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激情一区二区高清在线,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九色在线精品视频,久久深夜福利亚洲网站

    <object id="jtoc7"><button id="jtoc7"></button></object>

      <object id="jtoc7"></object>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古詩三首教案

      古詩三首教案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1-08 16:34:20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古詩三首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古詩三首教案

      篇1

      教學設計模板

      語文

      版本冊數(shù)

      課目名稱

      (示兒)

      教學目標

      1.體會《示兒》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治愛美情趣,受到愛國主義精神影響。

      2.理解詩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容,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熏陶。

      3.結合學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想象、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學情分析

      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古詩的方法,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基本讀懂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深入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自學、想象、表達、創(chuàng)新能力。

      重點難點

      1.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2.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信息技術和數(shù)字資源的

      使用方式和意圖

      一、出示課本中的古詩和圖片,導入新課。

      (一)認識圖片中的人物嗎?

      1.學生交流對陸游的了解。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

      2.學生交流陸游臨終時中國的情況。

      (金兵南侵,南宋偏安,中原陷落,百姓凄苦)

      (二)理解詩題的含義。

      二、學生圖文結合自學古詩,教師檢測古詩自學情況。

      (一)學生自學古詩,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初步理解詩意。

      (二)學生在組內朗讀古詩,相互糾正讀音,并說明糾正理由。

      (三)教師指名學生上臺朗讀古詩,其他學生點評。

      (四)齊正確、流利朗讀古詩。

      三、小組合作學習,全班討論。

      (一)在組內交流已經(jīng)理解的字,向組員請教還不明白的字詞。

      (二)全班交流:

      1.討論古今異義詞,理解重點字詞的意義

      “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但”,只是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tǒng)一;“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qū)?!凹壹馈?,祭掃祖宗

      “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

      2.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統(tǒng)一而感到悲傷。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tǒng)一的悲傷之情。)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

      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掃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之情。)

      (三)指名學生連貫詩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為什么陸游明知死后萬事皆空,還要叮囑兒子家里祭拜祖先時把收復中原的好消息告訴自己?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一)指名學生讀,點評。

      (二)教師范讀。

      (三)齊讀,感受詩人的愛國之情。

      (四)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五、拓展閱讀。

      (一)出示閱讀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二)教師點撥

      和戎句:孝宗隆興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這里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shù)。

      朱門沉沉:富貴之家門戶深深。

      廄:馬房。

      戍樓:邊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軍中白天作燒鍋、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

      遺民:淪陷區(qū)人民。

      (三)交流,提高認識

      這首詩是詩人在中原淪陷后50年寫的,從中可以感受詩人一生關注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偉大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課外收集愛國的詩歌。

      課件出示詩人陸游的頭像和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導入新課,讓學生充分交流課外搜集資料,對古詩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有所認識,從而為深入學習古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

      課件出示古詩詩句,充分讓學生朗讀古詩,把古詩讀正確。

      課件出示古詩詩句,其中關鍵字詞用紅色標示出來,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讀懂古詩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課件出示的詩句,加深對古詩思想內容的感悟。

      課件出示補充材料,閱讀陸游的其他作品,加強對愛國詩人陸游的認識,感悟詩人的愛國熱情。通過補充閱讀愛國的詩歌,也擴大了學生閱讀量,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板書設計

      示兒

      陸游

      不見九州同

      篇2

      1.?認識“減”字;會寫“梅、溪、泛、減”4個生字。?2.?能正確朗讀并背誦古詩《三衢道中》。

      3.?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愉快的心情,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意境。?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人的愉快心情,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意境。?教學準備:

      練字紙,教學課件,田字格黑板貼?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想不想出去游玩?想去哪里玩?

      今天我們就跟隨一位古代的詩人,一起出去走一走吧。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出示詩人簡介)自己讀一讀關于他的介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是的,他不但愛旅游,還愛用詩句記錄自己的旅游見聞。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詩,就是他在游“三衢道中”時所寫。(板書課題)?二.識字寫字

      1.我們來看這首詩。(出示全詩)自己讀讀這首詩,看誰能讀得一字不錯。指名讀。再指名,隨機正音。齊讀。

      有一個字老師想請教一下大家。(出示“減”)這個字怎么讀?你是怎么記住它的?指名說方法。

      2.還有幾個字要求我們會寫,老師把他們挑了出來。(出示“梅、溪、泛、減”)我們來觀察一下這幾個字?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它們不但是左右結構,而且是左窄右寬。再觀察左右兩邊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寫的時候該注意什么呢?指名說。你們覺得這幾個字中哪個字最難寫?隨機抽并范寫。生書空并描紅。隨機抽取評價。

      3.剛才我們學習生字都用了什么方法?(先觀察字形,認清結構,再注意占位,強調落筆的注意事項)課下我們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其他幾個生字。

      三.理解詩意

      1.掃除了生字障礙,我們再來看這首詩。(出示全詩)“三衢道中”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你是怎么知道的?隨機評價并歸納理解古詩的方法。

      2.回顧以前我們學過的古詩,你還會用哪些理解古詩的方法?(引導歸納看注釋、查字典、調換語序、補省略等方法)看自學提示。(出示自學提示,用這些方法理解該古詩的詩意)小組合作學習。

      3.檢查學習效果。通過你對詩句的理解,你都讀懂了什么?指名說。隨機評價語引導詩人的游玩時間、游玩天氣、游玩路線、游玩途中所看到的、游玩途中所聽到的。(板書:游玩)?四.體會心情

      1.我們通過理解詩句,知道了詩人寫了一次“游玩”的事,詩人這次游玩玩得愉快嗎?(板書:愉快)你從哪些字或詞感受到的呢?(出示全詩)

      晴:說明天氣好,天氣好心情就好。詩人其實還告訴我們,這次游玩的天氣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難得的好,你讀出來沒有?引導“梅雨時節(jié)的晴天”強調“日日”。這樣的天氣心情不止是好了,簡直是驚喜,你能帶著愉快的心情讀讀這一行詩嗎?指名讀,再指名。

      泛:(出示溪上泛舟圖)你泛過舟嗎?心情怎樣?會看到什么??行:(出示山間小路圖)你爬山時心情怎樣?

      不減:(出示林蔭小路圖)當時的天氣已經(jīng)有點熱了,能在這樣的綠蔭下行走,心情一定很好。

      添得:(播放黃鸝鳥的叫聲)聽一聽,好不好聽?聽到這樣的聲音心情好不好?

      2.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讀全詩嗎?同桌互相練一練。指名讀,再指名。還有哪種讀法能讓我們表達出這種心情呢?(搖頭晃腦、手舞足蹈、敲擊、拍手)齊讀。?五.想象意境。

      1.我們跟隨詩人曾幾的腳步,一起游覽了“三衢道中”,我們在晴朗的好天氣里,泛舟溪上,溪水碧波蕩漾,溪兩岸綠樹紅花,清風拂面。后來,

      我們又走在了綠樹成蔭的山間小路上,耳邊不時回響著黃鸝鳥清脆悅耳的叫聲,真讓人心曠神怡!(出示風景圖)

      現(xiàn)在請你閉上眼睛,此刻你就是詩人曾幾,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樂曲聲中再次回到三衢道中,展開想象的翅膀,你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眼前的景物也許會比詩人筆下更豐富。(播放背景音樂,配風景圖)

      篇3

      1、讀懂詩句,2、理解詩意。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4、并背誦。

      5、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6、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

      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學生:①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讀熟課文。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揭題、解題(2分鐘)

      1、揭題,2、讀題,3、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4、解題。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

      2、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3分鐘)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3、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3、理解詩意(15分鐘)

      1、學生自學古詩(5分鐘)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10分鐘)

      1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同2學講解古詩

      ②教師注意指點,并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拔鬓o”“盡”。

      4、體會詩境(6分鐘)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么?

      3、這時長江里是不4、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

      5、李白站在岸邊,6、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7、遠,8、心里會想些什么?

      9、借助插圖,10、體會詩的意境。

      11、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5、借助詩境,6、訓練說寫(14分鐘)

      1、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2、往日,3、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4、學業(yè)上相互幫助,5、情投意合,6、感情深厚,7、此刻分別,8、不9、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10、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11、學們想象一下,12、他們的分別時,13、會說些什么,14、做些什么,15、會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能不16、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17、先要有腳本,18、請同19、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20、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21、寫一個腳本,22、腳本要交待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環(huán)境,23、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4、學習小組合作撰寫腳本。

      25、學生自愿或推薦表演,26、表演后師生共同27、評議。28、根據(jù)表演效果,29、重新修改腳本。

      7、布置作業(yè)(1分鐘)

      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yè):

      篇4

      本班絕大部分學生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掌握一定的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具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平時課堂教學中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寫出內容具體、中心明確的文章;課后熱愛閱讀,樂于交流,能積極參與到語文實踐活動中去。但也有個別孩子學習態(tài)度有待加強,沒有良好的閱讀與思考習慣,思維能力發(fā)展比較緩慢,常詞不達意,沒有良好的閱讀方法……需要教師、家長同學多關注、多鼓勵、多提醒,加強閱讀思維培養(yǎng),提升其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其語文素養(yǎng)提升。

      二、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yǎng)成習慣,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2)繼續(xù)培養(yǎng)積極發(fā)言,專心傾聽的習慣。

      (3)繼續(xù)培養(yǎng)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萬字。

      (4)培養(yǎng)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培養(yǎng)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繼續(xù)培養(yǎng)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2.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200個生字及詞語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200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3.漢語拼音

      (1)繼續(xù)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2)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的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發(fā)言時要控制時間,討論小姐要總結異同之處。

      (3)講清楚故事細節(jié),講故事時可以配上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4)選擇恰當?shù)牟牧现С肿约旱挠^點。尊重別人的觀點,對別人的發(fā)言給予積極回應。

      (5)分條講述,把推薦一本書的理由講清楚,聽人說話能抓住重點。

      5.閱讀

      (1)繼續(xù)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閱讀有一定的速度,閱讀時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

      (3)能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初步了解課文,學習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5)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

      (6)注意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

      (7)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8)初步體會課文中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好處。

      (9)積累優(yōu)美詞句,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6.習作

      (1)留心周圍的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做過的寫明白。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4)能提取主要信息,縮寫故事。

      (5)學習列提綱,分段敘述,突出重點。

      (6)搜集資料,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三、教學措施:

      1 .努力鉆研教材,分清教讀課和自讀課,依據(jù)課文內容、文體和單元要求的教學目標來設計不同的教案程序,突出每一課的特點和重點。

      2. 鼓勵學生大量閱讀。重視閱讀方法與閱讀速度的培養(yǎng)。

      3.采用“1+X”方法,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提升語文素養(yǎng)。

      4.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5.加強家校聯(lián)系。家校攜手,加強溝通與交流,鼓勵家長督促孩子積極參加活動,用心體驗生活,積累素材。

      6.教師加強自身學習,主動向身邊老教師和名師大家學習,邊實踐邊反思,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教學進度:

      內容

      課時

      重點目標

      時間

      安排

      閱讀推薦

      元萬物有靈

      1.白鷺

      2

      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寫出自己對一種事物的感受。

      發(fā)言時要控制時間,討論小姐要總結異同之處。

      9.1

      -

      9.12

      米切爾 .恩德《毛毛》

      2.落花生

      2

      3.桂花雨

      2

      4.珍珠鳥

      1

      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

      1

      習作:我的心愛之物

      3

      語文園地一

      3

      元策略單元

      5.搭石

      2

      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能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9.16

      -

      9.27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

      6.將相和

      2

      7.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2

      8.冀中的地道戰(zhàn)

      1

      習作:“漫畫”老師

      3

      語文園地二

      3

      課外閱讀交流

      1

      元民間故事

      9.獵人海力布

      2

      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

      提取主要信息,編寫故事。

      講清楚故事細節(jié),講故事時可以配上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9.30

      -

      10.16

      《中國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非洲民間故事》

      10.牛郎織女(一)

      2

      11.牛郎織女(二)

      1

      口語交際:講民間故事

      1

      習作:縮寫故事

      3

      語文園地三

      2

      元深愛祖國

      12.古詩三首

      3

      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

      學習列提綱,分段敘述。

      10.17

      -

      10.31

      《中國勵志故事集》

      13.少年中國說

      2

      14.圓明園的毀滅

      2

      15.無名島

      1

      習作: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

      3

      語文園地四

      2

      《十萬個為什么》

      課外閱讀交流課

      1

      第五

      元習作單元

      16.太陽

      2

      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搜集資料,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

      11.1

      -

      11.15

      17.松鼠

      2

      習作例文

      2

      習作:介紹一種事物

      3

      舐犢之情

      18.慈母情深

      2

      注意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jié)中蘊含的感情。

      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選擇恰當?shù)牟牧现С肿约旱挠^點。尊重別人的觀點,對別人的發(fā)言給予積極回應。

      11.18

      -

      11.29

      佐野洋子《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19.父愛之舟

      2

      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1

      口語交際:父母之愛

      1

      習作:我想對您說

      3

      語文園地六

      2

      四季之美

      21.古詩詞三首

      2

      初步體會課文中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好處。

      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

      12.2

      -

      12.17

      巴勒斯《飛禽記》

      22.四季之美

      2

      23.鳥的天堂

      2

      24.月跡

      1

      習作: 即景

      3

      語文園地七

      2

      課外閱讀交流課

      1

      讀書明智

      25.古人談讀書

      2

      閱讀時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

      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達,突出重點。

      分條講述,把推薦一本書的理由講清楚,聽人說話能抓住重點。

      12.18

      -

      1.4

      馬克吐溫《王子與貧兒》

      26.憶讀書

      2

      27.我的“長生果”

      1

      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

      1

      習作:推薦一本書

      3

      語文園地八

      2

      篇5

      語文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在我們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就有表述:“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痹陂喿x教學中要求“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學生的引導者,指明學生向上探索的方向,教給學生發(fā)展的學習方法。蘇軾說:“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因此培養(yǎng)學生掌握良好的語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夠學有所用,學有所長,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去認真研究和探索的。

      二、想法的產(chǎn)生

      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走遍千山萬水》這一訓練組的課文,都是寫景的文章,此時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前三篇課文,《古詩三首》包括:《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但在學習中,找文中景物的過程,學生做的不夠好。不僅這一單元的課堂上做的不夠好,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學生做的也不夠好,找景物的時候,大多數(shù)學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如何利用好這幾篇寫景課文,教給學生這方面的學習方法呢?我覺得前三篇課文,是訓練學生能力的基礎,而后面的閱讀課文《七月的天山》,只能算是練習題。那就要從前三篇精讀課文入手。既然學生不會找景物,那就教一下這方面的學習方法吧。學會了這個方法,讓學生拿《七月的天山》做訓練好了。有了這個想法,就著手設計教案。

      三、方法的產(chǎn)生

      學習寫景物文章,如何找準景物?我領著學生重新從第一課開始。

      引導學生思考《獨坐敬亭山》寫了什么景物?你是怎么找到的?學生說出是直接劃出來的景物,因為第一句寫的是眾鳥,第二句寫的是孤云,三四句寫的是看不夠的敬亭山。

      《望洞庭》都寫了什么景物呢?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望洞庭的什么?學生回答:月光下的山和水?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回答:“潭面無風鏡未磨”中潭面就是湖面,“白銀盤里一青螺”寫了水和山的顏色,水是“白銀盤”,山是“一青螺”。之后學生總結出是抓重點詞找到的景物。

      《憶江南》和《望洞庭》是不同的,問學生哪里不同?如何找景物,都有什么景物?學生說出是第二三句中找到的景物——江花、江水。后來總結出是在重點句中找到的景物。

      《桂林山水》和《記金華的雙龍洞》我引導學生看題目,從題目看出了什么?學生說從題目中找到了課文要描寫的景物,從題目中找到描寫的景物,之后再去找課文中的重點段,重點段里詳細的寫了景物。

      學生在練習中用以上學到的學習方法在找《七月的天山》景物的時候,遇到了問題,因為這篇課文和以前的課文是不同的,有學生說可以利用從題目中找景物的方法,知道了這篇文章寫的是天山,那分別寫了天山的什么呢?有學生說可以從重點段中找,在重點段中,找景物,又遇到了分歧,因為描寫的景物太多了,之后又引導學生從重點段中描寫比較多比較具體的部分找的景物。就這樣剝洋蔥一樣終于找到了《七月的天山》中描寫的景物:天山的雪水、原始森林、野花。

      于是,我們總結出了在文章中找景物的方法:(1)如果文章中景物描寫的少,那就直接劃出來。(2)從重點詞中找出來。(3)從重點句中找出來。(4)從重點段中找出來。(5)從題目中找出來。(6)從重點段中描寫比較具體、比較多的部分找出景物來。

      四、方法的實施

      學生掌握了如何找準景物的方法后,我選取了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這組課文,讓學生按照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找景物。老師的快樂感染著學生,加上這種方法學生學的也輕松,所以練習的課堂也是輕松愉快的。一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們找準了《鄉(xiāng)下人家》《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麥哨》中的景物。

      在找《鄉(xiāng)下人家》第一自然段景物的時候,我們遇到了問題,第一自然段有同學說寫的是瓜,有的同學說寫的是藤,有的同學說寫的是瓜架。后來同學討論出來,無論藤和瓜,都是瓜架上的,那就是寫的夏天瓜架上的景物了。這個問題也同樣出現(xiàn)在《麥哨》的第四自然段。剛有一個同學提出:“老師這個第四自然段描寫了好多景物,有油菜花、蠶豆花、麥田好多景物啊。”馬上有個同學給他講解:無論油菜花還是蠶豆花還是麥田,都是田野里的,這一段主要寫的是春天田野中的景物。我為學生的善于總結而感到欣慰。在《鄉(xiāng)下人家》第五自然段的討論上,同學們分歧很大。有同學說這一自然段沒有具體寫哪一樣景物,都寫的很籠統(tǒng)。但這一段是確實是寫景的,而且寫的非常美,經(jīng)過大家的討論,同學總結出這一自然段是寫夏天傍晚的農(nóng)家田園風景。原來找景物也可以總結出來呀。于是我們在找景物的方法中又加第七個方法:通過總結找景物。

      五、方法的重要性

      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如何教、怎樣教?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這些一直是我們語文老師在討論、在思考的問題,我覺得用教材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學習方法才會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當然,教師的學習方法的產(chǎn)生,不是偶然的靈感乍現(xiàn),而是心系學生、冥思苦慮的結果。老師應該是一名思考者,并且能夠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任務,教給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就是教給學生一種學習能力,而這種積沙成塔的學習方法積累,必將為學生今后創(chuàng)新能力的厚積薄發(fā)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