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化學》(Bioelectrochemistry)是一本以生物-電化學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Elsevier出版商創(chuàng)刊于2000年,刊期Bi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shù)據(jù)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生物-電化學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4.8。CiteScore指數(shù)值為9.1。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Electrochemical Aspects of Biology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
Bioelectrochemistry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electrochemical principles in biology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 It publishe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papers dealing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aspects of:
? Electrified interfaces (electric double layers, adsorption, electron transfer, protein electrochemistry, basic principles of biosensors, biosensor interfaces and bio-nanosens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effects (field-dependent processes, field interactions with molecules, intramolecular field effects, sensory systems for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 Bioenergetic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nergy conversion, photosynthetic and visual membranes)
? Biomembranes and model membranes (thermodynamics and mechanics, membrane transport, electroporation, fusion and insertion)
?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in 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drug delivery and gene transfer to cells and tissues, iontophoresis, skin electroporation, injury and repair).
? Organization and use of arrays in-vitro and in-vivo, including as part of feedback control.
? Electrochemical interrogation of biofilms as generated by microorganisms and tissue reaction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implants.
一本致力于生物學電化學方面和電化學生物學方面的國際期刊
《生物電化學》是一本致力于生物學電化學原理和電化學生物學方面的國際期刊。它發(fā)表涉及電化學方面的實驗和理論論文:
? 帶電界面(電雙層、吸附、電子轉移、蛋白質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傳感器界面以及生物納米傳感器的設計和構造。
? 電場和磁場效應(場相關過程、場與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內(nèi)場效應、電場和磁場的傳感系統(tǒng)、分子和細胞機制)
? 生物能量學和信號轉導(能量轉換、光合作用和視覺膜)
? 生物膜和模型膜(熱力學和力學、膜轉運、電穿孔、融合和插入)
? 電化學在醫(yī)學和生物技術中的應用(藥物輸送和基因向細胞和組織的轉移、離子電滲療法、皮膚電穿孔、損傷和修復)。
? 體外和體內(nèi)陣列的組織和使用,包括作為反饋控制的一部分。
? 對由微生物產(chǎn)生的生物膜和與醫(yī)療植入物相關的組織反應進行電化學詢問。
《Bioelectrochemistry》(生物電化學)編輯部通訊方式為ELSEVIER SCIENCE SA, PO BOX 564, LAUSANNE, SWITZERLAND, 1001。如果您需要協(xié)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fā)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fā)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nèi)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化學 | 2區(qū) | BIOLOGY 生物學 BIOPHYSICS 生物物理 ELECTROCHEMISTRY 電化學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化學 | 2區(qū) | BIOLOGY 生物學 BIOPHYSICS 生物物理 ELECTROCHEMISTRY 電化學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化學 | 2區(qū) | BIOLOGY 生物學 BIOPHYSICS 生物物理 ELECTROCHEMISTRY 電化學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化學 | 2區(qū)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BIOPHYSICS 生物物理 ELECTROCHEMISTRY 電化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化學 | 2區(qū) | BIOLOGY 生物學 BIOPHYSICS 生物物理 ELECTROCHEMISTRY 電化學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化學 | 2區(qū) |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BIOLOGY 生物學 BIOPHYSICS 生物物理 ELECTROCHEMISTRY 電化學 |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2區(qū)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qū)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qū)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qū)表將只發(fā)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qū)等級:Q1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1 | 67 / 313 |
78.8% |
學科:BIOLOGY | SCIE | Q1 | 14 / 109 |
87.6% |
學科:BIOPHYSICS | SCIE | Q1 | 10 / 77 |
87.7% |
學科:ELECTROCHEMISTRY | SCIE | Q2 | 14 / 45 |
70%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1 | 54 / 313 |
82.91% |
學科:BIOLOGY | SCIE | Q1 | 17 / 109 |
84.86% |
學科:BIOPHYSICS | SCIE | Q1 | 6 / 77 |
92.86% |
學科:ELECTROCHEMISTRY | SCIE | Q1 | 8 / 45 |
83.33%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19.21% | 98.95% | 0.06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11... | 0.21 | 0.08... |
名詞解釋:JCR分區(qū)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qū)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nèi)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shù) | ||||||||||||||||
9.1 | 0.705 | 0.898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shù)據(jù)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shù)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fā)表的文獻數(shù)。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shù)據(jù)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xù)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qū)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fā)文量
歷年自引數(shù)據(jù)
2019-2021年國家/地區(qū)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國家/地區(qū) | 數(shù)量 |
CHINA MAINLAND | 136 |
USA | 74 |
France | 33 |
Poland | 33 |
Iran | 30 |
GERMANY (FED REP GER) | 28 |
Spain | 24 |
Japan | 22 |
Italy | 20 |
England | 18 |
2019-2021年機構發(fā)文量統(tǒng)計
機構 | 數(shù)量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30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27 |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 12 |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 11 |
CHONGQING UNIVERSITY | 10 |
UNIVERSITE DE TOULOUSE | 9 |
UNIVERSITY OF WEST ENGLAND | 9 |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 8 |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 | 8 |
UNIVERSITY OF WARSAW | 8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shù)據(jù)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shù) |
Green Eucalyptus leaf extract: A potent ... | 31 |
In vitro electroporation detection metho... | 29 |
Evaluation of Ficus tikoua leaves extrac... | 27 |
Investig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ion ef... | 27 |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plant spec... | 27 |
Challenges for successful implantation o... | 23 |
Low-cost nanowired alpha-MnO2/C as an OR... | 19 |
A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biose... | 19 |
A 3D porous NCNT sponge anode modified w... | 18 |
Biofuel cells - Activation of micro- and... | 18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shù)據(jù)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BIOELECTROCHEMISTRY | 231 |
ELECTROCHIM ACTA | 123 |
BIOSENS BIOELECTRON | 112 |
SCI REP-UK | 97 |
J ELECTROANAL CHEM | 91 |
ELECTROANAL | 85 |
BIORESOURCE TECHNOL | 78 |
J ELECTROCHEM SOC | 76 |
CHEMELECTROCHEM | 72 |
INT J ELECTROCHEM SC | 67 |
2019-2021年引用數(shù)據(jù)
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BIOSENS BIOELECTRON | 296 |
BIOELECTROCHEMISTRY | 231 |
BIORESOURCE TECHNOL | 191 |
ELECTROCHIM ACTA | 171 |
ANAL CHEM | 148 |
CORROS SCI | 112 |
ENVIRON SCI TECHNOL | 112 |
SENSOR ACTUAT B-CHEM | 111 |
J POWER SOURCES | 84 |
TALANTA | 74 |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6.7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14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4.4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4.3
審稿周期: 27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5.9
審稿周期: 13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2區(qū)
影響因子:9.3
審稿周期: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 SA, PO BOX 564, LAUSANNE, SWITZERLAND,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