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激情一区二区高清在线,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九色在线精品视频,久久深夜福利亚洲网站

    <object id="jtoc7"><button id="jtoc7"></button></object>

      <object id="jtoc7"></object>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1-19 20:44:25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篇1

      其書法作品收到國內眾多書法大家的點評。李哲是比較有才氣的新生代的青年書法家??梢钥吹贸鰜恚跁ǖ牡缆飞献叩氖俏撵o穩(wěn)健的路子。尤其是小楷,能夠寫到這樣的程度實在是下了一大番功夫的。說明他的案頭功夫是扎實的,藝術感覺是良好的,走的路子是正的。其行草書師法二王,訓練的面不斷加寬加深加厚,注重氣格上的陶冶,使自己的字能夠更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懷。這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楷書委員會會委員李松先生對李哲的評價和贊譽。

      中國書法家論壇壇主說:我從李哲的小楷中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那種超逸和安靜,一點一畫中規(guī)中矩,一字一行又出入晉唐,在嚴謹和靈動之間他用自己對古人、古法的感受寫出了自己的心性。他的行書也是靈秀的那種風格,這可能是取法的方向,也可能是從小楷演變出來的一種走向。在行草書中,我還是比較喜歡他那種小行書,不溫不火,把書寫性和表現(xiàn)性融合得非常巧妙,一種文人情懷躍然紙上,似一杯清茗兀自在幾上散著裊裊的清香!

      中國書協(xié)會員、山西臨汾市書協(xié)主席李寅生對青年書法家李哲的作品點評說:細讀了李哲的作品,小楷典雅細膩用筆到位工穩(wěn),看出來作者在書寫過程中的心態(tài)平靜溫和。行書直入晉人格調,規(guī)矩已立,若假以時日定有大收獲??傮w看李哲的作品以工穩(wěn)為基調,其性情不流于表象,時于筆端深處起伏跌宕。

      對經典的膜拜和靠攏時每一位藝術家的心境和追求,李哲也是如此,經典之美在于行而不止于型,立于法而不局于法。閱讀他的小楷可以明晰的感到李哲的思考在于此,他取法魏晉,立意高古;形式仿諸先賢,豐富多樣,在小楷研習的道路上獨具風貌。從技法觀察李哲,他汲古彌深,力求重現(xiàn)古典之美;從氣韻上閱讀李哲,他浸百家,力求展現(xiàn)經典之美。重現(xiàn)需要的師承、時間、乃至夜半的明燈,李哲做到了;展現(xiàn)需要的學養(yǎng)、閱歷以及高遠的大智,李哲擁有了。“盡精微而致廣大”,他在重現(xiàn)經典的同時展現(xiàn)了經典美麗,展現(xiàn)了自我的風采。這是中國書協(xié)會員、安徽省書協(xié)理事錢守寬先生閱讀李哲作品后的感觸!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女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王春昉對李哲的書法作品更是感觸頗深:潘天壽先生語:“藝術之高下,終在境界,境界層上,一步一重天,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夢見”。公務之余的李哲忙里偷閑,執(zhí)著于書海墨浪里游弋數(shù)載,在高手如林的全國書法大展賽中秀出潁立,頻頻入展獲獎,這一方面是因為淮潁大地文脈深厚,啟悟人的靈智更加活躍,另一方面則是他始終“于性靈中發(fā)揮筆墨,于學問中培養(yǎng)意境,”不斷的融會前人,超越自己。他的書法筆潤墨滋,點畫講究,線條力勁,靈動淳樸,對二王為代表的晉人書風理解深入,可謂“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希望他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獨具個人性靈的書法新作,以全新的方式詮釋古人理解今人,以信心和虔誠,開拓一隅更加嶄新的書法藝術家園。

      篇2

      丁劍與我早就相熟,也算半個同行。他是知名網絡人,也算半個媒體人。白銳是誰則讓我一度有些好奇,然后就想當然地以為她應該是一個喜歡寫文章的藝術粉絲。

      后來偶然得知,白瑞是一位美學博士,也是一位書法家。她不但字寫得好,學問也很好,還在中國藝術圈的最核心中國文聯(lián)上班。這讓我頓時肅然起敬。做網絡訪談,據(jù)我所知是沒有回報的,只能憑著對文化對書法的一腔熱情去埋頭苦干。做了十多年媒體,我深知做采訪表面風光,可以和藝術大家接觸,實際背后十分辛苦。從經常被約專欄,被一些媒體稱為書畫投資理財專家后,反正我自己是越來越不樂意做專訪這種苦活了。白銳愿意去做,并且用業(yè)余的時間去做了,還做得挺好,讓我挺感動。這導致我有些自責,為什么沒能早點認識她?

      白銳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婦女委員會委員,北京書協(xié)理事,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創(chuàng)研班助教,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胡抗美書法工作室助教。她的書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各項展覽,獲全國第二屆草書展三等獎。

      跳過這些簡介式的介紹,在我看來,白銳的書法,溫婉中帶著豪放,這是其最大的特色。白銳書法的氣息就像一個古代女俠,既有女性羞澀的含情脈脈,又有女俠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收放自如。她把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十足地表達到了宣紙之上,并打動了許多人。

      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白瑞不但實踐,也愛思考,做了很多學問,終于脫穎而出。她是中國人民大學鄭曉華教授的得意門生,讀博士期間除了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更是對書法理論、中西哲學、中西美學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她的專著《唐宋〈蘭亭序〉接受問題研究》獲第三屆全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三等獎,還獲得第四屆全國康有為書法理論獎。她還有數(shù)十篇書法理論文章發(fā)表于各大專業(yè)報刊。更有趣的是,她寫的文章《堅守傳統(tǒng)審美:書法藝術與世界對話的可能性》甚至被選為河北衡水2014年高考模擬試題現(xiàn)代文閱讀,一時間傳為佳話。這一方面說明出題專家對她的書法見解高度認可,另外,她的文字的優(yōu)美也堪為學生學習的范本。

      難怪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胡抗美先生評論說,白銳書法的特點,是書法創(chuàng)作與理論鉆研同時進行,于創(chuàng)作,她心中始終有個清醒的追求目標;于理論,她筆下堅持針對性和時效性。這在當今年輕一代書家中實屬難能可貴。

      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書法成家得有悟性,肯下苦功,還得有學養(yǎng)。悟性,決定了書法的高度;下苦功,鍥而不舍才有成功的可能;學養(yǎng),則決定了書法的后發(fā)的有力。很顯然,這三點白銳都具備。而且,她對書法有發(fā)自內心的喜歡,并且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來雕琢并且不斷完美自己的喜好。

      白銳也用她對書法的真誠,打動了許多前輩書法家,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她前幾年在北京辦書法展,大腕云集,展名還是恩師沈鵬老先生親筆題寫。這些前輩的言傳身教,都讓她受益匪淺。

      話也說回來,有一點我們沒法回避,女藝術家做藝術很難,但真正成名之后,所能取得的“回報”也比男性書法家要多。要不,為什么咱們的主席送韓國美女總統(tǒng)一副女性書法家的字?為什么收藏家更愿意收藏女藝術家的作品?當代書壇,男星多如牛毛,女星實在罕見,因為她們要付出更多,才能取得與男書法家同樣的成就,也因此更受人關注??上驳氖?,在周慧B、林岫、孫曉云、胡秋萍等女書法家繼續(xù)在書壇發(fā)揮能量的同時,白銳等年輕女書法家也在快速崛起,并且發(fā)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篇3

      曹端陽,自號宏堂?,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作品曾獲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優(yōu)秀獎、中國·貴州“百里杜鵑”書法作品展獲優(yōu)秀獎、鄧石如獎全國書法展提名獎、2007《書法導報》國際書法篆刻年展金獎等。參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三屆正書展,全國首屆行書展,全國第二屆隸書展,全國第二、第三屆青年書法展,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展,全國職工書法展,紀念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30周年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優(yōu)秀作品展,西泠印社詩書畫印大展,西泠印社第七屆篆刻評展等。

      榮獲第二屆《書法》中國書壇中青年百強榜百強,第三屆《書法》中國書壇中青年百強榜十強,辛卯上巳·北蘭亭雅集第四回電視書法大賽十強等。

      創(chuàng)作手記:

      又是一年春天來了,不禁想起小時候接春的情景。

      我家在一個偏遠的農村,到了立春日,父輩早已按照黃歷記載的時間做好了接春的一切準備,擺好八仙桌,桌上擺上剛從地里選來的幾棵鮮嫩的麥苗和洗凈的水靈靈的帶著葉子的蘿卜,還有用白瓷碟裝好的茶葉、米、谷子,以及一掛爆竹和祭祀用的香紙。等到接春時辰到來的那刻,一時山村里爆竹聲響成一片,村子上便升騰起濃濃的青煙。

      接春的儀式在我的印象里是神秘又莊嚴的,儀式過后,用來接春的蘿卜便會被分到我們的手中,說是吃了這樣的蘿卜可以祛除百病。當然春天給人們的更多的是希望、是期待。期待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轉眼已近40歲了,古話有“四十不惑”之說,不知是古人曉事早,還是我不暗事,碌碌這多年,只是一事都不曾弄明白,何來不惑?奈何空悲切!

      春天又來了,還是要重拾希望,繼續(xù)奮進!

      高昂

      高昂,齋號遠堂、問鼎堂。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藝術碩士在讀。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草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作品曾獲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優(yōu)秀獎、第二屆“建文杯”全國書法大展金獎、河南省第八屆“五四文藝獎”金獎、河南省第五屆青少年書法大賽一等獎、慶祝建黨90周年“中華曾氏祖根地”首屆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等。參展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全國第九、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全國首屆行書大展,全國第六屆刻字藝術展,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展,慶祝建黨90周年全國職工書法作品展,慶祝建黨90周年“信德杯”全國個體私營(民營)企業(yè)書法展,第三屆中國(湘潭)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jié)全國書法作品展,第三屆“林散之獎”全國書法雙年展等。作品多次刊登于《中國書法》、《青少年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等專業(yè)報刊。

      創(chuàng)作手記:

      書朋道友看到我的作品,常以“靜氣”二字評之,我欣然接受。我以為“靜”具有一種優(yōu)雅的氣息,是“中和之美”的體現(xiàn)。實踐經驗告訴我,要創(chuàng)作出富有“靜氣”的作品,首先要心態(tài)平,不羈不利,可謂“平心靜氣”是也。古人云“心正則筆正”,余學書追求筆墨“清”,“清則點畫不混雜”(明項穆語),清生秀,秀生雅;余習書結字多平整,章法求疏朗,字里行間易透氣,更能表達“輕云出岫,飄然若仙”之意。為追求這種意蘊,我習篆書多以商周鐘鼎銘文作為主攻方向。筆畫線條簡凈典雅,在書寫當中重在表現(xiàn)“筆意”和“書寫性”,無論是大字還是小字,粗細變化盡管不大,也盡力去感受線條的力感,表現(xiàn)凝重蒼茫、樸茂渾厚之美,兼容鑄刻之“金石氣”、書寫之“儒雅氣”。在作品的形式感方面,我愿與時俱進,樂意探究,但仍圍繞以“靜”為中心,不作花哨之舉,使作品中既保留古典韻致,又充滿現(xiàn)代旋律。

      劉建

      劉建,別署田齋。1987年2月生于江蘇邳州。2009年畢業(yè)于淮陰師范學院書法專業(yè)。工于篆刻,長于元朱漢白,鳥蟲殳書,牙角金銀皆能精工。書法能篆、隸、小楷。作品曾獲江蘇省大學生文化藝術節(jié)專業(yè)組一等獎、江蘇省第五屆青年篆刻展金獎、江蘇省第六屆青年書法篆刻展金獎。參展江蘇省第四屆青年篆刻展,江蘇省第六屆新人書法篆刻展,江蘇省第五、第六屆青年書法篆刻展,西泠印社第七屆篆刻藝術展,“鄧石如獎”全國書法作品展等。

      創(chuàng)作手記:

      過年之后,我大年初十從老家徐州回到準安,那時候大概已經到了春天了。

      回來之后,我至今衣服一件都沒減,可能是淮安的春天還沒到來,或者是天氣異常。因為每年準安的春天都是那么短暫,意思一下,轉瞬即到了夏天。

      到了準安一個多月了,不知是自己心急了還是怎么著,總是感覺那么冷嗖嗖的,短暫的暖和,沒掩蓋住那“乍暖還寒”、“春寒料峭”??赡苁墙衲甑摹澳辍边^早了。

      總是期盼著哪天能天朗氣清,陽光明媚,心情或許也沒那么沉,也可以出去轉轉。因為春天總給人蠢蠢欲動的感覺,但現(xiàn)在我是畏畏縮縮,不敢太伸張,怕感冒了。

      26歲,對于當下的書法群體,或許算得上是陽春的時節(jié)了,但是忽冷忽熱的如同這季節(jié)一樣,總感覺春天怎么那么遲,啥時候能暖和一點。或許文字呈現(xiàn)在您面前的時候,春天已經到來了,也可能已經有點暖和了……

      倪和軍

      篇4

      2006年,《雙棲圖》獲全國第十三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銅獎。

      書法作品入展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安美杯”展。

      2007年,書法作品入展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紀念老子誕辰2578周年書法展”。

      2008年《荷塘清趣》入展全國第十四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入選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首屆冊頁展,第二屆草書展。

      2010年獲“閩龍杯”第五屆北京電視書法大賽一等獎。

      2011年獲第六屆北京電視書法大賽一等獎。

      遍訪名家得自悟

      賀凌軍從小喜歡書法,有點家學淵源。他的祖父是當?shù)氐奈娜?,逢年過節(jié)很多人都找他寫春聯(lián)。而小時候的賀凌軍常幫其抻紙研墨,逐漸對用毛筆寫字產生了興趣。還有一個啟蒙老師則是他的舅舅——當?shù)氐闹袑W校長,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賀凌軍從他家看到一本《芥子園畫傳》,借來之后愛不釋手。舅舅一看外甥這么喜歡,便悉心指點。賀凌軍的書畫啟蒙,便是在舅舅家的書案上完成的。舅舅如今快90歲了,身體康健?;仡欉@位啟蒙老師,賀凌軍說:“舅舅作為老一輩的文人,練習毛筆字只是我學習書法的開始,還沒有上升到藝術的高度,但對我今后的學習書畫起到關鍵的作用?!?/p>

      上學后,賀凌軍的繪畫天分展露出來。一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連環(huán)畫,使他如獲至寶,反復臨摹,“作品”被同學競相傳閱,后來被老師掛在黑板上當范畫。這樣的鼓舞讓他非常自豪,越發(fā)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直延續(xù)到參加工作。上世紀80年代,他正趕上改革的春風承包了一個小印刷廠,那段時期,身為廠長的他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藝術品味,在裝潢設計上發(fā)揮了他的長處。20歲結識了花鳥畫畫家馬志峰先生,向其虛心求教,還利用出差的便利到處拜訪書畫名家,如天津美院的孫奇峰、霍春陽、呂云所等先生,對花鳥大師王雪濤先生的作品進行過深入的學習。賀凌軍青年時代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個地方先去找書店、看畫展。北京的琉璃廠、上海的朵云軒這些集文化之大成之地都是他常去的。賀凌軍特別喜歡傳統(tǒng)的梅蘭竹菊文人雅作。發(fā)現(xiàn)很多古人作品中,書法在構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要想畫好文人畫,必須對書法詩詞進行深入的學習,才能達到書畫兼善,于是開始下功夫練習書法和學習古典詩詞。

      取法乎上研眾書

      篇5

      本次展覽征集了中原“蘭亭星座”中23位作者的近期力作,每人4件作品,共92件作品。這些作者都是活躍在當代河南乃至全國書壇的佼佼者,此前已多次在全國書法展賽活動中取得了突出成績。據(jù)悉,本次展覽是“蘭亭獎”評獎活動的延續(xù),是河南書法家協(xié)會推新人、推名家的一項具體措施。

      隨后,又召開了中原蘭亭星座作品展覽座談會。劉恒、周俊杰、李強、胡秋萍、陳春思、王榮生、西中文和獲獎作者以及來自全省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由周俊杰主持。

      “中原蘭亭星座作品展是展覽”的一種形式,所反映的只是河南書法的一個側面,遠不能涵容當今河南所有的優(yōu)秀書家。目前,“九屆國展”已經啟動,此展的舉辦,對眾多有意參加“九屆國展”的作者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這些參展作者的成功經驗和探索軌跡,無疑也為書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

      6月1日下午,來豫參加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五屆三次理事會的中國書協(xié)主席團與會人員參觀了“中原蘭亭星座作品展”并參加了座談會,中國書協(xié)主席團成員對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參展作者在形式的運用、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新的探索等方面緊扣時代的脈搏,充分體現(xiàn)了書法藝術的時代精神。

      (記者 谷松章 谷國偉)

      附:兩屆“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獲獎及獲獎提名名單

      第一屆

      獲獎:米鬧、張文平、劉顏濤、賈長城、王晨、陳曉宇

      獲獎提名:張永樂、宗志遠、劉森堂、李彬、郭全忠

      第二屆

      一等獎:吳行

      篇6

      大家都知道當代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抗戰(zhàn)時期是個戰(zhàn)斗英雄,曾指揮戰(zhàn)士用步槍打下日本人的轟炸機,這事在當時極其轟動。武中奇先生從小練就一手好書法,離休后仍致力于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江蘇分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武中奇先生的真、草、隸、篆均有深厚的功力,尤以真、草見長,世稱“武體 ”,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武中奇于2006年3月29日在南京因病去世,享年一百歲。

      其實, 武中奇先生生前最疼愛的就是二女兒武曉臨了, 平日里總覺得她悟性不夠, 所以長期帶在身邊, 只要一有時間就嚴訓她練習書法, 長久下來, 不離不舍的父女情愫已經無法割舍。武老先生在生病期間,以大楷體的形式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孫子兵法》近一萬字寫在宣紙上,既作為遺作又作為范本,一并交給女兒武曉臨保存,并親手在紅色宣紙上以篆草書體寫下“平安”兩個大字,希望女兒一生平安,同時又以行書寫下囑語:“乙酉年夏為曉臨書:爸爸希望你平安進步,學好書法,不要貪玩,要學習我的精神?!?那年,武老先生已是99歲高齡了, 而武曉臨也已到“知天命”之年了, 但武老先生把女兒武曉臨還是當成小孩子看待的, 百般的放心不下, 武老先生對書法傳承的二女兒的關愛可謂是嘔心瀝血,至真至誠啊!

      2012年3月6日, 記者來到南京夫子廟,經過歷史博物館門口時,看到門楣上打著“迎新春慶‘三八’武曉臨、羅來瑛、崔其玲、孔繁靜書畫聯(lián)展” 的橫幅,徑直走進展場,至此見到了書法名家武曉臨。

      篇7

      中國書法藝術經過無數(shù)藝術家長時間的沉淀和積累,現(xiàn)已高度純熟精粹。經過歷史的磨礪和選擇,中國書法形成了兩股力量:一是以帖學為宗,二是以碑學為派。碑大多出于民間書法藝術家之手,樸厚古茂,稚拙野逸,無不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趙桂中的書法取意碑派,與他憨厚樸實的性格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字如其人,他對書法的體驗過程就是他對人生的體驗過程。

      賈島有“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錘煉,曹雪芹有“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钡目嘈?,趙桂中也同樣經歷了類似的積累過程。他的書法和他本人一樣,經過了軍隊的洗禮??梢哉f,他的書法藝術已轉化為浩蕩軍魂。

      趙桂中的書法作品以剛藏柔的內在力度和極強的自主意識征服了我。他在尋求圖像結構的形態(tài)語言中,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風骨、神韻傳達出來。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感受到的是鐵骨錚錚的力量美、樸野拙憨的情趣美。他承續(xù)了孫伯翔先生對碑意的解讀,剔除了北碑刀鋒的生硬部分,把刀鋒還原成筆鋒,再把還原的筆鋒以篆書的圓融加以“雅化”。因而在趙桂中的筆下,沒有粗、野的線條,有的是中正的用筆、英挺的結構,沒有劍拔弩張,有的是整體氣息平和、靜穆、嚴整,流露出一種和平年代的軍人氣質。

      篇8

      2、葉森槐。

      男,安徽歙縣溪頭鎮(zhèn)藍田村人,1942年8月出生于歙縣,現(xiàn)任中國文聯(lián)全國書畫院創(chuàng)作交流協(xié)會副主任,黃山市書畫院名譽院長,黃山市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黃山市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3、俞宏理。

      1954年7月生,祖籍婺源,生于屯溪長于歙縣,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yè),曾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F(xiàn)為黃山市書畫院院長,黃山學院藝術系兼職教授,黃山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4、姜林和。

      男,1942年12月生于安徽歙縣。高級工藝美術師,第一屆中國文房四寶協(xié)會副會長?,F(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篇9

      2008年,蘇州成為首個被中國書協(xié)命名授牌的“中國書法名城”,2010年,杭州又成為首個榮膺此稱號的省會城市。去年12月,兩市在杭州舉辦了蘇杭兩地書法聯(lián)展首展。

      此次書法精品展展出的近200件作品均出自兩市名家之手,如杭州的朱關田、鮑賢倫、王冬齡,蘇州的華人德、李大鵬、陸家衡等?;顒油瑫r推出兩地作者的書學文集匯編,內容涉及書法史、書法理論技法、教育、活動組織等。

      新華網打造藏界發(fā)現(xiàn)與培育平臺言恭達榮獲2012中國最受藏界歡迎的年度藝術家

      本刊訊2013年1月17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中華全國工商聯(lián)古玩商會、中國藝術產業(yè)研究院協(xié)辦的五浪液·金壁圣宴酒冠名的2012收藏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新華網演播廳隆重舉行,現(xiàn)場頒出2012中國收藏人物、2012中國最受藏界歡迎的年度藝術家和2012中國最受藏界關注獎3項大獎。著名藝術家言恭達榮獲2012中國最受藏界歡迎的年度藝術家,成為當今中國書壇藝術創(chuàng)作與市場中的領航者。

      篇10

      云南畫廊

      地址:昆明青年路371號文化科技大樓3樓 咨詢:0871-63187907

      網站:/(云南畫廊網)新浪微博:/u/2366998594

      主要作品收藏:

      2009年《寫意彝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2008年《云南印象系列》(孟加拉國大使館·孟加拉國第13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組委會)

      《千里彝山·八月》(全國政協(xié))《馬幫信使---王順友》(文化部)

      2007年《人物》(中國國家畫院)

      2006年《畢摩·祭》(中國美術館)《1935年烏蒙山埡口》(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

      《哀牢山系列》(中國美術館)《紅土感覺系列》(挪威·奧斯陸美術學院美術館)

      主要個人畫集:

      2008年《當代水墨10家——羅江》(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7年《羅江新作全國巡回展》(東方美術出版社)

      2005年《羅江作品》(北京美術出版社)《羅江速寫》(云南民族出版社)

      《紅土感覺——中國畫家羅江》(云南美術出版社)

      主要作品獲獎:

      2005年 獲首屆中國畫大寫意作品展優(yōu)秀作品獎 (最高獎)

      2007年 文化部第四屆全國院優(yōu)秀作品

      2005年 獲紀念勝利60周年全國中國畫銅獎

      2004年 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

      1990年 獲CIP國際包裝技術展覽會暨中國包裝十年

      成果展金獎、銀獎、銅獎

      主要個人展覽:

      2006年7月關山月美術館學術提名首回展

      篇11

      從2007年9月份發(fā)出征稿啟事始,大賽辦公室的電話鈴聲便一直不斷,工作人員細心地接聽著來自各方面的詢問聲,并耐心地一一解答。投稿者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對于他們提出的各種各樣的要求,大賽辦的工作人員都盡量給以滿足。至12月底,共收到參賽作品9869件,其中少年組4870件。一些書法學校(或書法培訓中心)組稿比較細致,多次來電話要求延長時間,對此大賽辦根據(jù)具體情況給予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