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生物學(xué)》(Wildlife Biology)是一本以動物學(xué)-生物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Nordic Council for Wildlife Research出版商創(chuàng)刊于1995年,刊期Quarter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quán)威數(shù)據(jù)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動物學(xué)-生物領(lǐng)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lǐng)域同行進行快速學(xué)術(shù)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1.7。CiteScore指數(shù)值為4.3。
WILDLIFE BIOLOGY is a high-quality scientific forum directing concise and up-to-date information to scientists, administrators, wildlife managers and conservationists. The journal encourages and welcomes original papers, short communications and reviews written in English from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journal accepts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ractical articles of high standard from all areas of wildlife science with the primary task of creating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wildlife management practices. Our concept of 'wildlife' mainly includes mammal and bird species, but studies on other species or phenomena relevant to wildlife management are also of great interest. We adopt a broad concept of wildlife management, including all structures and actions with the purpose of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use, and/or control of wildlife and its habitats, in order to safeguard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ildlife and other human interests.
《野生動物生物學(xué)》是一個高質(zhì)量的科學(xué)論壇,為科學(xué)家、行政人員、野生動物管理人員和自然保護者提供簡明扼要的最新信息。該期刊鼓勵并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原創(chuàng)論文、簡短通訊和英文評論。該期刊接受來自野生動物科學(xué)各個領(lǐng)域的高水準(zhǔn)理論、實證和實踐文章,其主要任務(wù)是為加強野生動物管理實踐奠定科學(xué)基礎(chǔ)。我們的“野生動物”概念主要包括哺乳動物和鳥類,但對與野生動物管理相關(guān)的其他物種或現(xiàn)象的研究也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我們采用廣泛的野生動物管理概念,包括所有以保護、可持續(xù)利用和/或控制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目的的結(jié)構(gòu)和行動,以維護野生動物與其他人類利益之間的可持續(xù)關(guān)系。
《Wildlife Biology》(野生動物生物學(xué))編輯部通訊方式為WILDLIFE BIOLOGY, C/O JAN BERTELSEN, GRENAAVEJ 14, KALO, RONDE, DENMARK, DK-8410。如果您需要協(xié)助投稿或潤稿服務(wù),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wù)十年,熟悉發(fā)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dǎo),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fā)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nèi)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xué) | 3區(qū) | ZOOLOGY 動物學(xué) ECOLOGY 生態(tài)學(xué) | 3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xué) | 4區(qū) | ZOOLOGY 動物學(xué) ECOLOGY 生態(tài)學(xué) | 3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xué) | 4區(qū) | ECOLOGY 生態(tài)學(xué) ZOOLOGY 動物學(xué) | 4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chǔ)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 | 4區(qū) | ECOLOGY 生態(tài)學(xué) ZOOLOGY 動物學(xué) | 4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xué) | 4區(qū) | ECOLOGY 生態(tài)學(xué) ZOOLOGY 動物學(xué) | 4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xué)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xué) | 4區(qū) | ECOLOGY 生態(tài)學(xué) ZOOLOGY 動物學(xué) | 4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基礎(chǔ)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xué)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xué)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biāo)方法體系對基礎(chǔ)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qū)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qū)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chǔ)版的13個學(xué)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qū)表將只發(fā)布升級版結(jié)果,不再有基礎(chǔ)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chǔ)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qū)等級:Q2
按JIF指標(biāo)學(xué)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xué)科:ECOLOGY | SCIE | Q3 | 123 / 195 |
37.2% |
學(xué)科:ZOOLOGY | SCIE | Q2 | 49 / 180 |
73.1% |
按JCI指標(biāo)學(xué)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xué)科:ECOLOGY | SCIE | Q2 | 87 / 195 |
55.64% |
學(xué)科:ZOOLOGY | SCIE | Q2 | 69 / 180 |
61.94%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95.28% | 100.00% | -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95... | - | 1 |
名詞解釋:JCR分區(qū)在學(xué)術(shù)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dǎo)以及學(xué)術(shù)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xì)致劃分,JCR分區(qū)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xué)科領(lǐng)域內(nèi)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zhǔn)確識別出高質(zhì)量的學(xué)術(shù)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shù) | ||||||||||||||||
4.3 | 0.73 | 0.875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shù)據(jù)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shù)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fā)表的文獻數(shù)。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shù)據(jù)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xù)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rèn)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qū)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biāo)和發(fā)文量
歷年自引數(shù)據(jù)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shù)據(jù)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shù) |
Mechanisms influencing the winter distri... | 5 |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free-ran... | 4 |
Back to the basics with conservation det... | 4 |
Foraging behavioural traits of tropical ... | 3 |
Faecal glucocorticoid metabolite concent... | 3 |
Survival of chicks and adults explains v... | 3 |
Recognizing the danger zone: response of... | 3 |
Seasonal dynamics of forage for red deer... | 3 |
Proximity to the risk and landscape feat... | 3 |
Capture effects in wild boar: a multifac... | 3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shù)據(jù)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J WILDLIFE MANAGE | 78 |
WILDLIFE BIOL | 66 |
ECOL EVOL | 55 |
PLOS ONE | 51 |
ECOSPHERE | 40 |
EUR J WILDLIFE RES | 39 |
SCI REP-UK | 37 |
BIOL CONSERV | 33 |
GLOB ECOL CONSERV | 31 |
MAMMAL RES | 25 |
2019-2021年引用數(shù)據(jù)
引用期刊名稱 | 數(shù)量 |
J WILDLIFE MANAGE | 124 |
WILDLIFE BIOL | 66 |
BIOL CONSERV | 59 |
PLOS ONE | 55 |
WILDLIFE SOC B | 52 |
CAN J ZOOL | 43 |
J MAMMAL | 41 |
J ANIM ECOL | 38 |
J APPL ECOL | 38 |
J ZOOL | 35 |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4.1
審稿周期: 12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5.9
審稿周期: 6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2.7
審稿周期: 約3.0個月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1.9
審稿周期: 27 Weeks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1.5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1.5
審稿周期: 6 Weeks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wù),請聯(lián)系出版商:WILDLIFE BIOLOGY, C/O JAN BERTELSEN, GRENAAVEJ 14, KALO, RONDE, DENMARK, DK-8410。