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激情一区二区高清在线,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九色在线精品视频,久久深夜福利亚洲网站

    <object id="jtoc7"><button id="jtoc7"></button></object>

      <object id="jtoc7"></object>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產科護理論文

      產科護理論文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2-04-17 05:14:19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產科護理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產科護理論文

      篇1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孕產婦,年齡20歲~35歲,接受調查和訪談的孕產婦及家屬86名,所受調查的人員均認真填寫調查表和接受訪談,調查表發(fā)放58張、訪談表發(fā)放86張,均全部收回。調查內容包括:圍生期接受檢查的時間、孕期營養(yǎng)知識、影響分娩的因素、孕期保健、足月分娩的周數、濫用抗生素、對醫(yī)生和護士的信任程度、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熟悉、護理人員健康教育、對生產的概念等,孕產婦和家屬對調查內容無異議。

      1.2方法

      對58例入院的孕產婦及家屬進行調查與訪問,分為2組:一組調查孕產婦,一組調查家屬,分析其對我院產科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和有關意見,了解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原因;根據原因查明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規(guī)避問題。產科臨床護理所遇到的問題是:缺乏高素質人才、分娩具有一定危險、孕產婦自身存在問題。通過對58例孕產婦調查和訪談了解產科的風險,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及對策,58例產婦均痊愈出院。

      2主要風險及原因

      2.1護理人員方面

      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與專業(yè)人才的匱乏。產科急診多,工作量大,護理人員易出現精力不集中的情況,產科工作存在較大壓力、技術要求較強、夜班多、風險大,并且精力長期高度集中,使護士身心受到較大壓力,表現出行為和態(tài)度的負性情緒,產生易怒、脾氣暴躁,使工作效率和職業(yè)效能降低。部分護士未認真觀察產程,直接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助產士不按操作規(guī)范給新生兒洗澡,存在燙傷和水淹嬰兒的隱患。

      2.2孕產婦方面

      孕產婦及其家屬對婦產科工作不了解,對分娩的危險性沒有足夠的認識和充分重視,認為分娩是正?,F象,沒有必要擔心,到醫(yī)院就無需擔憂,認為有醫(yī)生和護士就什么問題都不怕,不考慮孕產婦自身疾病、身體素質等原因造成的危險因素。有些孕產婦和家屬對在入院時護理人員的指導和注意事項不重視,發(fā)生胎膜早破、胎心異常等不良后果,延誤搶救時機。

      2.3護理技術方面

      護理技術在產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搶救效果,同時護理經驗、對疾病的觀察、搶救時間的掌握、醫(yī)療設備的完好也至關重要。助產士在助產過程中配合不當,可造成會陰裂傷。對產科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心理以及職業(yè)素質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是護理人員要有耐心、細心、責任心面對孕產婦這一特殊群體。

      2.4用藥因素

      在護理孕產婦時,產科護士要注意掌握用藥方面的知識,掌握用藥的適應證,在靜脈給藥時,特別是給催產素時,要準確用藥,認真調節(jié)速度,掌握劑量。如果劑量過大容易引起宮縮過強,宮頸堅硬,有可能引起子宮破裂,給產婦造成損傷而引起護理糾紛。

      2.5在孕產婦的孕中、產中及產后醫(yī)護人員要做好相互配合

      防止產婦出現不良后果,如:產中的臍帶脫垂和嬰兒窒息,如系重危妊娠者或胎兒宮內窘迫的嬰兒,在備好搶救儀器、藥品的同時,隨時配合好醫(yī)生進行有效的救治,做好搶救準備。

      2.6監(jiān)護設備失誤隱患

      胎心監(jiān)護儀、血壓監(jiān)測儀等出現設備故障,護理人員未及時發(fā)現,交接班未交接清,導致急診使用時出現失誤。

      3對策

      3.1部分護理人員相關知識的局限性,加之經驗不足

      因此,聘請有豐富經驗的高年資護理人員講解相關知識,指導產科操作并掌握熟練,便于臨床工作中靈活運用。只有掌握熟練的產科護理技能,才能夠使護理人員專業(yè)水平和技術素質不斷提高,從而避免了護理服務中出現事故和糾紛。

      3.2克服孕產婦的心理障礙

      大部分產婦為第一次分娩,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以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與患者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主動了解她們的心理和其他要求。及時與孕產婦進行信息交流和心理溝通,減少她們的心理障礙,同時做好產前檢查,及時發(fā)現產婦的并發(fā)癥并及時處理,在產檢過程中做好產婦及其家屬知識宣教。

      3.3加強對患者用藥方面的指導

      根據醫(yī)囑正確執(zhí)行,護士要知道藥物的性質、濃度、劑量,用藥的時間、用法、藥物的副作用,每次用后填寫入記錄單上,以供醫(yī)生參考,用藥時做好查對工作,避免濫用藥和用錯藥。

      3.4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

      是我們護士應掌握的技巧,良好的溝通時可以避免工作中的許多糾紛,在產前和產中及產后與患者及時溝通,并且根據患者的要求,保證患者的隱私。采取各種形式對孕產婦及家屬宣傳圍生期的心理、生理衛(wèi)生知識,提供咨詢與指導,使其正確對待孕期、分娩期出現的不適癥狀,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和健康行為,排除心理障礙,提高心理素質。

      3.5經常檢查儀器設施,保證孕產婦的安全

      由于孕產婦行動不方便,故不僅要保障病區(qū)設施的安全,更要給予及時的幫助,避免意外發(fā)生。保證走廊過道無障礙,地面干燥,無油跡和水跡,照明設施安全無誤,保證孕產婦住院期間的安全。同時檢查心電、胎心、血壓監(jiān)護儀,急救藥品和用物保持在完好狀態(tài),以備急救時應用。

      3.6加強風險的評估

      接診護士對入院的孕產婦快速收集資料,針對臨產后產婦的特點,護理人員根據收集的資料綜合分析和判斷,評估其相關風險,根據風險因素,制訂相關的預防和護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使產婦配合醫(yī)務人員,順利分娩。產科工作關系到母嬰兩條生命的健康,助產士工作技術性強、工作壓力大、工作繁重、風險大。根據現代的護理管理理念,護理安全應以預防為主,把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實施護理措施之前,確保產科風險因素不再放大。

      篇2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間在我院待產的196例初產婦。這196例產婦均未患有其他疾病,其腹中胎兒均發(fā)育正常。這些產婦進行產前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各項指標均符合自然分娩的條件。將這196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98例產婦。觀察組產婦的年齡在22~2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6±1.2歲。她們的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為38.6±0.8周。對照組產婦的年齡在23~2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4±1.4歲。她們的孕周為38~41周,平均孕周為38.3±0.9周。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為對照組產婦使用常規(guī)產科護理方法進行護理,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為:①為產婦做好各項體征的監(jiān)測。②根據醫(yī)囑指導產婦的飲食和休息。③嚴密觀察產婦的臨產癥狀。④指導產婦學會自己檢測胎動。⑤適時地與產婦進行溝通,以緩解其緊張的情緒,使其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積極待產。⑥觀察產婦產后的情況,如陰道出血的情況等,并對其各項體征進行監(jiān)測,如發(fā)現異常情況應立刻報告醫(yī)生,并及時進行處理。⑦指導產婦保持外的清潔,防止其發(fā)生感染。為觀察組產婦使用產科護理新模式進行護理,產科護理新模式包括:

      (1)對孕產婦進行產前保健及產前教育。①對孕產婦進行入院教育。為每位剛入院的孕產婦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詳細地向其介紹產婦及新生兒所需的生活用品,讓其提前做好準備。為孕產婦介紹醫(yī)院的住院環(huán)境、主治醫(yī)生和主管護士等,以消除其陌生感??山M織能下床活動的孕產婦觀看相關的錄像資料,使其了解自然分娩的相關知識??稍谛袆硬槐愕脑挟a婦的病房內懸掛健康教育知識圖片,讓其對自然分娩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解。②護理人員應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自然分娩知識的健康教育,使他們對自然分娩有正確的認識,以改變其思想觀念,選擇自然分娩。告訴產婦若是產婦產道的情況、產力的情況、精神狀態(tài)及胎兒的情況這四個因素均為正常,便可以選擇自然分娩。③對產婦進行飲食教育。合理的飲食和均衡的營養(yǎng)能夠更好地幫助產婦保持體力,從而提高其自然分娩的成功率。④對高危妊娠的孕產婦,應實施一對一的護理方式,對其高危因素進行防范,以降低其進行剖宮產的幾率。

      (2)對產婦進行產中個性化護理。產婦在分娩時,不僅要承受宮縮的痛苦,還要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醫(yī)務人員應對產婦進行鼓勵,讓其樹立其正常自然分娩的信心,以提高其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以產婦為中心,對其進行人性化的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告知孕產婦對其進行護理的目的和內容,并讓孕產婦及其家屬參與制定護理計劃,以調動其主觀動力,使其更好地適應自身的角色,提高其自理能力,緩解其心理焦慮。②可讓產婦家屬陪伴產婦分娩。在產婦出現有規(guī)律的宮縮及宮口開到大約2cm后,可由一名家屬陪伴其進入待產室。③產房的布置一定要溫馨、舒適,使產婦感覺舒適,以消除其陌生感及恐懼感。產房應配備經驗豐富的助產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助產士應對其進行鼓勵和安慰,通過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以減輕其疼痛感。若發(fā)現產婦出現異常情況,助產士應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處理。在產婦分娩時,助產士應指導產婦掌握進行呼吸和放松的方法。助產士可用適當的方式對產婦進行撫摸,如輕揉其髂部或下腹等,以減輕其疼痛感。④在產婦順利生產后,讓產婦抱緊嬰兒,使母嬰親密接觸。⑤產科護理人員應加強自身專業(yè)技能與知識的學習,院方應定期對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其護理的能力,進而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2.結果

      在對照組的98例產婦中,選擇自然分娩的產婦有66例,占66.3%,其中順利分娩的產婦有52例,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為53.1%。在觀察組的98例產婦中,選擇自然分娩的產婦有94人,占95.9%,其中順利分娩的產婦有84人,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為85.7%。觀察組產婦選擇自然分娩的比率和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篇3

      采用等組實驗法設計,選擇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患者產婦1638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0~44歲,平均年齡(26.05±1.15)歲。其中初產婦1068例,經產婦570例,陰道產1320例,剖宮產318例。將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間的產婦1626例設為對照組,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25.98±1.20)歲。其中初產婦1060例,經產婦566例,陰道產1316例,剖宮產310例。兩組年齡、分娩方式、病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科護理人員共32人,均為女性。學歷:本科(含在讀)12人,大專(含在讀)15人,中專5人;職稱:高級2人,中級10人,初級20人;年齡:40歲以上5人,30~40歲8人,30歲以下19人。

      (二)方法

      1.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質量管理模式,以護理服務項目為評價對象如特、一級護理,危重病人護理,病房管理等??苾仍O立質控員,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以質量檢查為主要模式。

      2.實驗組

      采用改革后的護理風險管理模式,以評價醫(yī)院護理質量管理體系以及護理工作質量指標(基礎護理14項和??谱o理47項)、患者滿意度為標準??苾热巳耸琴|控員,針對科內的患者、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或不良結果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區(qū)分風險或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嚴重程度和頻率,而采取正確行動為主要模式。

      (1)風險識別:①患者風險識別:將當天入院、婦產科常見危重癥(如宮外孕、產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宮破裂、臍帶脫垂、新生兒窒息等)、大手術患者、診斷不清、治療效果不佳、潛在安全隱患(如跌倒、墜床、自殺傾向等)的高?;颊咴O為重點監(jiān)控對象。②工作人員風險識別:將護理隊伍中的低學歷、低職稱的護士人員視為臨床經驗欠缺,加大婦產科臨床護理的不安全因素。③探視者風險識別:攜帶危險物品如玻璃、利器、易燃物品等進入病房的探視者以及精神異常、醉酒等神志不正常者,不遵守探視制度、非探視時間留院過夜者,視為安全隱患。

      (2)風險評估:①制定評估護理風險的監(jiān)控內容,列出重點監(jiān)控的基礎護理指標和專科護理質量指標:藥物使用錯誤、高危藥物外滲、輸血反應、患者跌倒、運送意外事件、深靜脈血栓形成、醫(yī)源性皮膚損傷等定為基礎護理評價項目,以及產房產后出血、產后脹痛和陰道分娩尿潴留等定為專科護理評價項目。②設立從事婦產護理專業(yè)的各級護理人員考核指標,根據能力審核準入資格。責任護士應具備:熟練完成各項基礎護理和部分專科護理工作,準確執(zhí)行醫(yī)囑,正確實施治療用藥和護理,觀察記錄患者的反應等條件。輔助護士應具備:協助完成生活照顧性基礎護理及非技術性護理工作,測量和記錄患者生命體征、物理降溫、準備各類護理技術操作的物品等能力。

      (3)風險處理:①建立三級質控網:科內建立以護理組長為核心的三級質控網:一級為責任護士和高級責任護士自控,即對自己的護理工作進行自查、自糾;二級為護理組長督導,即對責任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督導;三級為護士長監(jiān)控,即制訂科內各項工作的流程、考核標準和工作內容,每日檢查和指導責任護士的工作,每周進行護理查房一次。②實施前瞻性管理:根據《廣東省醫(yī)院臨床護理質量評價指南》(粵衛(wèi)函〔2010〕244號)中的助產??谱o理質量指標,設立質控標準,落實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在醫(yī)院建立的信息網頁中填報《不良事件報告表》,對發(fā)生的不良事件進行綜合分析,從“人”“機”“物”“環(huán)”“法”5個方面,確定近端原因,分析事件的相關因素,分享經驗和教訓,及時糾正行為偏差。科內當月匯總不良事件的信息,針對發(fā)生的可能性、嚴重程度、頻率等特點,找出事故根由,進行整改,如增加設施、改善條件、優(yōu)化流程等,避免更嚴重或更廣泛的失誤,并作為科內下月護理風險監(jiān)控的重點指標。③實行護士層級管理:以責任護士雙班制,新老搭配,實現護士分層級管理,建立護士長一護理組長一責任護士一助理護士為層級框架,所有護士排班按A,a、P,p、N,n雙班模式,由上級護士(A、P、N)擔任當班組長,與下級護士(a、p、n)搭班,實行層級幫帶。④建立護士核心能力培訓制度:根據護士的不同職級、崗位、職責和權限等,制定產科護士N1、N2、N3等級的核心能力培訓計劃,通過完成查房、會診、病例討論等形式提升各職級的護士??颇芰唾|控水平。

      3.管理效果評價:

      (1)基礎護理質量指標評價:統(tǒng)計兩組患者6項基礎護理高風險項目:藥物使用錯誤、高危藥物外滲、患者跌倒、運送意外事件、深靜脈血栓形成、醫(yī)源性皮膚損傷等發(fā)生例數。

      (2)專科護理質量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3項產科高風險項目:產房產后出血、產后脹痛和陰道分娩尿潴留等發(fā)生例數。

      (3)患者滿意度比較:使用我院護理部制定的滿意度調查表,在患者出院前1d進行問卷調查,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篇4

      研究對象均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產科分娩的產婦。62例患者中,年齡最小20歲,最大37歲,平均年齡26.3±2.1歲;孕次1~4次,平均2.1±0.2次;39例初產婦,23例經產婦;孕周37~42周,平均38.2±2.1周。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31例。兩組在年齡、孕次、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參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比如基礎的健康宣教。研究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產前護理

      產婦中多為初產婦,由于自身角色即將發(fā)生轉變,許多產婦無法適應這一變化,加上對分娩等相關知識的不了解,產婦極易出現緊張、恐懼、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很難以最佳狀態(tài)進行分娩或接受手術。針對這些問題,護理人員應首先讓產婦熟悉環(huán)境,主動向產婦講解,分娩是一個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過程,產婦和胎兒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使其對分娩有更多了解;同時,耐心解答產婦的疑問,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使其能夠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消除心理不良情緒,從而能夠以最佳的狀態(tài)迎接分娩。護士還要讓家屬了解分娩過程,教會準爸爸們陪產的技巧,以幫助產婦順利度過分娩過程。

      1.2.2產時護理

      進入產房后,護理人員應協助產婦取最舒適,并注意為其保暖及保護隱私,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測,并可通過與產婦交流、安慰等方式,增強產婦自信心,并讓她們學會在分娩過程中如何自我放松,減輕產痛,在陣痛減輕時用餐,吃些高熱量、易吸收的半流質。想睡時不妨休息一下,注意舒緩用力,在產婦宮縮時多給些贊揚、安慰、以及支持的話,可以握住產婦的手,給她按摩背部,建議她調換一下資勢,或者做對她有幫助的任何其他的事。護士在對產婦進行護理的時候,不僅僅關注產婦身體情況,還要關心產婦的心理情況,實行家庭化、溫馨的、有針對性的人性化護理,這也是當代護理工作的新要求,護理要以人為核心。

      1.2.3產后護理

      注意處理術后鎮(zhèn)痛,并向產婦及家屬說明應注意的事項;為產婦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宣傳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人工喂養(yǎng)的代價和危害,提倡純母乳喂養(yǎng),幫助產婦進行早接觸,早吸吮,在母親分娩6h內進一步幫助其進行母乳喂養(yǎng),示范喂奶的、含接姿勢、教會正確的擠奶方法,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實行母嬰同室,指導產婦合理飲食,保證充足休息、睡眠等。

      1.3評價指標與方法

      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表了解兩組的滿意度,共分為3個等級: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其中,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對兩組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進行評定,并比較兩組的剖宮產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分別用t和卡方值檢驗,P<0.05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的焦慮狀態(tài)與抑郁狀態(tài)對比

      經過對患者的護理,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組的焦慮、抑郁平均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的剖宮產率對比

      研究組23例自然分娩,8例剖宮產,剖宮產率為25.81%。參照組15例自然分娩,16例剖宮產,剖宮產率為51.61%。兩組的剖宮產率比較,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χ2=4.351,P=0.037<0.05)。

      2.3兩組的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的滿意度為93.55%,參照組的滿意度為74.19%,研究組的滿意度遠遠高出參照組,兩組比較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篇5

      選取九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婦產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產褥期婦女90例,年齡22~37歲,平均28歲。將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例。觀察組年齡22~36歲,平均27歲。對照組年齡23~27歲,平均29歲。產婦均無其他并發(fā)癥,產程無延長,分娩2h內出血量<400ml。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根據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

      1.2.1常規(guī)護理

      (1)飲食方面:由專業(yè)醫(yī)務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囑患者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

      (2)藥物方面:相關護理人員按時發(fā)藥,督促產婦按醫(yī)囑按時服用;

      (3)精神方面:相關醫(yī)務人員需常與產婦進行思想和精神上的溝通和交流,以幫助產婦形成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避免緊張、焦躁、不安的負面精神狀態(tài)。同時應及時向產婦家屬普及與產婦相關的日常注意事項等。

      1.2.2常規(guī)護理結合臨床護理路徑

      (1)產婦入院后,相關醫(yī)務人員應先做一份產婦相關的日常生活普查,然后根據調查內容由相關醫(yī)務人員因人而異制定一份與每位產婦相符的科學高效的臨床護理路徑。

      (2)產婦住院期間,相關醫(yī)務人員需每日監(jiān)測產婦情況,并予以記錄,產婦日常管理均按所制定的方案嚴格執(zhí)行。

      (3)醫(yī)務人員應在產婦住院時向產婦及家屬介紹醫(yī)院周圍的情況,為產婦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了解產婦狀況的同時增進醫(yī)務人員與產婦的交流。

      (4)醫(yī)務人員還應向產婦普及產婦的治療方案以及手術情況等,幫助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給陪伴家屬普及相關知識且指導家屬做好相關準備。

      1.3觀察指標比較

      兩組產婦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住院費用及住院天數。其中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4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住院天數為(5.7±1.5)d,短于對照組的(8.3±3.0)d;觀察組產婦住院費用為(2260.5±522.4)元,低于對照組的(2886.4±414.4)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之所以能在婦產科護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原因為臨床護理路徑的諸多優(yōu)勢:

      (1)臨床護理路徑可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選擇最適合產婦的護理方式,且能節(jié)省時間,高效地進行護理,減輕了產婦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2)臨床護理路徑的嚴格實施可調配好醫(yī)務人員的責任,且在實踐上也做了嚴格規(guī)定。

      篇6

      我院產科共有病區(qū)2個,其中一病區(qū)床位36張,護士15人,床護比1∶0.4,其中護士長1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5人,護士8人;正式護士3人,合同護士12人;本科4人,大專11人;年齡22歲~39歲,工作時間5年以上護士7人,3年~5年2人,3年以下6人;月收治患者120~180例。二病區(qū)床位22張,護士9人,床護比1∶0.4,其中護士長1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3人,護士4人;正式護士2人,合同護士7人;本科2人,大專7人;年齡22歲~36歲,工作時間5年以上護士4人,3年~5年1人,3年以下4人;月收治患者60~100例。

      1.2方法

      1.2.1建立績效考核方案根據“優(yōu)質護理示范工程”重點內容要求及醫(yī)院制定的各項質量標準,結合產科具體工作特點制定二級考核指標10項。

      1.2.2實施方法工作量由工作人員每日自行填寫,夜間工作量由白班審核,護士長最后審核。質控小組成員按科室要求逐項檢查各項護理質量標準并隨時記錄存在的問題,護士長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平時護理質量。夜查房及護理部抽查,季度質量檢查存在的問題均納入考核。護士長制定專科調查表并親自發(fā)放記錄結果。

      1.2.3分配方案將護士績效獎金按職稱發(fā)放40%,其余60%總金額除以全體護士總得分后再與每個護士得分相乘,加上職稱發(fā)放部分即為每位護士績效工資總數。另有加分項目:如、合理化建議、科室有困難時主動加班、表揚信者加2~5分。

      2結果

      將2011年6月初次考核與2012年6月同期進行比較。2011年6月為對照組,2012年6月為觀察組,將月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檢查得分進行對比?;颊邼M意率大幅提高,護理質量有較大提升。

      3討論

      3.1確保了質量改進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質量管理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預防為主,持續(xù)改進”是管理的精髓。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評估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持續(xù)改進,解決同樣的問題重復出現的現象。通過績效考核的方法對全科護理質量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與控制,護士的質量意識、問題意識、改進意識有了明顯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定期和不定期以及反復檢查、督察的方式,找出了護士工作中易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指導整改。

      3.2考核可操作性強,考核面廣,能反映大多數護士的工作質量,得到護士的認可

      績效考核質量標準細致,考核涉及范圍廣,做到了凡有護理操作、質量體現的地方均納入考核內容,避免了護理管理“死角”的存在。同時,護理績效考核體現了絕大多數護士的意愿,考核方法公開、透明,考核結果客觀、公正,及時反饋,使護士能及時了解自己工作成績和發(fā)現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和學習方式、方法和態(tài)度,從主觀上和客觀上改變個人平時工作中一些不良習慣,自覺遵守各項操作規(guī)程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護理行為。

      篇7

      1.2方法及指標:對兩組產婦進行剖宮產等危險指標的統(tǒng)計分析并實施評估。觀察組在風險管理制度指導下進行綜合護理,護理模式以產婦為中心,為其及時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為孕產婦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分別對兩組孕產婦護理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進行統(tǒng)計,并對其進行分析比較。

      1.3統(tǒng)計學方法:選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孕產婦并發(fā)癥情況比較:兩組孕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分別為4.64%、15.61%,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2兩組護理療效比較: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滿意度分別為95.16%、87.5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篇8

      1.2方法:對照組產婦運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2.1創(chuàng)設良好住院環(huán)境:在本院現有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針對產婦的心理與思想狀態(tài)改善住院環(huán)境,病房內以粉色的暖色調為主,定期清潔與保持安靜,在室內配齊基本生活設施,在墻壁上張貼嬰兒可愛圖像,營造迎接嬰兒出生的和諧氛圍。室內溫度保持在26℃左右,濕度保持在50%左右,為產婦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舒適的良好環(huán)境。

      1.2.2開展心理疏導干預:心理疏導對初產婦尤為重要,護理人員要始終面帶笑容、語氣溫和,及時解答產婦及其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在心理上將產婦當做親人看待,輕聲叮囑各方面的注意點。要與產婦進行溝通,幫助其消除分娩痛苦的顧慮,增強對腹中新生兒的期待之情,感受到即將做母親的自豪感與幸福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配合分娩指導工作。

      1.2.3強化分娩保健教育:強化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與人文知識的培訓,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以及與產婦、家屬溝通的技巧,向產婦介紹分娩的常識,對分娩環(huán)節(jié)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yǎng)、飲食調理、護理等方面知識進行普及,提供優(yōu)質滿意的服務。

      1.2.4實施全程陪伴分娩:由責任護士對產婦進行分娩全程陪伴,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保護產婦隱私。產前保持不間斷溝通,保持良好狀態(tài)以縮短產程和減少產后出血量。分娩過程中安排有經驗的助產士全程指導分娩,從生理與心理上開展綜合關懷,從臨產到分娩后2h內予以精心、全面護理,確保產程觀察連續(xù)性,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yī)師及進行處置,并和產婦家屬保持隨時聯系,幫助產婦順利、安全分娩,保障母嬰安全。

      1.2.5關愛母嬰密切關系:護理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幫助產婦和嬰兒接觸,建立良好的情感,迅速轉變角色成為母親,輕輕撫摸、呵護嬰兒,進行情感的交流。責任護士要向產婦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技巧指導,宣傳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點,科學進行母乳喂養(yǎng),以及傳授新生兒護理的基本常識。指導產婦做好產褥期衛(wèi)生,鼓勵盡早開展鍛煉,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促進身體康復。

      1.2.6進行出院全面指導:產婦辦理出院手續(xù)時,責任護士要進行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導,要求產婦出院之后保證休息時間,均衡、合理膳食以保證母乳充足,做好外陰清潔,產后42d不得有性生活,以及哺乳期做好避孕。向產婦公布咨詢電話,定期開展電話隨訪。1.3效果評價:產婦出院時填寫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價表,以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為評價階梯,滿意以上納入滿意率統(tǒng)計范疇。

      1.4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對比[例(%)]組別例數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率(%)觀察組4028(70)10(25)2(5)0(0)95對照組409(22.5)19(47.5)12(30)0(0)70

      篇9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教育方式指導母乳喂養(yǎng),包括宣傳母乳喂養(yǎng)的益處,母乳喂養(yǎng)過程中常規(guī)的注意事項。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干預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等,健康教育需要在產前就對產婦及家屬說明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并指導產婦如何做好母乳喂養(yǎng),使產婦樹立母乳喂養(yǎng)的正確觀念,并對母乳喂養(yǎng)有信心。產后要交代產婦如何正確飲食,比如產后短時期內應食用粥等,做到多樣化飲食,并指導產婦做好護理,防止乳腺炎等的發(fā)生;心理護理需要在產婦住院期間就予以實施,因為圍產期產婦處于精神緊張狀態(tài),這會影響到產婦和胎兒,因此做好心理護理極為重要,本科根據產婦不同情況進行個體化心理護理,幫助產婦消除緊張情緒,幫助產婦過度到母親的角色。

      1.3效果評定標準母乳喂養(yǎng)率=母乳喂養(yǎng)人數/總人數×100%;護理滿意度根據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滿分10分,>9分為滿意。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2結果

      2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100%,護理滿意度98.03%,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84.31%和護理滿意度89.25%,2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篇10

      選擇SPSS15.0作為本次研究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其中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婦產科術后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

      與手術室護理相關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認為年齡、術前是否應用抗生素,手術時間,切口類型及有無侵入性操作等手術室護理因素與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有關,見表1。

      2.2婦產科術后醫(yī)院感染與手術室

      護理相關因素Logistic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高度危險因素包括切口類型、術前應用抗生素及手術時間,見表2。

      2.3兩組術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實施手術室護理管理后,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發(fā)生率(17/60,占28.3%)明顯低于實施前(41/60,占68.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篇11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婦產科患者,分為觀察組180例和對照組180例。觀察組180例患者,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27.1±4.7)歲;其中妊娠綜合征75例,生殖系統(tǒng)感染87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8例。對照組180例患者,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6.8±4.5)歲;其中妊娠綜合征72例,生殖系統(tǒng)感染9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未實施風險管理。觀察組患者再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①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婦科和產科分別成立風險管理小組,根據不同的工作重心和風險制定詳細的管理計劃;婦科患者著重患者的就診情況,特別是叮囑患者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并提前一天與患者確認,避免因治療中斷而影響治療效果;產科應根據產婦的不同身體情況分析和評估可能影響分娩的相關因素,并于產前消除危險因素。②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根據婦科和產科常見風險因素及護理內容等制定合理系統(tǒng)的風險管理制度,同時加強護理人員對相關制度的學習,提高護理操作的規(guī)范水平,減少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婦科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用藥情況及治療效果,并對病情反復的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產科護理人員應注意保持病房地面干燥,確保產婦安全。③加強培訓:以講座、視頻學習和交流會等形式加強護理人員對《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護理工作重點的學習,避免因護理經驗不足引發(fā)風險事件。④加強護理記錄管理:不斷規(guī)范護理人員護理工作記錄的文書格式,護理記錄再護患糾紛中對維護護理人員權益起重要作用。

      1.3觀察標準

      患者對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管理工作、健康教育、服務態(tài)度等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90~100為非常滿意,80~89為滿意,70~79為一般,7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18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96例,滿意72例,一般10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18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50例,滿意78例,一般38例,不滿意14例,滿意度為71.11%。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