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4:35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履職審計報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全面質量管理是經濟管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企業(yè)全體人員和各部門齊心協(xié)力,運用經營管理技術、疏理統(tǒng)計方法,結合思想教育,建立起的經濟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制造出符合設計要求和用戶期望的優(yōu)質產品。
就審計而言,每一份審計報告、每一份審計決定都是審計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產品,要保證其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符合領導決策需要、符合社會公眾期望,必須樹立起自審計項目計劃到審計決定執(zhí)行檢查、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意識,嚴格把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關口。
今天,審計機關已走過了25年不平凡的光輝歷程,開創(chuàng)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審計之路,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監(jiān)督制度,在推動改革開放和民主法制建設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診斷”和“免疫”作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因此,新形勢下的審計工作,已不再是80年代的邊組建邊工作,90年代的抓重點打基礎的時候了,而是提高質量,防范風險,必須加強,不能削弱的年代了。審計理論已從“診斷監(jiān)督觀”上升到“免疫系統(tǒng)觀”,為此,一定要把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作為審計工作的靈魂和核心來抓緊、抓實、抓好,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做到使我們的每一個審計項目都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讓黨委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放心。
二、必須堅持依法審計
首先,隨著依法治國方針的深入貫徹,我國的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人們的法制觀念不斷加強,要求審計人員必須牢固樹立依法辦事、嚴格執(zhí)法的法律意識。其次,審計在社會公眾心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群眾要求審計監(jiān)督的愿望空前強烈,要求審計人員具有更強的執(zhí)法責任感。但是,無論社會各界對審計執(zhí)法的需求多么迫切,審計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賦予的職權和范圍進行審計。否則,超越法定職權行政,既容易引起行政官司,又侵犯了其他執(zhí)法主體的利益,反而擾亂了執(zhí)法秩序,降低了審計工作效率。
三、嚴格遵守審計程序
正如企業(yè)產品的制造要經過嚴格的工藝流程一樣,每一個審計項目的完成,都要嚴格遵守審計工作程序。從審計項目計劃、審計工作方案編制、審前調查、審計組成員的安排、審計實施方案制定、審計通知書的制發(fā)……直至被審計單位整改情況檢查,要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高效節(jié)能的工作程序并加以有效執(zhí)行。既有利于組織協(xié)調,整合審計資源,忙而不亂;又可以追溯檢查,查找原因,調整或完善前一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做好審計過程控制
審計過程中的情況千變萬化。審計機關要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必須要著眼于審計過程控制。通過對審計全過程的分析、控制和改進,控制影響審計項目質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所有活動,對相關的資源進行科學管理,減少重復無效的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五、審計處理要適度
審計處理只是一種手段,促進規(guī)范和提高才是審計的目的。所以審計處理既要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又要結合被審計單位存在問題的客觀情況和歷史背景,科學地分析和選擇處理方法,有利于被審計單位整改,達到促進規(guī)范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目的,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特別是需要移送處理的事項,必須慎重處理,既不能放縱任何問題,也絕不能提供虛假審計信息。放縱了問題,審計失去了監(jiān)督作用;提供了虛假信息,必將產生負面影響,制造混亂,后果嚴重,并勢必降低審計工作效率。
六、審計技術手段要提高
隨著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應用,審計技術手段應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特別是OA技術的應用要常規(guī)化。除計算機審計技術之外,攝像、錄音、速記等取證技術也應得到普及,將有利于審計取證的完整、及時和有效,從而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七、優(yōu)秀項目評選要完善
優(yōu)秀審計項目和案例匯聚了優(yōu)秀的審計經驗和智慧,要繼續(xù)堅持去年開展的巡講制度,組織審計人員學習、研究優(yōu)秀審計項目和案例,通過總結成功經驗,研究內在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發(fā)現(xiàn)問題和把握問題的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yǎng)造就一批業(yè)務拔尖人才。
近年來,實踐證明,通過優(yōu)秀項目的評選,在精神與物資獎勵的鼓舞和推動下,尤其是將這一條件作為提拔新干部的考核標準的激勵下,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打造出了許多高質量、高效率的精品項目,對于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還存在評比標準不盡合理的問題,為此,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xù)堅持優(yōu)秀審計項目的評選和擴大巡講面;二是加大優(yōu)秀審計項目的評選力度;三是完善優(yōu)秀審計項目評選辦法,結合實際修訂計分標準,堅持標準不限名額,有多少評多少。
八、用人導向要正確
審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繁瑣的、辛勤的勞動,每一個審計項目的完成,審計人員都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很多的心血。實踐證明,尤其是那些在審計環(huán)境惡劣、問題復雜的審計項目中能夠把好質量關口,取得顯著成績的審計人員,不但需要具備高超的審計技術水平和敬業(yè)精神,而且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和心血。審計機關在干部提拔、職位升遷方面,應將這些同志作為重點培養(yǎng)和考察對象,使其能感受到成就感和受重視,從而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正確引導審計人員“向質量求生存,向效率求發(fā)展”,有為才有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九、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
領導干部作為單位的統(tǒng)帥和指揮官,其言行舉止是干部職工學習的風向標。領導對質量的認識和決心,決定干部職工的質量意識。如果領導只作口頭號召,自己不帶頭,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就是紙上談兵。領導帶頭,全員參與,既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又將起到立竿見影的示范作用。
全面質量管理是經濟管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企業(yè)全體人員和各部門齊心協(xié)力,運用經營管理技術、疏理統(tǒng)計方法,結合思想教育,建立起的經濟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制造出符合設計要求和用戶期望的優(yōu)質產品。
就審計而言,每一份審計報告、每一份審計決定都是審計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產品,要保證其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符合領導決策需要、符合社會公眾期望,必須樹立起自審計項目計劃到審計決定執(zhí)行檢查、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意識,嚴格把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關口。
今天,審計機關已走過了25年不平凡的光輝歷程,開創(chuàng)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審計之路,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監(jiān)督制度,在推動改革開放和民主法制建設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診斷”和“免疫”作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因此,新形勢下的審計工作,已不再是80年代的邊組建邊工作,90年代的抓重點打基礎的時候了,而是提高質量,防范風險,必須加強,不能削弱的年代了。審計理論已從“診斷監(jiān)督觀”上升到“免疫系統(tǒng)觀”,為此,一定要把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作為審計工作的靈魂和核心來抓緊、抓實、抓好,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做到使我們的每一個審計項目都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讓黨委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放心。
二、必須堅持依法審計
首先,隨著依法治國方針的深入貫徹,我國的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人們的法制觀念不斷加強,要求審計人員必須牢固樹立依法辦事、嚴格執(zhí)法的法律意識。其次,審計在社會公眾心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群眾要求審計監(jiān)督的愿望空前強烈,要求審計人員具有更強的執(zhí)法責任感。但是,無論社會各界對審計執(zhí)法的需求多么迫切,審計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賦予的職權和范圍進行審計。否則,超越法定職權行政,既容易引起行政官司,又侵犯了其他執(zhí)法主體的利益,反而擾亂了執(zhí)法秩序,降低了審計工作效率。
三、嚴格遵守審計程序
正如企業(yè)產品的制造要經過嚴格的工藝流程一樣,每一個審計項目的完成,都要嚴格遵守審計工作程序。從審計項目計劃、審計工作方案編制、審前調查、審計組成員的安排、審計實施方案制定、審計通知書的制發(fā)……直至被審計單位整改情況檢查,要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高效節(jié)能的工作程序并加以有效執(zhí)行。既有利于組織協(xié)調,整合審計資源,忙而不亂;又可以追溯檢查,查找原因,調整或完善前一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做好審計過程控制
審計過程中的情況千變萬化。審計機關要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必須要著眼于審計過程控制。通過對審計全過程的分析、控制和改進,控制影響審計項目質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所有活動,對相關的資源進行科學管理,減少重復無效的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五、審計處理要適度
審計處理只是一種手段,促進規(guī)范和提高才是審計的目的。所以審計處理既要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又要結合被審計單位存在問題的客觀情況和歷史背景,科學地分析和選擇處理方法,有利于被審計單位整改,達到促進規(guī)范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目的,從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特別是需要移送處理的事項,必須慎重處理,既不能放縱任何問題,也絕不能提供虛假審計信息。放縱了問題,審計失去了監(jiān)督作用;提供了虛假信息,必將產生負面影響,制造混亂,后果嚴重,并勢必降低審計工作效率。
六、審計技術手段要提高
隨著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應用,審計技術手段應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特別是OA技術的應用要常規(guī)化。除計算機審計技術之外,攝像、錄音、速記等取證技術也應得到普及,將有利于審計取證的完整、及時和有效,從而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七、優(yōu)秀項目評選要完善
優(yōu)秀審計項目和案例匯聚了優(yōu)秀的審計經驗和智慧,要繼續(xù)堅持去年開展的巡講制度,組織審計人員學習、研究優(yōu)秀審計項目和案例,通過總結成功經驗,研究內在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發(fā)現(xiàn)問題和把握問題的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yǎng)造就一批業(yè)務拔尖人才。
近年來,實踐證明,通過優(yōu)秀項目的評選,在精神與物資獎勵的鼓舞和推動下,尤其是將這一條件作為提拔新干部的考核標準的激勵下,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打造出了許多高質量、高效率的精品項目,對于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還存在評比標準不盡合理的問題,為此,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xù)堅持優(yōu)秀審計項目的評選和擴大巡講面;二是加大優(yōu)秀審計項目的評選力度;三是完善優(yōu)秀審計項目評選辦法,結合實際修訂計分標準,堅持標準不限名額,有多少評多少。
八、用人導向要正確
審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繁瑣的、辛勤的勞動,每一個審計項目的完成,審計人員都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很多的心血。實踐證明,尤其是那些在審計環(huán)境惡劣、問題復雜的審計項目中能夠把好質量關口,取得顯著成績的審計人員,不但需要具備高超的審計技術水平和敬業(yè)精神,而且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和心血。審計機關在干部提拔、職位升遷方面,應將這些同志作為重點培養(yǎng)和考察對象,使其能感受到成就感和受重視,從而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正確引導審計人員“向質量求生存,向效率求發(fā)展”,有為才有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九、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
領導干部作為單位的統(tǒng)帥和指揮官,其言行舉止是干部職工學習的風向標。領導對質量的認識和決心,決定干部職工的質量意識。如果領導只作口頭號召,自己不帶頭,確保審計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就是紙上談兵。領導帶頭,全員參與,既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又將起到立竿見影的示范作用。
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七號———審計報告》規(guī)定了四種審計意見類型。注冊會計師出具審計報告必須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在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持下發(fā)表審計意見,審計意見的對象是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會計資料要做到真實、完整,所謂真實就是會計報表反映的真實,會計處理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和相關的會計制度規(guī)定;完整就是企業(yè)所有的經濟業(yè)務必須納入會計報表體系,而完整的前提條件是企業(yè)必須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得到良好執(zhí)行。由此可見,企業(yè)內控制度建立及執(zhí)行情況對注冊會計師正確發(fā)表審計意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小規(guī)模企業(yè)普遍存在內控制度不健全,有的根本沒有內控制度的情況下,更要重視內控制度對審計意見的影響,以規(guī)避審計風險。不少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實務中采用回避方式,不對內控制度作深入地與評價,只是做一些形式上的工作底稿,以應付復核和檢查,在對企業(yè)內控制度根本沒有實質測試的前提下發(fā)表審計意見,意見類型主要是無保留意見及保留意見,很少有否定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并得到良好執(zhí)行是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報表的前提條件
一般認為構成財務報告公允、準確呈報的三道重要防線分別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結構和獨立審計師的審計。其中內部控制是一組程序,受到公司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其他人員的影響,合理保證了經營活動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合規(guī)性目標的實現(xiàn)。有效的內控制度能防止舞弊形為的發(fā)生,保證資產安全和完整。內控制度是企業(yè)董事會和經理階層為確保企業(yè)財產安全和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現(xiàn)經營管理目標而建立和實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措施和程序。內控制度是企業(yè)內部管理的事,因此,往往不作具體的規(guī)定,而只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保障其順利運行是管理當局的責任,對于具體的控制方式和程序只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內控制度的目標是實現(xiàn)企業(yè)的目標,根本作用在于衡量和糾正下屬人員的活動,以保證事態(tài)的符合計劃的要求,它要求按照目標和計劃對工作人員的業(yè)績進行評價,找出消極偏差,采取措施得以改進,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防止資產的損失,保證企業(yè)預定目標的實現(xiàn)。
有效的內控制度可以規(guī)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堵塞漏洞,防止并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錯誤和舞弊行為,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單位內部規(guī)章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有明確要求:各單位應建立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企業(yè)經營的目標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從這點上看,健全內控制度必然是企業(yè)的內在要求。但不同的企業(yè)的價值取向或實現(xiàn)方式存在較大差異,國有企業(yè)及其他大中型企業(yè)管理當局對企業(yè)價值實現(xiàn)方式的理解不局限于經濟效益的增長,較多地考慮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企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所以,對企業(yè)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相對重視。而小規(guī)模企業(yè)的管理當局對企業(yè)價值的實現(xiàn)方式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于經濟效益的增長,甚至個人財富的擴大,偏重于納稅影響,有的甚至認為會計報表的編制僅為納稅而異,從而對內控制度的建立缺少內在動力,有的甚至沒有基本的內控制度,把一些經濟業(yè)務不納入會計報表體系。因此,在沒有內控制度這個前提條件下提供的會計報表完整性是得不到保證的。
二、注冊會計師在小規(guī)模企業(yè)審計中遇到的企業(yè)內控制度的主要問題
1.內部控制環(huán)境弱化,控制體系不完善,使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我國很大一部分小規(guī)模企業(yè)不重視內控制度的建立,習慣于行政指揮、家長制管理的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企業(yè)普遍存在沒有成文的內控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具體的內部控制更無從談起。相關的內控關鍵點失控,不履行相應的書面手續(xù),注冊會計師收集內部控制的證據猶如大海撈針、費時費力,難以保證審計效率和執(zhí)業(yè)質量基本目標的實現(xiàn),還有很多小規(guī)模企業(yè)內控制度尚未建立,更談不上內控制度的履行。具體表現(xiàn)形式如:一是貨幣資金收付沒有履行相關手續(xù),無專職出納管理現(xiàn)金,以致出現(xiàn)賬面現(xiàn)金結存不符實際,同時有的企業(yè)銀行賬和企業(yè)賬長期不符;二是材料收發(fā)沒有相關手續(xù),帶來成本核算不實;三是銷售結算環(huán)節(jié)失控,形成賬外收入等等。
2.會計系統(tǒng)設計未考慮內控制度,會計憑證依賴的原始憑證履行形式上的手續(xù),使注冊會計師難以把握內部控制的實質
近年來,財政部對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對財務會計報告的信息提供和披露都制定出具體的準則和制度,對內控制度的建立已出臺相應的規(guī)范,但對不建立內控制度的企業(yè)缺少相應的制約措施和處罰力度。具體到每一單位的會計系統(tǒng)設計形成了五花八門的局面,使注冊會計師對內控制度的評價難以形成一般性認識。
由于會計系統(tǒng)的設計承襲了計劃經濟的陋習,會計憑證依賴的原始憑證過于簡化,因此注冊會計師從會計資料中往往找不出內控制度運行的有效證據,在財務會計報表中,只重視會計報表的提供,忽視財務情況和會計報表附注編制,只研究如何滿足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需要,少研究利用財務會計信息加強內部管理。
3.小規(guī)模普遍缺乏成文的內控制度,對同一被審計單位,不同注冊師所作的評價有時大相徑庭
不同的單位應具有不同的內部控制模式。大中型企業(yè)人員分工較為細致,內部控制程序也嚴密,而小規(guī)模企業(yè)為了有效利用人力資源,內控制度顯得粗略一些?!丢毩徲嫓蕜t第九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要求注冊會計師應當審查企業(yè)的內部控制情況,注冊會計師對不同的經濟單位,如果企業(yè)沒有建成內控制度,就缺乏評價的具體標準和尺度,就不能進行量化處理,僅憑抽象的專業(yè)性判斷難以使人信服,一旦判斷失誤,將導致審計報告失真。
三、相關、法規(guī)對企業(yè)內控制度的建立及審計的要求
首先,《會計法》第27條規(guī)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明確要求各單位應當建立內部牽制制度,這是對單位建立內控制度提出的原則性要求。財政部于2001年6月至今相繼出臺了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guī)范和具體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的出臺,為企業(yè)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的一般標準,使企業(yè)具備了建立適合本單位特點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條件。
另外,《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準則》《審計重要性準則》《錯誤與舞弊準則》《管理建議書準則》《小規(guī)模企業(yè)審計特殊考慮實務公告》等都對內部控制的測試、評價和報告做出了規(guī)定。在財政部《內部會計控制規(guī)范》不久,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也了《內部控制審核指導意見》,對注冊會計師簽定內部控制審核業(yè)務約定書、制定審核計劃、履行審核程序、出具審核報告等做出了詳細規(guī)定,為注冊會計師開展內部控制評審提供了依據和準則。
因此,企業(yè)內控制度特別是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測試評價制度體系已基本形成,要得到良好的貫徹執(zhí)行,并實現(xiàn)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操作性,關鍵在于企業(yè)管理當局的自我意識以及相關行政部門的監(jiān)管。同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實務中要嚴格執(zhí)行內控制度的審計程序,切忌走形式,只有對企業(yè)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有正確的評價,才能為發(fā)表正確審計意見打下基礎。
四、小規(guī)模企業(yè)內控制度評價結果對審計報告意見類型具有決定性
小規(guī)模企業(yè)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通常很高,因其業(yè)務比較簡單,審計收費低,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的外勤時間往往較短,實施審計的程序可適當簡化,對賬面情況的審計難度不大。如果注冊會計師沒有把握對企業(yè)內控制度的正確評價,將導致審計意見錯誤,使審計報告失真,帶來致命的審計風險。
摘 要:本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①深入開展了塔北隆起和準噶爾盆地腹部等地區(qū)的地質結構、構造應力場與古構造恢復和古溫壓場重建的研究工作;②進一步闡明了油氣成藏門限,研究了不同豐度碳酸鹽巖烴源巖特征;以相關的實驗為基礎,揭示了塔里木盆地臺盆區(qū)海相油氣的主要成藏相態(tài)特性及其成藏機制,建立了碳酸鹽巖油氣藏富集模式;③主要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碳酸鹽裂縫發(fā)育控制因素,儲集層類型及有利區(qū)帶預測,并探討了熱流體與儲層物性的關系。同時利用反演技術建立碳酸鹽儲層模型,以達到雕刻碳酸鹽儲層縫洞體系的目的;④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白堊系沉積、儲層及孔隙演化,準噶爾盆地二疊系碎屑巖儲層特征及評價和有效儲層地球物理預測方法;⑤ 開展了塔里木盆地深部典型油氣藏的剖析,建立了成藏模式;確定了致密砂巖氣成藏期成藏臨界物性條件;并研究了輸導層非均質性、沉積成巖非均質性及陸相儲層非均質性對油氣運聚的影響;歸納特征地區(qū)油氣分布與斷裂的關系;⑥在塔里木盆地油氣分布特征及成藏機制剖析基礎上,深化了研究區(qū)深部碳酸鹽巖油氣富集規(guī)律與成藏主控因素研究,重新評價了臺盆區(qū)油氣資源量;通過準南儲層分布和沖斷帶成因機制厘定,深化南緣下組合油氣成藏機制認識。
關鍵詞:成藏主控因素 儲集物性 地質改造 地震反演 油氣成藏模式
Abstract:The annual task in 2013: the key factors of controlling the accumulation of deep oil and gas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Doing some following research: the intergrowth and association of the deep structural crack, corrosion pores and many types of reservoir space; the compositely additive effect and genetic connection of geological process such as the effect of hydrothermal fluid and Karstificati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response of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space; In addition, the other issues relating with accumulation research and deep oil and gas. Accomplished mian works: ① deep 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restoration of tectonic tress field and paleostruc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paleopressure and paleotemperature in the region of the North Tarim Uplift and the hinterland of Junggar Basin etc.②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reshold,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abundances of carbonate; revealing main accumulation and phase state characteristic and forming mechanism in the Tarim Basin, having builded enrichment mode of carbonate rock reservoir.③the main research ar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arbonate fracture, reservoir type ,the prediction of favorable zon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rmal fluid and reservoir. At the same time, inversion techniques being used to build a carbonate reservoir model, in order to carve fracture cave and pore system in carbonate reservoir. ④ the cretaceous deposition, evolution of reservoir and pore have studied as well as features and evaluation of Permian clastic rock reservoir and effective reservoir geophysical prediction method. ⑤Deep typical gas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is analysised, and reservoir pattern is established ;the critical physical conditions of forming period reservoir about compact sandstone gas is determined;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 of conducting layer heterogenelty, sedimentary rock heterogeneity and continental reservoir hetergeneity in oil-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r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oil-gas and fracture in characteristic area are concluded; ⑥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orming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im Basin oil and gas.
Key word:Main factor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iton;reservoir property;geological transformation;seismic inversion;hydrocarbon accumulaiton model
閱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51357&flag=1
[中圖分類號] R816.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20-11-02
Investigati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Osteoporosis Prevalence in 8345 Civil Services from Shenzhen
WANG Heming
Shenzhen City Health Center Qilin Mountain Cadre Sanatorium,Shenzhen 51805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one mineral density variation of Civil Services in Shenzhen city an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Shenzhe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s 8345 cases of the Shenzhen municipal civil servants and retired employees in 2010 in Shenzhen City Health Center(Qilin Mountain Cadre Sanatorium) were examined by the calcaneus bone density measurements. Results BMD measurements in 30 to 39 age group,the men and women showe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one mineral density;In 50 to 59 age group,the fastest decline in bone density,especially for women after the age of 60 rapidly reduced bone mineral density. Note that 20 to 29 age group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trend. Conclusion The population in Shenzhen city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steoporosis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line with China,but 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 male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before the age of 50 than women,more seriou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e found that male civil servants working in the greater pressure and social occasions(tea,tobacco and alcohol overdose),lack of exercise is the main reason,60 years old more emphasis on exercise,improvement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status.
[Key words] Bone mineral density;Osteoporosis;Prevalence rate
深圳市保健中心(麒麟山干部療養(yǎng)院)作為全市干部公務員的唯一保健療養(yǎng)基地,貫徹市委、市政府的精神,擔負著全市干部公務員的療養(yǎng)及健康體檢任務,每年為深圳市屬公務員及部分企事業(yè)單位員工進行健康體檢,從2006年開始增加了骨密度檢測項目。當今社會,這一群體工作、生活壓力大,節(jié)奏快,整天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辦公時間過長,缺乏運動鍛煉,導致骨質疏松發(fā)病率日益提高,更呈現(xiàn)年輕化傾向,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公眾健康問題。其現(xiàn)狀及流行趨勢不容樂觀。骨質疏松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預防十分重要,骨密度測量是早期診斷骨質疏松最靈敏準確的方法。我中心在2010年度對8345例體檢人群進行檢測,現(xiàn)將檢測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8345例體檢人員進行跟骨骨密度測定,其中男5069例,女3276例,年齡20~75歲,按10歲為1個年齡段,共分6組,見表1。
1.2骨密度檢測
采用日本古野電氣株式會社(FURUNO.ELECTRIC.CO.,LTD)生產的型號為FURUNOCM-200-181220超聲波骨密度測定儀測量體檢人員的左足跟,掃描測得骨密度(BMD,m/s)值,儀器測量精度(相對值)<1%。
2結果
8345例各年齡組骨密度檢測結果見表1, 其中測得骨質疏松(包括骨質缺乏癥和骨質疏松癥)3080例,比例為37%。
3討論
骨質疏松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組織微結構退變?yōu)樘卣?,導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發(fā)生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謝疾病,被稱為無聲的“殺手”、靜悄悄的流行病,這是因為你無法感覺到你的骨骼正變得越來越脆弱,骨質在慢慢地流失,僅有腰酸背痛或毫無癥狀,直到骨骼變形斷裂[1,2]。通過上述檢測結果可見從青年到老年退休后,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病例也逐步上升,50歲之前男性骨質疏松發(fā)病率比女性高是公務員群體的一大特點,并且20~29歲年齡組病例高于其他人群。通過對受檢者進行深入細致的詢問病史及記載的詳細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總結證實,他們工作壓力大,應酬多(煙酒茶過量)、忙于公務缺乏運動是主要原因,這些現(xiàn)象在深圳市公務員隊伍中普遍存在。尤其是男性,50歲之前透支健康,為事業(yè)奮斗,50之后,花錢買健康。由于此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其本身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易被大多數人所忽視,待發(fā)生骨關節(jié)變形、神經痛、彎腰駝背甚至骨折等并發(fā)癥時,治療起來就相當困難了[3]。科學檢測和早期預防是關鍵,判斷自己是否患骨質疏松,最好的檢測辦法是測量骨密度,這是一種無損傷、無痛苦的檢測方法,可根據所測數值骨量減少的程度診斷是骨質缺乏癥還是骨質疏松癥,結合其病史及危險因素準確提醒是否有骨折風險。由于目前尚無絕對有效的方法使骨質疏松后的骨骼完全恢復正常,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提醒長期坐辦公室的職業(yè)人群應該定期做骨密度測定。
3.1飲食
鈣是骨骼的建筑材料;維生素D是日光下的維生素,在鈣的吸收及融合進骨骼的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蛋白質攝入量過低會造成人體傷口愈合和組織修復的能力降低,而攝入量過高會造成鈣從腎臟流失增加鈣的需要量;纖維含有草酸等會與鈣在體內結合沉淀,如麥糠制品、菠菜和大黃,但大多數含有纖維的谷類或蔬菜不會影響鈣吸收。鹽(鈉)的研究表明高鹽飲食可能會降低人體利用鈣的能力。多食含鈣高且易吸收的食物如魚、蝦,增加乳制品、豆制品的攝入,同時注意飲食搭配,促進鈣的吸收,必要時可服用含鈣及維生素D的藥物。
3.2吸煙
吸煙不僅對心血管和肺臟而且對骨骼有害,吸煙婦女比不吸煙婦女的雌激素水平低。
3.3飲酒
飲酒可能會對骨骼造成損害,過度酗酒更加會造成骨質流失和骨折。
3.4運動
各種活動都能使骨密度增加,戶外活動能通過陽光照射自動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長期不活動或臥床可能造成骨質疏松,終生積極運動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4]。如何運動對增強骨密度的效果最好?骨骼是一種活的組織,鍛煉可以使骨骼變得更加強壯、密度更大。什么鍛煉方式效果最好呢?承重鍛煉和阻力鍛煉。這兩種鍛煉對骨骼發(fā)出了健康信號,可以強健肌肉,提高骨密度。承重鍛煉時骨骼和肌肉與重力抗衡,這是可以是使足部和腿部承受自身重量的各種鍛煉。慢跑、行走、爬樓、跳舞和足球等都是不同強度的承重鍛煉的例子。阻力鍛煉就是運用肌肉的力量提高肌力和增強骨骼,主要是在體育館和健身房使用負重健身器材的鍛煉。大多數的體育運動和日?;顒佣纪瑫r包括了上述兩種方式的鍛煉。如何運動鍛煉呢?掌握四個原則,也就是我們鍛煉時常常碰到的四個問題:多長時間鍛煉一次(頻度)?鍛煉強度有多大(強度)?應該鍛煉多長時間(長度)?選擇哪種鍛煉方式最好(方式)?(1)頻度―承重活動應該每周四次,阻力鍛煉應該每周二至三次。這方面應因地制宜利用日?;顒舆M行,如步行上班、購物、爬樓梯等,甚至可以把身體鍛煉作為社交的一種方式。必要時可以制定一個進度表或時間表督促自己。(2)強度―應該做到身體極限的80%,比如說最多能舉起100斤重物,那你就舉80斤;能跑1000米,那你就跑800米就行了。(3)長度―負重鍛煉時間每天為30min,可以一次或幾次完成;阻力鍛煉對每個部位或動作進行三次,每次8~10下。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把鍛煉當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選擇鍛煉方式―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兒童和青年人適合承重和對骨骼作用較強的運動,如跑步、足球、籃球、舉重等對增加骨密度效果非常好。成年人廣泛適當的運動包括爬樓、行走、跳舞和遠足等。老年人選擇什么樣的活動最好呢?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這取決于當你進入老年后,身體的狀況和骨質流失的程度。一般做步行或爬樓梯,長期堅持下來是非常有益的,也可在監(jiān)護和指導下進行一些負重鍛煉。如果你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癥或骨密度低下,可以進行游泳、慢跑、原地騎自行車等運動,應該清楚某些活動風險比較大。決定采取何種鍛煉方式之前,最好同醫(yī)生咨詢一下,尤其是你已經患有骨質疏松或其他健康問題,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人應該盡可能地多活動,避免臥床不動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助于骨骼健康,而且對心臟和肺臟也有好處。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尤其是長期坐辦公室的職業(yè)人群,防治骨質疏松刻不容緩。從腳下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鍛煉強健的骨骼,塑造健康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區(qū)品中,鄧力平,沈懷亮,等. 廣州地區(qū)骨量峰值的調查研究[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2,8(1):78-81.
[2] 顏曉東,王風,朱敏嘉,等. 廣西南寧市健康人群骨密度及骨質疏松患病率研究[J]. 廣西醫(yī)學,2002,24(12):1923-1925.
[3] 劉忠厚,楊定焯,朱漢民,等. 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1,1(6):1-3.
[4] 代洪賓,張偉濱. 雄激素、雌激素與男性骨質疏松癥[J]. 國際骨科學雜志,2009,30(2):121-123.
內部審計報告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就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書面文件。審計報告是內部審計工作成果的反映。審計外勤工作完成后,內部審計師應該簽發(fā)審計報告,與相關方面溝通審計結果,以促進審計目標的實現(xiàn)。在整個內部審計工作中,撰寫審計報告、報告審計結果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質量的主要標志之一。審計工作成果的大小,質量的高低,最終反映在審計報告上。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奠定了報告的內容導向,直接關系報告的成敗。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屬于語言的形式。語言的形式對于語言的內容的重要性早已為語言學家論述過了。毫無疑問,合理選擇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注意審計報告的風格,對審計雙方的溝通將是十分重要的。
一、關于內部審計報告基調選擇問題的理論觀點綜述
有關內部審計報告基調的觀點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問題導向說。我國著名會計審計學家王光遠認為,內部審計報告本身是問題導向的,挑被審計對象的毛病,將問題披露于眾,審計報告本身無法也不能大談被審計對象的業(yè)績,是披露問題,而不是展現(xiàn)成績。第二類是客觀基調說。內部審計師的職責不僅僅是發(fā)現(xiàn)存在的負面問題,得出的結論不一定必然對審計業(yè)務客戶(被審計單位)不利;如果內部審計師就被審計事項得出的結論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就應該將兩種結論都包括在審計報告中。2009年,IIA的《實務公告》中指出,“若實際情況與標準吻合,在報告中肯定出色業(yè)績是恰當的”。也就是說,內部審計報告基調的選擇是客觀、公正。第三類是被審計對象合意基調說。該說法強調內部審計報告要迎合被審計對象管理層的意思,作被審計對象欣賞的審計報告。這一說法要求審計報告以展現(xiàn)成績?yōu)橹?。堅持這種說法的人大多是來自行政的領導干部。堅持這一觀點的理由可能是基于營銷內部審計的理論。這一說法的要害是把內部審計報告與宣傳工作混為一談。
二、內部審計的基本立足點在于客觀監(jiān)督和評價被審計對象的履職情況
委托-關系中,委托方要了解受托方履行受托責任的情況,但由于自身時間、精力或能力所限,無法親自實施監(jiān)督,就必然會求助于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第三方進行監(jiān)督,這就產生了對審計的需求。王光遠等認為,內部審計的本質在于受托責任,是確保受托責任履行的一種控制機制。楊時展認為,受托責任是一切審計工作的出發(fā)點。審計的形式不外乎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既是公司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確認者。內部審計工作可以部分外包,但完全外包內部審計的模式的結果是難以令人滿意的。內部審計無論從審計目標、審計依據、審計程序,還是審計報告都有別于注冊會計師審計或者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報告與外部審計報告的內容與形式都可以有所不同。
國外,內部審計的目標是“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xiàn)其目標”,即嚴暉所說面向審計委員會及高級管理層的“能動式”雙軌報告。國內的內部審計要落后一些。被認為是國內最先進的內部審計法律規(guī)范的《浙江省內部審計工作規(guī)定》提到,內部審計目標是監(jiān)督、評價單位的經濟活動和部控制的真實、合法和有效。這相當于嚴暉所說面向審計委員會及高級管理層的“反應式”雙軌報告。在這種“反應式”雙軌報告階段,治理層希望內部審計監(jiān)督管理層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管理層希望內部審計監(jiān)督其下屬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無論是治理層,還是管理層來領導內部審計工作,都希望通過內部審計了解公司各層次職能部門的履職情況,評價部控制,以了解公司運營的真實情況,進行風險管理?;谶@種合理的假設,內部審計需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價值取向。
三、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應該是客觀性
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但是,內部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對象同處于單位的大環(huán)境之中,很難真正的獨立于被審計對象。對于內部審計來說,獨立性派生于客觀性。只有做到客觀、公正,才能真正地堅持獨立性。每一位理性的管理者會公平的對待下屬,希望客觀地評價下屬的履職情況,實施有效的激勵和約束?;趦炔繉徲嫻ぷ鞯膬r值取向,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應該是客觀性。
報告是內部審計師獲得管理層完全關注的一種完美機會;內部審計師應把內部審計報告視同為賣主向企業(yè)的總經理展示其產品的一個機會;一次事先準備好、測試好、構思好的公開展示,只有客觀性的報告,才能經受得起時間與事實的考驗。那些嘩眾取寵,充斥恭維的基調、不實之詞的審計報告只能蒙騙一時,終究要被事實所的。
參考文獻:
1、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3號――審計報告[Z].2009.
2、理評.社會文化視角下的內部審計――訪著名會計審計學家王光遠教授[J].中國審計,2008(14).
3、中國內部審計協(xié)會.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考試指定輔導用書:實施內部審計業(yè)務[M].西苑出版社,2008.
4、王光遠.現(xiàn)代內部審計十大理念[J].審計研究,2007(2).
近年來,為適應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加強和改進宏觀審慎管理的需要,人民銀行內部審計開始探索轉型,職責逐漸側重于服務組織治理。本文將從內部審計的治理內涵入手,分析內部審計在人民銀行治理中的作用,并提出內審轉型背景下完善內部審計服務人民銀行治理的思考與建議。
一、內部審計與人民銀行治理結構的關系
(一)內部審計的治理內涵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IIA)2001年對內部審計的最新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xiàn)其目標。2002年4月,IIA又在提交給美國國會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議》別指出,健全的治理結構應建立在董事會、執(zhí)行管理層、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四個“基本主體”的協(xié)同之上??梢姡趦炔繉徲媽嵺`的發(fā)展中,發(fā)揮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中的功能,是組織治理、管理和審計實踐發(fā)展的共同選擇。
(二)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組織構架
根據現(xiàn)行的《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工作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可以列出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組織構架(見圖1),并可以看出目前內部審計在人民銀行組織治理中的地位特征:一是側重為本級機構的內部管理服務。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內審部門不是上級行直接派出機構,在工作中具有“監(jiān)督同級、下查一級”的審計關系,因此內審部門主要還是服務于本級組織。二是內部審計具有相對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可以獨立于被審計對象,在行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但內部審計在組織、人事關系和經費來源方面均隸屬于本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的切身利益也與本單位的利益密切相關,由于存在這樣的現(xiàn)實狀況,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難免會受到影響。三是內部審計的客觀性受“二元性”影響。在現(xiàn)行的“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二元模式下,內部審計需要平衡多個責任主體的利益,而行長負責制決定了內部審計報告的客觀性可能會受到某種影響。
(三)內部審計與人民銀行治理結構的關系
內部審計在人民銀行的治理結構中主要存在著四種關系。一是從屬關系,內控監(jiān)督機制是人民銀行治理結構的組成部分,而內部審計又是內控監(jiān)督機制的重要構成部分,所以內部審計也屬于治理結構的組成要素。二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人民銀行的治理結構中之所以要安排內部審計制度,是因為內部審計具有監(jiān)督、評價等功能,能夠通過其作用來提高治理效率,也就形成了一種服務的關系,內部審計為央行治理發(fā)揮作用服務,央行治理是被服務的對象。三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內部審計對治理結構的運行機制進行確認、再控制,能夠發(fā)現(xiàn)治理結構中的運行風險和控制缺陷,并對其進行反饋和督促修正,從而起到優(yōu)化治理結構的作用;在組織需要提高治理效率的時候,又會對治理結構進行調整以滿足治理的需求,同時內部審計也會為適應新的治理結構而改進審計理念和工作方式,因此內部審計和治理結構是相互作用的。四是伙伴關系,治理結構通過一系列的設置和機制來提高人民銀行的履職效率,內部審計來評價和監(jiān)督這些設置和機制的績效,影響決策層的治理安排,也是在促進履職效率的提高,兩者都在為實現(xiàn)組織目標工作,體現(xiàn)了伙伴的關系。
二、內部審計在人民銀行治理中的作用
(一)服務人民銀行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人民銀行治理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在人民銀行治理結構中具有雙重作用。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一部分,它能確保執(zhí)行者按照決策層的要求行事、有效解釋和報告自己行為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又是控制的確認者,監(jiān)督、評價和改善本單位內部控制現(xiàn)狀。目前,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工作目標是:通過對內部控制構成要素的測試與分析,促進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建立充分、合理的內部控制體系,以此確保內部控制高效運行。
(二)服務人民銀行的風險管理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社會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風險管理已日益成為人民銀行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內部控制指引》第三章明確指出: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通過科學、有效、可行的風險識別、分析和應對,對相關風險進行持續(xù)監(jiān)控和有效管理,將相關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要實現(xiàn)“指引”中提出的要求,將風險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必須充分發(fā)揮內部審計在服務于人民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因為,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在風險控制活動中既要充當風險管理的確認者,又要充當風險管理的再管理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對風險的識別、掌控、化解,直至消除,最終為組織提供一個高效履職的安全環(huán)境。
(三)服務人民銀行的績效管理
對于人民銀行的績效,可以理解為人民銀行在履職過程中實施管理或提供服務的經濟性、效率性與效果性,也是人民銀行在行使職能、實現(xiàn)貨幣政策目標過程中體現(xiàn)的一種能力和效果。內部審計雖然要以合規(guī)性審計為基礎,但是隨著內審轉型,內部審計還要更多的關注人民銀行履職過程中的經濟性、效率性與效果性,考量人民銀行的資源配置是否合理、改善組織運營是否高效、增加組織價值是否實現(xiàn)了最大化。所以說,人民銀行內部審計在服務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同時,還要服務于人民銀行的績效管理。
三、提升內部審計在人民銀行組織治理中作用的思考
(一)優(yōu)化組織治理框架,提升內部審計服務效率
內部審計之所以能夠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為組織創(chuàng)造價值,主要在于它能夠在獨立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進行分析、評價和提出建議。從2012年由美聯(lián)儲在華盛頓主辦的第26屆中央銀行內審工作組年會情況來看,參加會議的18個成員國中,除中國等6個成員國外,其他成員國央行均設有審計委員會,并形成了“在高層建立審計委員會,是內部審計在治理中更好發(fā)揮作用的一個最優(yōu)實踐”的共識。優(yōu)化人民銀行組織治理框架,可以借鑒國外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成功經驗,在人民銀行總行設置審計委員會,各級內審機構的人員實行總行派駐制,即分支行內審人員直接隸屬于總行,其人事權、薪酬和審計所需資金都由總行直接管理和撥付,審計結論和報告向最高一級審計委員會負責,盡可能減少與本級機構平行設置所帶來的影響。同時,由于內審人員直接代表總行行使監(jiān)督檢查權,向總行決策層負責,其權威性和效率性也將得到增強,不再糾纏于問題確認過程中的關系協(xié)調與矛盾調和,有效節(jié)約審計時間和工作精力。
(二)健全資產負債表健康性審計,促進央行治理有效運行
資產負債表與人民銀行制定和執(zhí)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wěn)定、提供金融服務的效率、效果密切相關,其健康狀況也成為評價人民銀行政策效果、形成政策預期的重要渠道。目前可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健全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健康性審計:一是在審計方式上現(xiàn)階段應以合規(guī)性審計為主,績效審計為輔。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審計才剛剛起步,2011年初步提出了“真實、公允、安全、穩(wěn)健和透明”的央行資產負債表健康性標準,因此首先確認相關財務報表真實、完整是進行績效審計的基礎,在做好合規(guī)審計的基礎上,資金使用的效率才是審計關注的重點,例如外匯儲備是否真正做到保值、增值,向金融機構的再貸款是否產生預期的效益等。二是將風險導向理念引入資產負債表審計。對于資產負債表的健康性審計,可對審計對象開展風險識別和評估,用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確定審計計劃,提高審計效率,集中優(yōu)勢資源對高風險和高關注度的資產負債表領域進行審計。三是審計時間應以事中審計為主、事前和事后審計為輔。開展事中專項審計既能及時糾正政策上的偏差和資金使用方面的缺陷,又能避免事后審計只能追究責任、卻難以追回損失的尷尬,這也是開展資產負債表健康性審計的關鍵之一。
(三)優(yōu)化內部審計工作方式,為治理決策層實現(xiàn)增值服務
所謂治理決策層,是指在治理活動中起推動和決策作用這一層面的人員。在人民銀行這一層面的人員是各級行的行領導,通過優(yōu)化內部審計工作方式,為行領導提高履職工作效率而服務,也可以間接起到提高組織治理效率的作用。
1.改進內部審計報告格式。目前人民銀行的審計報告格式沒有充分考慮不同行領導的閱讀需求,對需要詳細閱讀報告和不需要詳細閱讀的主體,可提供個性化服務。針對內審報告可閱讀性的問題,可借鑒美國政府問責局審計報告中“亮點”部分的做法,主要反映審計中需要引起重視的情況,方便沒有太多時間讀報告但是需要了解主要情況的讀者閱讀。或者是借鑒德國央行審計報告中“三色標注”的做法,即審計報告首頁為審計摘要,同時將審計摘要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紙張打印以區(qū)分不同程度的審計發(fā)現(xiàn),讀者可根據摘要內容有選擇性的對審計報告進行閱讀,突出審計重點。
2.改進內部審計整改機制。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如何保證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得到有效整改,一直是審計工作關注的重點,也是改善組織治理的具體表現(xiàn)。每年各級行在內部審計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否得到了有效整改,都是分列在各個審計項目的整改報告中,對反映人民銀行整個系統(tǒng)的審計整改情況,目前還沒有制度來規(guī)范如何處理。這樣行領導對整個系統(tǒng)的審計整改工作就難以形成全面的認識,一方面,未整改到位的問題可能對治理結構的有效性造成影響,另一方面,難以整改的問題可能需要行領導給予特別的關注。因此改進內部審計整改機制頗具意義,人民銀行可以借鑒美國政府問責局每年年底向國會報送未整改問題清單的做法,由內審部門定期向單位的行領導提交未整改問題清單,以及被審計對象未進行整改的原因說明,同時將未整改問題清單向上一級內審部門報送,最終在總行形成人民銀行全系統(tǒng)的未整改問題報告。通過建立未整改問題定期報告制度,將督促和協(xié)助被審計對象有效完成整改,進一步保障治理結構有效運行,保障審計成果的落實,最終是保障人民銀行有效履職。
參考文獻
[1]王光遠.公司治理及相關內部審計規(guī)范與進展[J].財會通訊,2009(3).
【關鍵詞】高血壓;厄貝沙坦;氨氯地平;臨床療效 ;腎臟保護作用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在我國成人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高達18%,約有1.8億高血壓患者,而高血壓又是心腦血管病的前兆,高血壓已嚴重影響了我國人民的健康[1,2]。厄貝沙坦和氨氯地平均為臨床常用的治療高血壓的不同作用途徑的藥物[3,4]。研究厄貝沙坦和氨氯地平聯(lián)合用藥用于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腎臟的保護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科室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間來我科室就診的臨床診斷為輕中度高血壓的患者96例,年齡介于38-68歲之間,體重48-78Kg,病程3-15年,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6例,不適用厄貝沙坦和氨氯地平藥物的患者除外。
1.2治療方法
將上述96例輕中度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三組,厄貝沙坦組32例,口服厄貝沙坦100mg/次;氨氯地平組32例,口服氨氯地平10mg/次;厄貝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的雙聯(lián)組,口服厄貝沙坦50mg/次的同時加服氨氯地平5mg/次;療程均為8周。
1.3評價指標與數據統(tǒng)計
詳細觀察并記錄治療前后血壓的變化。并按照衛(wèi)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評定療效。治療組和對照組間計數資料比較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間比較采用t檢驗。
2結果
2.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對比,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和病程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2.2三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的比較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的對比如表1所示。
2.4實驗室生化指標對比
厄貝沙坦、氨氯地平以及雙聯(lián)組均能明顯升高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血微球蛋白及尿微球蛋白的量,治療前后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均小于0.05)。氨氯地平組患者在改善腎小球濾過率、血微球蛋白及尿微球蛋白的量的效果明顯低于厄貝沙坦組和雙聯(lián)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小于0.05)。
2.5 不良反應
三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比例,厄貝沙坦和氨氯地平單藥組明顯高于雙聯(lián)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本研究將96例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厄貝沙坦單藥組、氨氯地平單藥組和雙聯(lián)組,分別進行治療。厄貝沙坦單藥組和氨氯地平單藥組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雙聯(lián)組的總有效率,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厄貝沙坦和氨氯地平單藥組明顯高于雙聯(lián)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文通過對的雙聯(lián)用藥在降壓作用、臨床療效、對患者腎臟的保護作用和不良反應等反面綜合對比厄貝沙坦、氨氯地平及雙聯(lián)用藥發(fā)現(xiàn),雙聯(lián)組的降壓作用明顯優(yōu)于單藥組,臨床總有效率雙聯(lián)組也明顯高于對照組,雙聯(lián)組能夠較好的保護高血壓患者的腎臟,且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雙聯(lián)組明顯低于單藥組。因此,厄貝沙坦聯(lián)合氨氯地平的雙聯(lián)療法具有更高的療效和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應作為臨床常用的治療高血壓的治療方案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力生,龔蘭生.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 [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00,1:3-25.
[2]劉欣.坎地沙坦聯(lián)合其他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9,7(2) 104-105.
二、“鏈式審計”的方法運用
按照經濟責任審計“從履職入手定思路,從責任入手查問題,從行為入手取證據,從人和事入手做評價”的審計思路,鏈式審計方法的運用核心應從“責任”入手,即:責任到哪里,審計到哪里,圍繞“一條主線”、沿著“兩條路徑”、把握“三個環(huán)節(jié)”開展實施,即:以履職過程為主線,沿著決策過程和內控機制的兩條路徑,從決策、執(zhí)行、效果三個環(huán)節(jié)充分把握責任的形成及責任界定。在選擇審計的切入點時,由于高管人員的責任事項主要涉及由其直接決策或參與決策的重大事項,所以,鏈式審計方法應從“決策審計鏈”開始切入,按照決策從上至下的傳遞環(huán)節(jié)進行查證,從決策、執(zhí)行、效果三個方面判斷其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具體運用上應選取被審計對象直接決策或參與決策的重大事項進行實質性驗證,主要驗證重大決策事項的真實性、合法合規(guī)性、風險性和效益性,同時結合其業(yè)務經營發(fā)展狀況進行對比映證。在重大決策事項樣本選擇上應以綜合分析和問卷調查為基礎,通過審閱黨委會、辦公會、貸審會等會議紀要和相關業(yè)務經營分析報告、風險分析報告,全面、綜合分析被審行業(yè)務發(fā)展特點和被審人履職中的亮點,從宏觀層面和治理層面揭示業(yè)務經營和發(fā)展中的不足,繼而較快鎖定審計重點。同時,有針對性地編制貸審會、財審會等決策執(zhí)行情況調查表,交由被審計行相關部門進行全轄核查,審計人員根據反饋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具有傾向性和普遍性的問題作為審計重點,從中選取樣本。在實行“行政管理鏈”審計時,除查閱相關部門職責、崗位分工文件、授權文件外,還要多方面開展訪談,通過與各層級干部員工的分層訪談,從不同層面了解被審人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部門和崗位制約情況、部門間協(xié)調情況、廉潔從業(yè)情況等。通過對公文流轉的審計,則可以比較直觀地查證被審行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審計樣本確定后,各條線業(yè)務審計應按照“業(yè)務流程鏈”開展,對審計發(fā)現(xiàn)問題按照業(yè)務環(huán)節(jié)和授權范圍介定責任,在開展業(yè)務流程審計之前,應結合其戰(zhàn)略方向和業(yè)務發(fā)展特點,對條線業(yè)務進行總體分析把握,做到有的放矢,對于發(fā)現(xiàn)的問題應分析成因,合理界定責任。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6(10)-0093-04
內部審計作為人民銀行內部的監(jiān)督評價、風險控制手段,對優(yōu)化組織結構、理順組織運行機制、改善組織治理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并通過不同的傳導途徑增加組織價值。所以,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完善內審在央行治理中的傳導途徑,確保其效能得到有效發(fā)揮。
一、內部審計在央行治理中價值增值途徑分析
價值增值是內部審計的根本目標,內審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央行實現(xiàn)貨幣政策目標,其核心已由防弊興利上升為提高機構的管理效率。當實施內審的成本小于可預見的損失時價值就相應地增加。內審通過介入風險管理、履職績效、廉政建設等領域,促進人民銀行治理結構的完善;通過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嚴格監(jiān)督其執(zhí)行,以減少或避免損失,降低公共資源耗費和央行管理成本,從而達到增值目標。內部審計發(fā)揮價值增值作用主要通過以下途徑:
(一)監(jiān)督約束途徑。內審部門從建立之初發(fā)展至今,監(jiān)督約束就是內審所具有的最基本職能。通過對人民銀行各項業(yè)務進行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從而督促各級管理人員和業(yè)務人員,嚴格執(zhí)行各項管理制度和業(yè)務制度。內審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的途徑有:一是通過對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審計監(jiān)督,督促財會部門遵守財經紀律,合理節(jié)約使用各項預算資金;二是通過對會計核算、國庫業(yè)務、貨幣發(fā)行等業(yè)務部門的審計,促進這些部門規(guī)范業(yè)務操作,杜絕“一手清”等違規(guī)問題;三是通過對執(zhí)法檢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方面的審計,促進行政執(zhí)法部門嚴格執(zhí)法流程,依法開展行政執(zhí)法工作;四是圍繞基建投資、集中采購、資產處置、科技費用支出等重點環(huán)節(jié)、重點資金、重點部門,積極開展事前監(jiān)督及事中監(jiān)督,從源頭上控制風險。
(二)制度建設途徑。內審部門依據人民銀行的業(yè)務制度對照開展審計工作時,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制度制定與實際執(zhí)行脫節(jié)的地方、制度修改與業(yè)務發(fā)展的相對滯后地方,通過審計報告或建議職能部門,將問題反饋到上級部門,促成制度的完善與修改。內審部門在對職能部門開展審計時,能夠有效發(fā)現(xiàn)制度執(zhí)行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難點,督促職能部門嚴格按照制度規(guī)定開展業(yè)務,強化制度的執(zhí)行。
(三)風險防范途徑。風險防范是人民銀行內部審計的核心功能,各級內審部門從“審計關注風險,風險引導審計”的理念出發(fā),積極開展風險導向審計、內部控制審計和風險評估活動,系統(tǒng)勾畫了各個部門、各項業(yè)務的流程圖,排查和表示業(yè)務的關鍵控制環(huán)節(jié)和風險點,提出了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從具體的審計工作來看,審計部門從評價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入手,深入到業(yè)務管理的細微環(huán)節(jié),查找管理的漏洞和風險環(huán)節(jié),分析各項業(yè)務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監(jiān)督業(yè)務部門貫徹執(zhí)行制度的執(zhí)行力,對風險發(fā)生的可能程度進行分析估計,并以此為評價標準,對風險起到了積極預防作用。同時,內審還承擔著風險管理的組織協(xié)調作用,通過組織風險排查、風險自評估等活動,促進各部門加強日常的風險管理工作。審計部門還可以通過審計成果的運用,及時向管理層反映或通報關鍵風險問題,促進各部門對相關問題的防范,起到“審計一個點,影響一大片”的作用。
(四)咨詢服務途徑。內審部門不僅要發(fā)揮為組織“看病”的功能,更要發(fā)揮內審為組織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提高組織應對風險的能力。內審通過全面審計和各種專項審計,覆蓋了央行所有的業(yè)務,對業(yè)務經營活動的了解全面而且深入,對管理層提供的建議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為領導管理決策起到“參謀”作用。這種咨詢服務活動只涉及相關部門和審計部門兩方關系人,其目的是通過提高組織實現(xiàn)目標的能力來增加組織價值。目前,咨詢活動在央行審計工作中還沒有普遍開展,但一定是未來審計發(fā)展的方向。
(五)評價鑒證途徑。內審承擔著對基層單位、同級部門及管理者個人的履職行為、履職效果的評價和鑒證職能。這種職能在績效審計、履職審計、離任審計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在績效審計中,通過對單位和部門工作目標設定的科學性,工作的時效性,內控的健全性等進行審查,對其業(yè)績做出評價。履職審計中,通過對所屬單位管理決策、內部控制、工作運行、業(yè)務操作進行全面審查,對管理者個人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為干部的考核及使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在離任審計中,通過對管理者任期履行職責情況、工作效率情況進行評價,為組織部門干部任用提供依據。
二、完善內審在央行治理中價值增值的傳導途徑
目前,人民銀行除了應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的監(jiān)督功能,更應強化其在組織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評價功能,并不斷探索其在央行治理中起到的鑒證作用。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央行內部審計價值增值成效。
(一)探索建立以治理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方式。央行內部審計現(xiàn)有模式以風險為導向,與此同時,可以建立以治理為導向,從央行內部治理的結構進行分析,使得內部審計能夠滿足提升央行履績效的目標。具體來說,以治理為導向的央行內審可以首先對央行整體組織模式進行分析,確定審計的風險和重點領域,進而制定審計計劃,實施開展審計工作。
探索和建立央行治理情況的評價手段。建立央行治理情況的評價手段首先要對現(xiàn)有治理情況進行分析,歸納影響因素,雖然央行和公司在運營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別,但仍可以采用公司治理的相關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從內控機制、履職效果、業(yè)務狀況、經濟責任等多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
探索和建立以治理為導向的央行內部審計流程。在現(xiàn)有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模式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建立以“治理引導審計、審計服務治理”為目標的治理導向審計。具體分析,可通過以下流程:首先,明確央行治理的最終目標。其次,對央行治理的最終目標進行分解,從內控機制、履職效果、業(yè)務狀況、經濟責任等多因素進行分解。再次,通過具體指標量化這些分析因素,建立相應的定性定量模型,通過具體模型計算出各個因素的得分。最后,確定內審的重點和風險點,開展審計工作,撰寫審計報告。由于以治理為導向的內審需要關注組織成員在組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這種作用對最終審計結果的影響,因此其評價內審的重點和風險點的過程可能更為困難。 (二)強化以常規(guī)型審計為基礎的內審模式,確保內部審計涵蓋所有重點業(yè)務領域。較之新型審計,常規(guī)審計往往是經歷過較長時間的探索實踐,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審計模式和審計方法,審計人員也積攢了豐富的審計經驗,其審計有據可循,便于開展,在現(xiàn)有央行內部審計中,被廣泛開展和實施。因此,人民銀行不僅僅要探索新型審計,還要繼續(xù)強化以常規(guī)型審計為基礎的內審模式,確保內部審計涵蓋所有重點業(yè)務領域。首先,要加強經濟責任方面的內部審計。根據央行內部審計的要求,需要在離任審計中重點關注經濟責任,在履職審計中重點關注內部控制和履職績效。通過審計財務收支狀況,查清被審計單位領導干部有無違法違紀,濫用職權的情況,加強對權力的約束和管理,使人民銀行各個層級的部門都能夠清廉高效。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進行審計,能夠發(fā)現(xiàn)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與此同時,對被審計單位內控建設提出有價值的參考意見,使人民銀行各級能夠建立有效運行的控制制度和控制程序,將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過對各項職能業(yè)務進行審計,能夠發(fā)現(xiàn)實際操作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從表面發(fā)現(xiàn)的問題探尋出深層次的原因,進而提出改善措施,保證各項制度得到有效實施,強化人民銀行作為央行的履職效果。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整體管理、各項工作目標的完成、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能夠落實被審計單位各項問題的具體責任人,明確被審計單位領導干部在審計期內具體的履職情況,明確主管責任。最后,持續(xù)關注審計的重點風險點,如基礎建設、采購、大規(guī)模資金流出等方面,這些方面屬于容易出現(xiàn)舞弊腐敗的重點關注領域,因此應當對這些項目的全過程進行審計評價和監(jiān)督,確保資金使用符合規(guī)定,降低使用過程中的低效和浪費,使資金的使用效率達到最大化。
(三)明確以新型審計為突破口的審計方式,全面提高人民銀行內審的層次。與傳統(tǒng)審計相比,新型審計將更多的資源放在組織的評價咨詢上,并以此為手段作為央行增加內部價值的途徑,通過以新型審計為突破口,可以強化人民銀行的各項業(yè)務管理,提高審計建議的價值,使內部審計在提升央行管理和提升風控水平中發(fā)揮較好的作用。
1.確立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新時期,央行職能的內涵和外延都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其任何一種潛在風險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央行必須建立以風險為導向的內審模式。人民銀行各級行應當開展風險評價和自我評估工作,并以此確定內部審計關注的重點問題和主要方向,合理布局有限審計資源。進行自我評估時,可以采用控制自我評估的方法(CSA),使業(yè)務人員明確掌握存在缺陷并可能產生風險的業(yè)務領域,并提出具體措施予以改正,從而使得各個業(yè)務部門能夠對自我進行改善,并建立風險防控機制。對風險進行評估時,需要加強對各項職能和整體系統(tǒng)運行分析,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建立全過程的風險防控體制,其中在監(jiān)督檢查手段上,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注重審計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更大程度上采用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tǒng),使央行內審工作的自動化水平得以提升。
2.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審計。COSO將內部控制劃分為控制環(huán)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監(jiān)控五要素。根據COSO五要素,人民銀行內部審計需要把握這五個方面的要點,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內部審計方案,形成科學合理、明確清晰、具有指導性的審計操作流程,并以此形成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方案,以便內審人員據此開展相應的自我評價評估工作。在撰寫審計報告和審計意見書時,要條理清晰,重點突出,不要過多強調理論,而要根據實際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有針對的意見建議,并通過此項措施改進被審計單位的內部管理,促使人民銀行各級行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
3.多方面開展績效審計。根據美國政府內審協(xié)會的定義,績效審計指的是根據客觀的標準和體系,參照其他相關信息,對政府履職工作進行相應評價,使其能夠改善經營管理,并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提供可參考的意見建議,使其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根據這個定義,績效審計需要明確具體的審計參照體系。對此,人民銀行可以大范圍的使用績效審計的方法,如在貨幣發(fā)行、財務執(zhí)行、內控管理等方面。在人民銀行的治理體系中,能夠通過目標考核績效審計來體現(xiàn)內部審計的具體作用,通過實現(xiàn)程度與實際效果進行比較,評價績效管理的優(yōu)劣,促進目標考核在人民銀行分配資源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Andrew D.Bailey.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M].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research foundation,2003,
55-63.
[2]Anthony Walz.Adding value――creating value has become a matter of survival,Audit Review, 1997,Vol.3,Oct.,12-27.
[3]Walker Paul L Shenkir, William G Dounis,Niklaos P.“The Auditors Role in Management”,Internal Audits,2008,Vol.7,F(xiàn)eb.,
49-51.
[4]艷利,劉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審計研究,2004,(5):33-35。
[5]黃兵海.著眼于整體化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創(chuàng)新[D].武漢大學,2005。
關鍵詞: 風險控制;經濟責任;內部審計
Key words: risk control;economic responsibility;internal audit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3-0160-02
0 引言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內審人員在整個審計過程中,自始自終都關注企事業(yè)單位風險。依據風險確定審計范圍與重點,以降低風險為導向,對企事業(yè)單位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公司單位治理程序進行評價,協(xié)助企事業(yè)單位管理風險,實現(xiàn)企事業(yè)價值增值的確證和咨詢活動。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本質是確保受托責任有效履行的能動的管理控制機制。安徽行政(經管)學院,是省政府直屬事業(yè)單位,成立于1991年,主要承擔公務員培訓、學歷教育、科研咨詢以及對外合作交流等職能。置身市場經濟改革大潮,學院始終注重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堅持走制度化、規(guī)范化、長效化之路。2012年10月,在學院部分資源整合后,成立了由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擔任組長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抽調13名相關專業(yè)人員組成3個審計工作組,歷時3個月集中對23名工作崗位變動的原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審計工作堅持以領導干部履職盡責、完成目標任務為重點,以被審計人員任職期間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為基礎,以經濟決策、廉潔自律、財務和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執(zhí)行情況等八個方面為主要內容,進行內控制度測試、財務賬簿審查、原始憑證和會議紀要調閱,實地核對固定資產、協(xié)議和庫存材料,召開座談會23場,訪談教職工220多人次等方式,形成23名同志的審計報告,對審計結果進行了通報,提出審計整改建議51條,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以風險為導向,開展內部審計
學院經濟責任審計以風險導向的審計理論為指導,站在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高度和改進工作、加強管理、保護干部的層面,就事論理,對事不對人,把脈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點風險點,按審計實施方案和審計業(yè)務程序的規(guī)定,審慎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1.1 測試風險點 首先調查了解被審單位制度建設和會議記錄情況,掌握議事規(guī)則、政策規(guī)定和業(yè)務流程,及時進行符合性測試,根據測試情況確定單位內部管理可能存在的風險點,然后確定實質性測試的范圍和方向,通過實質性測試,有針對性地收集原始資料證據,形成工作底稿,發(fā)現(xiàn)重大疑點問題,可延伸追索審計。
1.2 邊審計邊整改 審計過程中,審計小組與被審計人員及其所在部門(單位)就發(fā)現(xiàn)的一般性的問題進行及時溝通,一些部門(單位)高度重視審計指出的不足和問題,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guī)范,健全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自覺糾正不符合規(guī)定的行為。在審計中發(fā)現(xiàn)個別我院與外單位的合作協(xié)議內容不盡合理,執(zhí)行不夠規(guī)范,及時指出問題,經過充分協(xié)商,進一步規(guī)范了雙方責權利,重新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使學院在合作中的收益與此前相比有了較大增長。針對存在的財務報銷手續(xù)不盡完善等共性問題,財務部門及時開展了財會基礎知識培訓。經過專業(yè)培訓后,學院各部門在購買辦公用品報銷時,完善了驗收人員簽字等相關手續(xù)。通過全面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推行重大項目“先審計后結算”制度,進一步健全并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使財權、物權在制度約束下更加規(guī)范地運行。
1.3 抓重點環(huán)節(jié) 不拘泥于細枝末節(jié),不在傳統(tǒng)的財經法紀審計上兜圈子,而是從大處著眼,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看發(fā)展過程,抓大的節(jié)點,帶動提升審計層次。通過審計,全面總結一個部門工作經驗教訓,展示部門發(fā)展變化情況,對被審計人履職盡責情況,經濟活動是否合規(guī)合法,是否廉政等做出符合實際、客觀公正的評價。
2 關于內部審計的幾點思考
2.1 組織架構是關鍵 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政治性、專業(yè)性強,敏感問題多。成立院級審計領導小組,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案,抽調業(yè)務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的專業(yè)人員組成審計組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是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并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
2.2 分工協(xié)作是基礎 分工理論是現(xiàn)代社會形成和存在的基礎。根據分工協(xié)作理論,在內部審計實踐中摸索出一套既明確分工負責,又分工不分家,通力合作,激情干事,和諧共事,集體討論,民主協(xié)商,達成共識,盡心盡責地做好審計工作的一整審計計劃、審計工作實施方案和審計方法,為保質保量地出具審計報告打下了堅實基礎。
2.3 促進發(fā)展是目標 內部審計應當以促進領導干部推動本部門、本單位和諧發(fā)展、科學發(fā)展為目標。發(fā)展是硬道理。應珍惜單位和諧、事業(yè)發(fā)展的局面,在政策上鼓勵有創(chuàng)收能力的單位開源節(jié)流,獎勵增收節(jié)支,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充分調動每一位教職工的積極性。
2.4 履職盡責是重點 學院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是對各級領導干部權力運行過程和效果的審計。不同于其他常規(guī)性審計,應在財務收支真實性、合規(guī)性審查的基礎上,實行審計內容向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全過程拓展,以領導干部履職盡責、完成目標任務情況為審計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和制約審計。圍繞領導干部在經濟事項決策、執(zhí)行過程,通過一系列審計調查、查閱會議記錄、結合賬面情況,運用審計分析方法,審查決策機制是否民主、科學,檢查決策的收入支出是否達到了應有的效益,并結合管理審計、績效審計、制度審計理念及方法進行相關風險分析,提升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審計報告的水平。
2.5 依法審計是根本 本著“既要對組織負責,又要對個人負責”原則,體現(xiàn)對干部的關心、愛護,堅持原則,依法審計,把握底線,做到“一個聲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審計報告對存在問題的表述和責任認定持謹慎態(tài)度,重要問題和結論性的評價與審計建議,均通過集體討論,反復斟酌,逐字逐句推敲,在找到充分確鑿證據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依據,審計成員的所有爭論和意見分歧都解決后,才能寫進報告。審計語言要求審計報告的文字表述要莊重、簡潔、準確、平和。
2.6 結果運用是依歸 應建立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檔案資料庫,重視審計成果的利用。在高校日常財務收支審計、專項審計中,審計部門應注重搜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及廉政建設方面的資料,分別錄入按領導干部建立的相對獨立的經濟責任審計資料庫中,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時能充分利用以上資料,減少重復審計工作,節(jié)約審計資源,提高經濟責任審計效率。在安排審計項目時,應事先根據組織需要,確定近期崗位必須審計的部門或單位,再根據審計檔案資料記載,結合以前年度已審情況,有計劃地安排審計項目。推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示制,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作為干部考核使用的參考依據,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參考文獻:
[1]卓和平.基于風險導向型內部審計機制的思考[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