括文章主旨,提高閱讀效率。如分析文章標題;不必逐詞逐句弄清;注意首段、末段等段落,這往往是文章大意的線索。然后讓學生在課后按照教師的這些提示進行閱讀練習,并總結文章大意,在課堂復述。對于有一定難度的文章,教師可讓學生填空完成。以報刊文章作家庭作業(yè)內容,可讓學生學習更地道的英語語言,更能調動學生做作業(yè)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學會多渠道、快速獲得所需信息。

      二、 多種英語家庭作業(yè)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局限在課堂內,讓學生反復背誦書本知識,那么學生難以活用知識,知識記憶率也不高。同時,對知識理解不深,只是一知半解,在遇到稍難的問題時,會因變通能力不強,而出現緊張情緒,這就降低了學習效果,并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心理學認為,學生具有愛表現、探究、制造、社會本能這四種本能,而這些本能則體現于創(chuàng)造、發(fā)現、做、說。正是由于這一心理與年齡特點,學生通常希望多種多樣的作業(yè)形式,通過記憶來鞏固知識,通過活動參與來體驗生活,通過實踐來提高能力。對于家庭作業(yè)形式而言,有書面與非書面作業(yè),有動態(tài)與靜態(tài)互補特點,所以,在設計初中英語家庭作業(yè)時,教師需注意作業(yè)形式的多樣化,注意各種形式的相互搭配,以免形式單一。如添設演講比賽、英語辯論、社會調查、學唱英文歌曲、寫寫讀書筆記、辦手抄報、講講生活趣聞、趣事等。而在作業(yè)完成的形式與途徑上,也需多樣化,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同時,教師還需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教學內容,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形式的英語家庭作業(yè)。

      例如:教學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一文時,教師可設計不同的作業(yè)形式。如喜歡表演的學生,可根據課文內容、重點句式以及交際用語等,自主設計情景對話,自由組成小組進行角色表演。如喜歡寫作的學生,可上網收集與“Natural disasters”相關的信息,寫寫英語小論文;如進行實地調查,人物訪問,并寫出調查報告;喜歡繪畫的學生,可通過繪畫形式呈現與“Natural disasters”這一主題相關的畫面;喜歡唱歌的學生,可學唱英文歌曲等。這樣,通過多樣化的作業(yè)形式,可以調動不同學生做作業(yè)的積極性,使其愿意獨立完成作業(yè),提高學習能力。

      三、 把握英語家庭作業(yè)難度

      在設計英語作業(yè)時,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在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在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把握上有著自己的特點,他們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作業(yè)設計時,教師需注意作業(yè)的難度,進行分層作業(yè)。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具體實際,教師可布置選做作業(yè)與必做作業(yè),循序漸進,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其中,必做作業(yè)是有關書本基礎知識與技能的練習,需目的明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力求使全班整體把握所學知識。在設計必做作業(yè)時,教師需嚴控難度,讓基礎差的同學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思考后完成作業(yè),避免學生出現畏難、厭學情緒。選做作業(yè),主要是針對基礎好、能力強的同學,是靈活性作業(yè),基礎差但感興趣的學生也可嘗試。這樣,為不同學生創(chuàng)造了學習機會,讓其發(fā)掘與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同時,這也增強了基礎差的學生的學習信心,在完成必做作業(yè)后,可敢于嘗試,以提高學習能力。

      如教學8B Unit 2 Travelling一文后,教師可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yè)。

      1. 必做作業(yè)

      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說說自己與父母喜歡的旅游方式,設計一次旅行計劃。運用有關句式,如How was your trip? I went to ... by ship/train/bus/airplane等,設計關于旅游的英語對話,可以增加書本之外的語句。

      2. 選做作業(yè)1

      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出幾個國家,通過多種途徑,如網絡圖書館等,收集與這些國家旅游圣地有關的圖片與文字,介紹其特色景點。然后,分析中國特色景點,收集十個著名的中國景點的英語名稱。

      篇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學生一談起作業(yè),就覺得繁重而痛苦。究其原因,就是作業(yè)的形式非常單調,內容非常枯燥。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學習的動力和力量之源。由此,在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家作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中得以完成。如《嫦娥奔月》一課講解的時間正好是中秋節(jié)左右。為此,教師可以借這一時令布置一系列富有趣味的作業(yè):一是拍攝中秋之夜月景的照片;二是收集中秋節(jié)的儀式、傳統食品,記錄中秋節(jié)的百字趣事;三是在家庭聚餐上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聽一聽長輩是如何說嫦娥故事的。三個作業(yè),學生分別尋找到拍、記和說的趣味,絕不會感到無奈。

      語文學科更多的是運用感性思維,但是絕不排除理性的成份。一般來說,小學生由于思維的跳躍性很強,所以有時思維的碎片化現象比較籠統。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家庭作業(yè),適當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以便能夠對語言文字形成一個客觀全面、冷靜系統的分析。而這,也是初高中語文關注的重點。比如,筆者立足于《滴水穿石的啟示》是小學階段學生初步接觸到議論文的機會,給學生布置了兩道需要進行邏輯分析的家庭作業(yè):一是閱讀《第八次》和《愚公移山》的故事,分析一下這三篇文章講的道理有沒有什么不同?二是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努力過數次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錯別字多、不小心遲到等,這篇課文能帶來怎樣的啟示呢?雖然是簡單的兩個問題,但促成學生必須進行邏輯分析,進行深入的思考。

      自主性與實踐性

      家庭作業(yè)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歷練的重要方式。為了避免學生在做作業(yè)時存在的不思考看答案、不思考查百度或者貪玩忘記做作業(yè)的現象。家庭作業(yè)的布置必須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以期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完成作業(yè)、認真按時完成作業(yè)和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比如,在平常的預習作業(yè)中,安排學生將不認識的字寫上查閱字典的頁碼,將朗讀課文的形式確定為聽錄音一遍、跟讀一遍和自讀一遍。而有些課文要求寫讀后感或者是課文內容仿寫的作業(yè),筆者則要求學生將仿寫的內容上標明哪些是仿寫的、哪些是引用的和哪些是創(chuàng)作的。細化作業(yè)的流程,必將提升作業(yè)的質量,也必然在最大可能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能力。

      陸游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文能力的提升不僅僅停留于書本里獲得的知識,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過程中,應用和實踐所學習到的知識。從生活中發(fā)現語文,在生活中應用語文,使語文知識逐漸升華為語文能力。比如,學習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后,筆者要求學生去尋找像肖邦一樣的愛國人士和他們表達愛國之情的方法。等收集到一系列的資料后,筆者又要求學生自己制作成幻燈片,讓學生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講解,同時訴說出自己如何報效祖國。通過自己找、自己做和自己說,不僅使學生對課文的認識進一步加深,而且大大提升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性與綜合性

      在日常的閱讀理解訓練中,常會遇到不少學生只知道感動、卻不知道是什么情感讓他們感動的現象。原因就是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情感體系,不知道如何準確地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建立起一個“感情庫”,利用家庭作業(yè)的機會積累各種情感的類型、各種情感的故事和各種情感的語言表達形式。如學習《船長》一課時,為幫助學生理解“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內涵,筆者要求學生觀看近幾年“感動中國”的頒獎晚會,讓學生積累這些英雄人物的感人肺腑的頒獎詞,在詞匯的積累和人物精神的熏陶中積累起“盡職盡責”的情感因子。

      篇7

      教師設計一些家庭作業(yè)可以為學生提供練習和鞏固的機會。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練習和鞏固的目的。比如學生通過家庭作業(yè)可以檢驗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保持技能水平、提高解題速度、增強應考能力等。據調查,教師在低年級布置家庭作業(yè)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運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一項對中小學五年級、八年級和十年級的研究(Garner,1978)表明,如果初中和高中學生自從小學一年級以來每天做25至30分鐘的數學家庭作業(yè),那么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將相當于增加了3.5學年以上時間。

      二、做好課堂準備

      教師布置家庭作業(yè)可以使學生為下一堂課做好準備。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完成課堂中尚未完成的學習任務,從而為后面的教與學做準備。比如:學生可能在課堂中遺留了一些數學方面的疑問,而在家庭作業(yè)中這些疑問會得到解決;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激發(fā)學生對下一堂課主題思考的家庭作業(yè),如教師要求學生列出將要在下一堂課中完成的作文的提綱。

      三、參與實踐活動

      家庭作業(yè)增加了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應用知識技能以及實施某個課題等實踐活動的機會。在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是有限的,而家庭作業(yè)則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比如實施和報告科學實驗、撰寫論文、評論一本書或開展其他的課題等。

      四、發(fā)展學生個性

      家庭作業(y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責任心、自信心、成就感和時間管理能力。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的一些不能從學校獲得的天賦和才能。這此天賦和才能一般屬于音樂、美術、戲劇、機械、建筑和學生感興趣的其他領域。一些教師設計家庭作業(yè)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管理時間、制定學習計劃、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發(fā)展研究能力。在家里學生可以控制他們在不同的技能訓練上所花的時間,他們使用的書籍和資料的數量,為完成作業(yè)向家長、兄弟姐妹和朋友請教的次數。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時還要學會排除干擾,從而意志力也得到了鍛煉。

      五、改善親子關系

      家庭作業(yè)可以引導和促進親子之間積極的交流。親子就家庭作業(yè)展開的對話有助于提高課程內容、家庭作業(yè)和學習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使學生學會如何在現實生活情境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家庭作業(yè)能引發(fā)父母和孩子對學校正在教授的內容的討論。一些家庭作業(yè)有助于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使他們一起享受學習樂趣和交流思想,還能讓父母向孩子表明他們對其學業(yè)的支持。早期研究(Maertens  &  Johnston,1972)發(fā)現如果學生能夠得到父母對數學家庭作業(yè)的反饋意見,那么他們將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近期研究(Van  Voorhis,2000)發(fā)現當學生和父母都對科學課程的家庭作業(yè)懷有熱情時,這些學生能夠完成更多的作業(yè),作業(yè)的正確率也更高。那些與父母態(tài)度不一致的學生則正好相反。

      六、加強家校交流

      家校交流的主渠道是家長和教師的交流。家庭作業(yè)能夠讓教師和所有的家長產生聯系,并讓所有的家長參與孩子的課程學習活動。教師能夠通過一系列的作業(yè)使家長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孩子的進展情況、如何支持孩子的學習和發(fā)展,及時與教師進行聯系。比如有些教師要求家長在孩子完成的家庭作業(yè)上簽上姓名和日期;一些家庭作業(yè)的完成需要家長給有明顯不足的孩子額外的幫助,這些家庭作業(yè)要求教師提供清楚的指南或訓練方案以使家長成功地扮演“家庭教師”的角色。

      七、促進同伴互動

      教師可以本著促進學生們共同思考、互相激勵和學習的目的設計家庭作業(yè)。學生可以在作業(yè)、課題、應考學習等方面和朋友、同學進行短期或長期的合作。同伴互動可以是正式的,有指定的合作伙伴和角色;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在家里或通過電話同朋友進行合作學習。研究表明當中小學生在家庭作業(yè)上互相幫助時,他們將獲得更好的數學和英語成績。

      八、執(zhí)行有關政策

      教師設計一定數量的家庭作業(yè)也是為了執(zhí)行學校或地區(qū)的政策。個別教師、校長、全體教職員工、地區(qū)行政管理者或家長協會都可以決定學生每天或每周應該完成一定數量的家庭作業(yè)。政策指令的制定應考慮到影響家庭作業(yè)完成的其他因素。比如: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的家長反映他們在周末有時間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yè),但是一些學校只在非周末的時候布置家庭作業(yè),這勢必減少了親子互動的機會,從而影響家庭作業(yè)完成的質量。

      九、樹立學校形象

      布置家庭作業(yè)可以向家長和公眾表明學校對學生的學習安排了一個嚴格的學業(yè)計劃,設置了一定高度的標準。研究表明好的學校安排家庭作業(yè),好的學生做家庭作業(yè),好的教師布置更多的家庭作業(yè)(Corno,1996)。當對學校工作和家庭作業(yè)的期望得到滿足時,家庭、企業(yè)和其他的社會團體更有可能支持學校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

      十、懲罰問題學生

      一些教師將家庭作業(yè)用來糾正學生的學習和行為問題;也有老師反映通過布置家庭作業(yè)對分心或表現差的學生實行懲罰是不好的。一些研究者發(fā)現用于懲罰學生的家庭作業(yè)一般是沒有精心設計的、超負荷的。這種懲罰性的家庭作業(yè)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阻礙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家庭作業(yè)的不同的目的之間不是相互排斥的。家庭作業(yè)可以達到一個目的也可達到多個目的。比如,初中和高中的教師反映他們布置家庭作業(yè)是為了幫助學習復習、培養(yǎng)學習技能和管理時間的能力(Muhlenbruck等,2000),這就涵蓋了家庭作業(yè)在練習、準備和發(fā)展個性三個方面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美國中小學家庭作業(yè)目的定位是很有特色的,有些方面值得我們借鑒。

      首先,中小學教師是以很寬廣的視野從多方面、多層次來定位家庭作業(yè)目的的。教師不僅從家庭作業(yè)與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而且從家庭作業(yè)與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關系定位家庭作業(yè)的目的;不僅從家庭作業(yè)對學生的影響,而且從家庭作業(yè)對親子關系、家校關系、社會政策的影響來定位家庭作業(yè)的目的,從而把家庭作業(yè)變成學生和家長之間、家長和學校之間、學校和社會之間產生聯系的一種中介。這種家庭作業(yè)目的觀對我國中小學教師很有啟發(fā):教師應該更多地從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角度來設計家庭作業(yè),而不應該僅從完成自身教學或增長學生知識的角度設計家庭作業(yè);家庭作業(yè)的內容和要求應因人而異,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特長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家庭作業(yè)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教育合力等。

      其次,如果以當代的智力理論為參照,我們可以發(fā)現美國中小學家庭作業(yè)目的定位把握了智力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和關鍵之處。家庭作業(yè)強調親子互動和同伴互動,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更多的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關系智力。人際關系智力是七種多元智力中的一種,它對人的成功有重要的作用(Gardner,1983)。以培養(yǎng)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目的的家庭作業(yè)能夠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元認知能力在有的研究者看來是智力的元成分,是智力的本質所在,與學生學習成績有很高的正相關(Sternberg,1985)。元認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管理、調節(jié)或監(jiān)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啟示是:有些家庭作業(yè)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有些家庭作業(yè)則可以考慮家長的參與和同學的合作,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

      當然美國對中小學家庭作業(yè)的目的定位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好教師應該布置更多的家庭作業(yè)、利用家庭作業(yè)懲罰學生、把嚴格規(guī)定的數量多的家庭作業(yè)作為吸引公眾的招牌等觀點都不應為我們推崇。也許美國中小學家庭作業(yè)目的定位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應該是,在作業(yè)量適當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通過設計家庭作業(yè)發(fā)揮它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Epstein,J.l.,&  Van  Voorhis,F.L.(2001).More  than  minutes:Teachers'role  in  designing  homework.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6,181-183.

      篇8

      Abstract: On analyzing the data of a study carried out in six key se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s three provinces, Guangdong, Henan and Qinghai, involving 290 Senior Two students and 47 Senior Two English teach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reported amount of complete English homework and their English achie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which means that the more English homework a student completes, the better his/her English achievement will be.

      Key words: English homework, English achievement, correlation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英語家庭作業(yè)是英語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英語學科教學寶貴的課程資源,它是連接英語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毫無疑問,英語家庭作業(yè)與英語教學的成敗密切相關。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已得到越來越多教師、學生、家長的認可。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學生負擔太大,而造成負擔過重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庭作業(yè)過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倡導給學生減負、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英語家庭作業(yè)一直是英語教師、學生、家長及英語教育專家們議論的焦點。英語家庭作業(yè)是否有效?它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是否家庭作業(yè)做得越多學習成績就提高得越快?這些問題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家庭作業(yè)涉及學生、教師、家長,毫無疑問,它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然而,我國很少有人研究這個問題。國外對家庭作業(y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對作業(yè)量與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最多。但此類研究中大多都用作業(yè)時間來代表作業(yè)量,很明顯這是不恰當的。因為做同樣的作業(yè),由于能力的差異,不同學生所用時間是大不一樣的。對于作業(yè)相同的學生群體,用作業(yè)完成量來代表作業(yè)量就準確得多。在本研究中,廣東、河南、青海三省的六所重點高中高二學生的英語家庭作業(yè)量基本一致(每天約為47、49、51分鐘),因此用作業(yè)完成量來代表作業(yè)量更好。

      Cooper,Lindsay,Nye和Greathouse(1998) 對田納西州的709名中、小學生進行了研究。他們發(fā)現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

      Bonyun(1992)回顧了二十個1985年至1991年的家庭作業(yè)研究,其中大多數都是在加拿大的高中進行的研究。這些研究所得出的一致結論就是: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學習成績之間是正相關的。

      1.2 研究問題

      本論文主要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研究:

      (1)高中生通常完成多少英語家庭作業(yè)?

      (2)高中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2.研究方法

      2.1 抽樣

      表2.1 學生樣本的特征

      (總數:290人)

      人數

      比例

      性 別

      120

      41.2%

      170

      58.6%

      作業(yè)地點

      在校

      176

      60.7%

      在家

      12

      4.1%

      既在校又在家

      102

      35.2%

      家庭背景

      很富

      1

      0.3%

      富裕

      7

      2.4%

      一般

      256

      88.3%

      貧窮

      15

      5.2%

      很窮

      11

      3.8%

      為了使樣本更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從廣東、河南、青海三個省的六所重點高中抽取了290個高二學生、47位高二英語教師作為調查對象。廣東是個較發(fā)達的地區(qū),教學設施較好、英語教師水平也相對較高。因為外資、合資企業(yè)較多,學生們與英語接觸的機會也較多;河南位于我國的中部,英語教學水平也屬于中等;而青海在我國的西部,在這三個省中,英語教學水平最低。這三個省分別代表我國的發(fā)達、中等及不發(fā)達地區(qū)。

      另外,因為高一學生剛入學,很難考察高中英語家庭作業(yè)對他們的影響,而高三學生正在準備參加高考,本研究抽取高二學生教師作為樣本。

      學生受試者的基本情況見表2.1。

      施測時實際發(fā)放學生問卷300份、教師問卷50份,回收有效學生問卷290份、教師問卷47份,有效率為96.7%。

      2.2 測試工具

      研究工具是自行編制的問卷,問卷分教師問卷與學生問卷。教師問卷與學生問卷的分類基本一致。為了便于分析,大多題目設計也一樣。只是學生問卷每個維度的問題數比教師問卷多(教師問卷每個維度3-4個問題,而學生問卷為4-5個)。本研究只用了問卷的部分內容。

      本研究沒有專門設計試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進行測試,而是把學生高一學年末英語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這次考試都是由每個學校所在地區(qū)組織的統考,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

      2.3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使用SPSS(11.0)軟件進行的,包括以下部分:

      (1)通過頻數分析(Frequency Analysis)、卡方檢驗(Chi-square)分析教師與學生對問卷的反饋情況;

      (2)通過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分 析家庭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

      3.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

      3.1.1 對英語家庭作業(yè)時間的描述

      教師問卷與學生問卷的第三部分第1題,內容基本一樣(教師問卷為:我班學生一般每天做英語家庭作業(yè)的時間為

      分鐘。學生問卷為:我一般每天做英語家庭作業(yè)的時間為

      分鐘。其提供選項均為:a. 0;b. 30;c. 60;d. 90;e. 120),其目的是為了調查學生每天的英語家庭作業(yè)時間。

      從表3.1可以看出,59.1%的教師、52%的學生都認為每天的英語家庭作業(yè)時間是60分鐘,38.8%的教師、39.3%的學生認為每天的英語家庭作業(yè)時間為30分鐘。通過計算均數可以算出高二學生每天的英語家庭作業(yè)時間約為49分鐘。

      高二學生一般有九門課程,即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通常每天上六門課。如果每門課的家庭作業(yè)時間都按40分鐘計算,那么高二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yè)時間就是240分鐘,即四個小時。很明顯他們的家庭作業(yè)量太大了。

      表3.1 學生、教師對英語家庭作業(yè)時間的描述

      30分鐘 60分鐘 90分鐘 120分鐘 Value Asymp. Sig.

      (2-sided)

      教師

      38.8%

      59.1%

      2.1%

      學生

      2.1% 39.3%

      52 %

      5.2%

      1.4%

      Likelihood Ratio

      17.642

      .024

      另外,從上表可以看出,似然比卡方值為17.642,相伴概率為.024,小于通常給定值0.05,所以否定不相關假設,可以認為教師與學生對家庭作業(yè)時間的描述高度一致,是可信的。

      3.1.2 學生對其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的描述

      表3.2 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Cumulative

      Percent

      Percent

      3

      1.0

      1.0

      1.0

      做四分之一

      14

      4.8

      4.8

      5.9

      做 一 半

      32

      11.0

      11.0

      16.9

      做四分之三

      135

      46.6

      46.6

      63.4

      106

      36.6

      36.6

      100.0

      290

      100.0

      100.0

      學生問卷的第三部分第3題為:通常我的英語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是

      。其提供選項 為:a.不做 ;b.做四分之一;c.做一半;d.做四分之三;e.全做。其目的是調查高二學生英語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

      從表3.2可以看出,盡管高中生的英語家庭作業(yè)太多,經常不做、做四分之一的英語家庭作業(yè)的學生僅有1%、4.8%,而做四分之三和全做的學生總數高達83.2%。以上數據表明,大多數學生對英語家庭作業(yè)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

      3.2 相關分析

      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

      圖3.1家庭作業(yè)時間與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

      圖3.1表明,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r =.297,p

      這個發(fā)現與Cooper,Lindsay,Nye和Greathouse(1998),Bonyun(1992)等的發(fā)現是一致的。

      4.結論

      從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學生英語家庭作業(yè)量約為每天49分鐘,英語家庭作業(yè)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即在學生英語家庭作 業(yè)量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高中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盡管該研究發(fā)現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但這并不是說英語家庭作業(yè)做得越多越好。就像Cooper(1994)所發(fā)現的那樣,家庭作業(yè)有個最佳量,即當家庭作業(yè)達到這個量時,效果最好;一旦超過了這個量,其效果就會降低甚至對學生的學習起負作用。

      姚利民(2003)也指出“雖然有研究表明,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學生做家庭作業(yè)有助于改善學習,做家庭作業(yè)越多,成績越好,增加學生的家庭作業(yè)時間更可能改善學生的成績。例如,匈牙利、日本、荷蘭的學生較瑞典、芬蘭、英格蘭、挪威、中國香港的學生做更多的家庭作業(yè),因而學習成績更好,波蘭、意大利、以色列的學生因為做家庭作業(yè)時間少,因而成績相對較差。但是,超過一定量的家庭作業(yè)非但不與成績改善正相關,相反,過多的家庭作業(yè)還會導致以下結果:(1)導致學生疲勞,影響他們的身體發(fā)育和成長;(2)給學生增加了壓力,使他們感到焦慮,并對學習產生消極態(tài)度,厭惡和害怕學習;(3)干擾了學生的社會交往和其他活動,不利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布置的作業(yè)量要適當。”

      Beaton, et al. (1996)、Weston(1999)、Osgood and Keys(1998)、Miller and Kelley (1991)、Gill(1996)等也發(fā)現家庭作業(yè)時間與學生學習成績之間存在曲線相關,即當作業(yè)時間達到最佳時間時學生的學習成績最好,而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學習成績就開始下降。

      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放棄那種英語家庭作業(yè)多多益善的觀念,應布置高質量且數量合適的英語家庭作業(yè);其次,在所布置的英語家庭作業(yè)量適當的情況下,因為英語家庭作業(yè)完成量明顯地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對所布置的英語家庭作業(yè)要督促學生盡可能全部完成;最后,對學生的家庭作業(yè)要及時反饋。盡可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英語家庭作業(yè)的作用。

      參考文獻

      Beaton, A.E.& Martin, M.O.& Mullis, I.V.S.& Gonzalez, E.J., Smith, T.A.& Kelly, D.L. Science Achievement in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IEA's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C]. Chestnut Hill, MA: Boston Colleg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esting,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al Policy, 1996.

      Bonyun, R. Homework: a Review of Reviews of the Literature[M]. Ottawa: Ottawa Board of Education, Centre for Researc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1992.

      Cooper, H. The Battle Over Homework: an Administrator's Guide to Setting Sound and Effective Policies (The Practising Administrator's Leadership Series)[M].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1994.

      Cooper, H., Lindsay, J.J., Nye, B. and Greathouse, S. Relationships among attitudes about homework, amount of homework assigned and completed, and student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8(90):70-83.

      Gill, B. A sin against childhood: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the crusade to abolish homework, 1897-1941.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5 (November 1996) [J], 27-66.

      Miller, D.L. and Kelley, M.L.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homework performance: a critical review (Research Review)[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1(6):174-85.

      篇9

      印度老師很可靠

      每月只需要99.99美元(1美元≈6.3元人民幣),就能在Tutor Vista找到教授各種科目的1500多名老師,對方能用英語提供一對一輔導輔導。雖然有時差限制,但是卻并不妨礙分隔兩地的師生的教學活動。Tutor Vista的整個操作并不難,學生在網站上注冊之后,以用戶名和密碼登陸并且交費,然后就有老師過來輔導。師生之間可以通過語音和視頻的方式直接對話。有什么問題隨時提問,家庭作業(yè)輔導中心保證7天24小時不間斷服務。

      Tutor Vista雇傭的老師大部分來自于印度,還有一部分在新加坡、香港或是菲律賓,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退休教師。盡管有許多人質疑這些老師的資質,以及印度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方法是否能適應活絡的西方教學方法,但是網站所擁有的越來越多的用戶說明這些老師還是很可靠的,目前僅美國就有2.5萬名學生使用Tutor Vista的服務。

      而網站創(chuàng)始人加內什也表示中心對于教師的要求十分嚴格,老師們都經過認證,而且在被聘用之后還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培訓以掌握西式的教育方法,還得磨練自己的英語口音,這樣方能和學生交流無障礙,讓他們得到的教育更有針對性。有趣的是,由于有的老師能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許多美國學生還以為他們是來自美國的印度裔移民。“很多時候,當我們對學生說我們其實是在印度,他們還以為我們的意思是指印第安納州。老實說,美國學生的地理實在是不怎么樣?!苯逃行牡囊晃焕蠋熣f。

      學生們對這種教學方式感到很滿意,“這就像老師坐在我身邊教課一樣?!眲P西?貝爾德說,“我可不是把家庭作業(yè)交給別人去做然后付錢了事,而是在尋找一個能幫助我的人?!敝行淖钍軞g迎的主要是英語、數學和理科方面的課程,印度老師們也發(fā)現,東方死記硬背的方式雖然有很大缺陷,但是對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卻有不小的幫助,“我的一些英國學生經常為英語語法題所困擾,我覺得他們缺乏相關的訓練。而印度的學生在這方面卻要好得多?!盩utor Vista的一位老師麗塔?桑普森說,她過去曾是一個英文學校的校長,而今卻在班加羅爾的家中為英國的學生進行遠程教學。

      教育服務外包:外包行業(yè)的新領域

      Tutor Vista的總部位于印度的“硅谷”班加羅爾,這里是印度年收入160億美元的外包產業(yè)中心,由于更多的外國公司把辦公室工作、軟件編寫、會計工作以及其他業(yè)務發(fā)包給印度的公司,使得印度的外包產業(yè)以每年30%以上的比率增長。呼叫中心是印度班加羅爾最火的業(yè)務之一,也是印度IT業(yè)的基礎。目前印度是亞洲最大的呼叫中心外包市場,擁有2000多家呼叫中心和近50萬個坐席。由于有大量服務于美國和歐洲的外包呼叫中心,使得印度平均每個呼叫中心的坐席數量也成為亞洲之最。

      Tutor Vista創(chuàng)始人加內什原本也擁有一個為英國電信巨頭服務的呼叫中心,他將這個呼叫中心賣掉之后才創(chuàng)辦Tutor Vista的。

      在以金融業(yè)和電信業(yè)為主要服務項目的班加羅爾,加內什的這個教育網顯得非常新潮。盡管在線課業(yè)輔導,尤其是這種外包式的輔導方式是否真正起作用一直都頗受爭議,但是加尼什卻認為這才是呼叫中心的藍海市場?!敖洕ネ藢τ诮逃型苿幼饔茫热缭诿绹?,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讀書的確能改變命運,因此他們也愿意花錢在孩子的教育上,讓孩子保持競爭力。這件事已經是不少家庭的頭號花銷了?!奔觾仁舱f。但是他卻發(fā)現,很多家庭腦中羞澀,沒有足夠的資金讓孩子開小灶,得到老師個性化的關注。

      在他看來,他所創(chuàng)辦的這個輔導中心能夠提供“讓所有人都承擔得起的教學服務”。因為相對于中心收取的每月99.9美元的費用,一個來自英國的學生想在本地找一個輔導功課的老師,一小時的收費是30英鎊(1英鎊≈10元人民幣),而一個美國的輔導老師每小時的費用至少也是40美元,所以印度輔導中心的性價比遠勝于本土的輔導教師。在高峰時段,Tutor Vista的老師會接待2500美國學生,他們一對一的會話時間在30分鐘到一個小時之間,而該公司平均每天會為全球約3500名學生提供服務。

      “你好!最近怎么樣?”薩斯瓦蒂登上網站,向她的學生――紐約的高中生莫林?貝克問好。在禮貌地寒暄了幾句之后,薩斯瓦蒂問道:“今天有什么可以幫你嗎?”貝克所需要的就是讓老師幫她準備下周將要進行的數學小測驗。一年前,貝克在Tutor Vista注冊并且并選定了輔導自己數學、物理和化學的老師,她的父母認為這家網站能提供給她一個性價比很高的輔導服務。盡管雙方會存在輕微的溝通障礙,也會出現偶然的技術問題,這些不免都會對教學產生影響,但是貝克總體上還是覺得很滿意。

      輔導中心的發(fā)展也為印度的就業(yè)市場開辟了新的出路。許多一時找不到工作的應屆大學畢業(yè)生、退休的教師或是專業(yè)人士、為了照顧家中幼兒賦閑在家的婦女都欣然到中心應聘,因為他們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地坐辦公室,而只要在家中就能輕松上班。像薩斯瓦蒂就是因為身體不好而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在家休養(yǎng),如今她也可以賺錢補貼家用了。

      篇10

      事實果真如此么?針對目前的教育現狀,恐怕最激進的教育改革者也不敢輕易將家庭作業(yè)全盤否定,就像考試一樣,盡管“一考定終身”存在著諸多弊端,盡管有人認為中國當代高考已經雷同于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扼殺了無數學子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但沒有人可以否認,它依然是目前最有效且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所以,只要學校教育依然存在,家庭作業(yè)就會繼續(xù)履行它在課堂之外強化學生知識理解的歷史使命,事實上,即使在被稱為“兒童天堂”的美國,盡管有著非常完善的制度來保障兒童的權益,家庭作業(yè)也依然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既然家庭作業(yè)無法取消,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創(chuàng)新作業(yè)的內容和形式,讓作業(yè)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成為他們樂于參與的某種活動呢?針對這個問題,科恩認為很多形式獨特的家庭作業(yè),比如到某個地方去完成調查報告,兒童根本無法獨立完成,需要父母陪同兒童去實地考察甚至為孩子,這種作業(yè)盡管形式新穎,但實際不僅無助兒童獨立意識培養(yǎng),還加重了父母的負擔,屬于典型的無效作業(yè)。

      在教育教學的層面上,大量機械性重復性的作業(yè)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而且讓學生日益覺得課堂面目可憎,從心理上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一種抵觸感。而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己對事物的基本判斷與觀點,甚至在某些層面上可能比教師看得更遠,所以針對高中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必須兼具趣味性與實踐性,同時擁有一定的挑戰(zhàn)難度,才能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參與興趣,進而讓完成作業(yè)的過程轉化成一種自覺的學習意識。

      高中化學在教學資源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在家庭作業(yè)的處理上如果靈活運用這些資源,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處理“原電池的應用”這部分的教學時,我讓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自己模擬“水果原電池”,過程如下:取番茄或蘋果一只,銅片、鋅片(或鐵片)各一片,導線若干;將銅片、鋅片相隔一段距離插入番茄(蘋果)果肉當中,用導線連接起來。這樣就具備了一個原電池的反應基礎,學生如果勇于實踐——只要用舌頭舔舐導線的兩端,就會感受到微弱電流通過時那種麻酥酥的感覺。根據實驗報告的反饋,大約80%的學生親身感受了這個實驗,自主完成率甚至超過了書面形式的作業(yè)。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可以設計成家庭小實驗或者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內容,為他們預設這樣的參與平臺,不僅能夠提高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當這種在實踐中觀察與思考的作業(yè)成為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常態(tài),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動機,形成科學認識世界的思維與方法。

      “分散系膠體”相關內容的處理便較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當講到在膠體體系當中加入某些無機鹽溶液可以引起膠體聚沉時,我以“鹵水點豆腐”為例引入生活場景,學生在思考之余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能否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模擬這一過程,經過師生共同討論,最后形成了這樣一個方案:取幾只生雞蛋,小心地在一端敲開一個小洞,緩緩倒出蛋清備用,將取得的雞蛋清倒入一個玻璃杯中,加適量清水后用筷子攪拌均勻(因雞蛋清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所以根據大分子的分散原則,這樣形成的分散系就是膠體體系),然后向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鹽水,就可以觀察到膠體聚沉現象。在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實驗方案的過程中,因為這一場景更加生活化,所用實驗器材都是家庭中隨手可得的物品,所以學生們的研究熱情高漲,經過討論的實驗方案也具備了相當的可操作性,而這種過程由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變成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建的“研究活動”之后,顯然也就意味著學生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衍生。

      總體上看,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成功設置讓學生主動探究、樂于完成的家庭作業(y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故事導入,以興趣引導思考

      將歷史故事、新聞事件作為作業(yè)素材來引入知識,能夠有效引領學生思考,讓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不再僅僅面對一堆冰冷的數據,從而豐富他們的思維空間,讓作業(yè)具備更多的人文氣息。

      以“鹽類水解”知識為例,曾有老師這樣設計練習:2003年12月23日夜,重慶市開縣一個石油鉆井突然發(fā)生井噴事故,噴射物中含有大量的H2S等有毒物。這次事故造成了243人死亡,大范圍的農田、山林、水源、土地、空氣受到污染,動植物死亡慘重。據報道,事發(fā)后采取的相應措施,其中一項就是“大范圍內噴灑碳酸鈉溶液”,試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 此措施為什么能達到消毒的目的(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 有的同學提出:還可用氫氧化鈉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噴灑。你認為可行嗎?為什么?

      以這樣的載體來體現知識,無疑便把作業(yè)從狹窄的課堂擴展到了無限的自然和社會空間,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喚醒他們關注社會熱點、保護生態(tài)、珍愛環(huán)境的社會主人翁意識。而近年來各地的高考題,也更加重視這種知識背景的體現,以知識背景的綜合信息導入來實現多知識模塊甚至多學科內容的交叉與綜合,這無疑也是對這種習題導向的一種肯定。

      二、場景模擬,以情境突破障礙

      化學作業(yè)離不開習題的支撐,而習題的思考與完成過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實驗場景的模擬來實現。以《海水中的元素——鈉》這部分的教學為例,在學習了Na可以保存在煤油中以及Na與水的反應之后,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一支試管中加入煤油和水的混合溶液,靜置之后加入一小塊金屬Na,問此時可能的反應現象”。應該說對于剛剛接觸高中化學的高一學生來說,這個問題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教師完全可以把這個問題設計成一個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完成實驗,利用實驗場景提供的第一手信息來突破認知障礙。

      類似的還有: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之后顯紅色,此時向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當滴到一定程度時,溶液突然褪色,問可能的原因及如何證明溶液的褪色機理。

      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時候,對于褪色原因,學生通??梢钥偨Y得出: 1. 氯水顯酸性,中和了氫氧化鈉溶液使其褪色;2. 氯水當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而對于第二個問題往往陷入僵局,此時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演示實驗,向已褪色的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觀察溶液現象,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溶液紅色重新出現,說明了什么,如果溶液顏色不發(fā)生變化,又說明了什么?

      這樣,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布置作業(yè)”和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讓學生的作業(yè)具備了合作探究、實驗模擬的可能。當然,限于不同學校的教學條件和具體教學課時的限制,這種作業(yè)的方式顯然還需要老師們不斷深入探討。

      三、創(chuàng)設探究,以過程激勵動機

      學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在于獲得知識與技能,完善人格,進而以掌握的各種技能服務于社會。所以正因教育活動有其確定的目標,所以教育的目的就可以成為受教育者積極學習的驅動力量。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家庭作業(yè)的擬定應當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思想,即教學不能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上重復,而應略高于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所以如果教師擬定的作業(yè)內容只是機械地重復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肯定會嚴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師創(chuàng)設的一些具備質疑色彩的探究性作業(yè)內容,就可以較好地避免這一情況。

      以有機化學“糖類蛋白質”教學內容為例,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儲備提出問題,在過程中由于食物缺乏,很多人連皮鞋、皮帶、破棉絮都當成食物吞了下去,以化學的觀點分析,這些物質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但是我們能否另辟蹊徑,以棉絮為原料,制出人體生理活動需要的葡萄糖。學生思考后可能會想到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在一定條件下可水解產生葡萄糖。最終經過論證形成基本實驗構想:1. 準備:把棉絮洗凈、烘干、切成碎片;2. 水解:把一些棉絮放入大試管中,滴加90%的濃硫酸直至用玻璃棒搗成糊狀物為止,用溫水浴微熱,最終變成淺棕色的溶液。3. 產物處理:加水稀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過濾,得澄清的濾液(限于實驗條件,往往溶液顯一定顏色)??上驗V液中加入活性炭,充分振蕩,再過濾便可以得到無色的澄清溶液。將濾液加熱蒸發(fā)濃縮,冷卻,最后析出白色晶體葡萄糖;4. 性質驗證:取少量晶體,溶于蒸餾水中配成溶液,進行銀鏡實驗,得到光亮的銀鏡。

      這種探究性作業(yè)方式,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出現,互相合作,互相督促,而作業(yè)的評價也可以由師評轉為學生自評和互評,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直觀感受、具體實施,成為知識的主人,而且成功激發(fā)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在自發(fā)的學習過程形成了自覺的學習意識。

      四、變革形式,以開放拓展視野

      篇11

      家庭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xù),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新的形勢、新的課程理念,給我們提出了"新"的任務。布置作業(yè)絕不是靈機一動、信手拈來的,而是一項充滿創(chuàng)造性、藝術性的行為。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設計好數學家庭作業(yè),給學生提供富于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趣味性、層次性的作業(yè)材料,提供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機會,是提高數學家庭作業(yè)的質量,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環(huán)。

      一、作業(yè)力求生活性。

      “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個重要的教育觀念,他的“社會即學?!睂W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數學家庭作業(yè)也應將觸角伸向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作業(yè)設計可以與學生的家庭、社會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稊祵W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的作業(yè),讓學生理解和體驗從現實生活中產生和發(fā)展的數學知識,使生活經驗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設計的作業(yè)是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能豐富和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應用意識。

      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要注意盡量使之貼近學生的生活,設計富于思考、靈活多樣的作業(yè)形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學以致用。從生活中來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因此,在家庭作業(yè)的設計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適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目,不僅有利于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力求創(chuàng)造的心理態(tài)勢。如:如學習函數后,可設計一些利用函數比較方案選擇性練習。這樣開放性的作業(yè),既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獨特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體驗到思考的快樂和創(chuàng)新的成就感。另外我還結合本班實際,對學生布置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家庭作業(yè),具有開放性的家庭作業(yè)和少量長期性的家庭作業(yè)(如數學周記、數學手抄報等)。從中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作業(yè)力求自主性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設計作業(yè)時,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給學生自主參與探索和運用知識的機會,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作業(yè),也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還可以自己設計,自我解答,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學習的主動者,探索者和成功者。作業(yè)不局限于課上學習內容,不拘泥于課本知識,不把書面紙筆作業(yè)作為唯一的形式,而是要把握數學內容的擴展和延伸,能讓學生有自主地把知識的掌握、技能的訓練、能力的培養(yǎng)、智能的開發(fā)與數學活動聯系起來,讓數學作業(yè)富有趣味性、吸引力。

      這類作業(yè)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自己設計作業(yè)、也可以同桌互相出題,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作業(yè)內容及數量,按一定的計劃獨立完成,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fā)現的快樂。“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著名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獲得直接經驗地進行學習,反對讓兒童被動地接受成人的說教或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他認為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學生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念,而在于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他們獲得有用的知識。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也表明,聽和看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信息和學識,但遠遠不如動手操作給人的印象那樣深刻,不如動手操作掌握得那樣牢固,不如動手操作更能將有關知識轉化為實踐行為和能力。因此,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yè)應該活動化、具有實踐性,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感受、探索、應用所學知識,自主完善知識建構。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體驗,將豐富多彩的生活充實到學生的作業(yè)中,不但會為數學作業(yè)注入新的內涵,而且學生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作業(yè),就不會當它是負擔,而是益智活動,一種享受。如學習“利息”前,可安排學生到銀行了解利息、利率的計算方法;學習“圓錐、圓柱表面積”后,讓學生自行設計和制作圓錐、圓柱模型,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從中領悟創(chuàng)新設計的魅力與數學美。

      三、作業(yè)力求趣味性。

      中學生對事物充滿了好奇,而對單一的數學作業(yè)卻不感興趣,因此,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作業(yè)設計應做到“有新鮮感、有趣味”,讓生動有趣的作業(yè)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習,以激發(fā)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稊祵W課標程標準》十分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提倡學生能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盡量在作業(yè)的題型、格式上推陳出新,并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習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讓學生一看到這樣的作業(yè),就躍躍欲試,達到寓學于趣的效果。以"讓學生喜歡數學"為宗旨,在素材的選擇與組織、內容的安排與呈現、插圖的形象與語言、版面的設計與表現等,都力求做到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和欣賞水平,增加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感到完成數學作業(yè)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而愿意學習數學。

      趣味性的作業(yè)設計,有助于學生的求知興趣持續(xù)發(fā)展,以至于延伸課堂空間,使學生研究、探討數學的潛力在課后得以充分發(fā)掘。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趣味性的作業(yè)更是讓他們學習數學的過程成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學習過程。

      1.活動型作業(yè)

      以“做數字”為宗旨,根據學生的認知活動特點,設計促進師生互動的數學作業(yè)形式,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個性化地完成作業(yè),加深學習活動體驗,有利于個性化的反思與交流。數學作業(yè)的設計(如觀察、實驗、課題研究、搞小調查、寫論文等形式的作業(yè))不僅關注學生獲得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而且關注學生親身經歷、主動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樂于實踐的過程以及所得到的體驗、嘗試和機會。完成作業(yè)不再是以練為主,而是以“做”為主,通過做來體驗數學,認識數學,掌握數學的思想和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類作業(yè)可結合教學內容安排,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如:當學生學完有理數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后,我設計了“二十四點”游戲題,讓學生作業(yè)。題目如下:有一種“二十四點”的游戲,其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任意四個1-13間的自然數,將這四個數(每個數用且只能用1次)進行加、減、乘、除運算,使其結果等于24。如對1、2、3、4所作運算:(1+2+3)×4=24

      (1)現有四個有理數3、4、-6、10運用上述規(guī)則寫出三種不同方法的運算,使其結果等于24。

      (2)現有四個數3、-5、7、-13仍運用上述規(guī)則,寫出一種運算式,使其結果等于24。

      這樣,學生在快樂的作業(yè)中,加強了“雙基”,增強了閱讀能力和按規(guī)律辦事的意識。同時,我還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對作業(yè)題進行大膽地突破,讓數學作業(yè)變得輕松、活潑。

      2.操作型作業(yè)

      設計一些操作、實踐活動,開展社會調查,做到“寓做作業(yè)于實踐中”。如如在八年級數學教學中,當學生學完了《勾股定理》后,為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設計了如下作業(yè)題:有一蓋子封著的長方體盒子。如圖所示:

      (1)若安棱將這個長方體剪開,至少需要剪幾刀,才能攤開鋪成一個平面?

      (2)今有一只螞蟻從A點出發(fā),沿著盒子的表面爬行到B點,請你為它設計一條最短路線?如果這個長方體的長為5,寬為3,高為4,求這條最短路線的長?

      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作業(yè)的積極性,樹立了數學來源于實踐的唯物主義觀點,同時,也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只要仔細觀察,潛心研究,人人都可以成為發(fā)現、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人,從而為國家的發(fā)展作貢獻。

      這樣的作業(yè)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都想通過自己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來“難倒”老師和同學們,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培養(yǎng),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把作業(yè)寓于猜謎之中,使作業(yè)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吊”起了學生學習的胃口,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這樣的作業(yè),學生才樂做、愛做。又如教學“有趣的七巧板”后,布置學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圖案。又例如學了“圓的認識”以后,布置學生用若干個圓創(chuàng)造一幅美麗的圖案。(如:奧運五環(huán)圖等)

      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了他們勇于探索的精神;這樣即滿足了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又使學生在比賽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家庭作業(yè)將是具有學生鮮明的價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動,家庭作業(yè)應當成為學生課外、校外的一種生活過程和生活方式,讓學生在做家庭作業(yè)過程中體驗幸福和快樂、苦惱和辛勞。這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的家庭作業(yè)不再是強加給學生的負擔,而是學生成長的一種自覺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學習需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